便于维护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13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充电桩,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充电桩本体,其内部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3‑5根纵向平行排列的条形筋,所述条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条形筋上沿其纵向延伸方向排布有通孔;固定销,其第一端为柱状,且固定销的第一端的大小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第二端设置为三角形;安装板,其由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插入所述条形筋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销支撑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安装梁,其设置为“U”形,所述安装梁设置于充电桩本体两侧面间的条形筋之间,所述安装梁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元件安装孔。其内部空间布置灵活,且空间变换拆装方便,使的充电桩的维修和保养效率大大提高。

Easy maintenance charging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rging pile for easy maintenance, including charging cuboid structure of pile body, the two sides of the interio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3 5 parallel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bar, the two ends of the strip bar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charging pile top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ody. The bar bar extend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re arranged through holes; the fixing pin, the first end is cylindrical, and the end of the fixed pin with the size of the through holes matching, second end set to triangle; one side of the mounting plate, between the charging pile body is inserted into the bar bars, and the fixing pin is supported on the charging pile body; the installation beam, it is set to \U\ shape, the mounting bea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h sides of the charging pile body bar reinforcement, the installation of two side beams are set on the element. Hole loading. The inner space is flexible, and the space transformation is easy to assemble and disassemble, so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harging pile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维护的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的。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场兴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运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充电桩的大部分结构均为设置于路边或者充电站内的立状箱体结构,且充电桩在安装时往往采用的是砌台安装,因而桩体一经安装基本就固定不同,一旦涉及的拆卸移位,就会破坏原本的地面,且拆卸非常困难麻烦,因而,当充电桩发生故障或者需要保养时,往往需要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或保养,这时需要打开箱门然后逐一进行排查和保养,工作人员面对桩体内繁多的器件往往工作效率低下,且当需要维修保养位置比较靠后或者空间狭小区域的元器件时,工作人员很难上手,且有可能将周围的其他元件损坏,进而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充电桩,桩体内部空间布置灵活,且空间变换拆装方便,使的充电桩的维修和保养效率大大提高。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便于维护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3-5根纵向平行排列的条形筋,所述条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条形筋上沿其纵向延伸方向排布有通孔;固定销,其第一端为柱状,且所述固定销的第一端的大小与所述通孔相匹配,所述固定销的第二端设置为三角形;安装板,其由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插入所述条形筋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销支撑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安装梁,其设置为“U”形,所述安装梁两侧面间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两侧面间的条形筋之间,所述安装梁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元件安装孔。优选的是,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充电桩中,还包括:线缆轴,其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并通过所述固定销连接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两侧面间的条形筋之间,所述充电桩本体的正面设有线缆孔,以使线缆缠绕于所述线缆轴上,并由所述线缆孔伸出;充电枪头,其连接于所述线缆。优选的是,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充电桩中,所述线缆轴内设置有涡旋弹簧和与所述涡旋弹簧连接的棘轮,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按钮,所述棘轮受控于所述按钮。优选的是,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充电桩中,还包括:支架,其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面上,所述支架为开口向上的圆筒形,且所述圆筒形的大小与所述充电枪头相匹配。优选的是,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充电桩中,所述支架的开口上连接有盖体,以将所述支架的开口覆盖。优选的是,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充电桩中,所述安装板为网状。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充电桩本体内设置多根条形筋,配合固定销,可根据元器件的大小和连接关系,将安装板和安装梁固定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的任意位置,然后再进行元器件的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大大的提高了充电桩组装的工作效率。且通过固定销的插接固定安装板和安装梁,可以将安装板或者安装梁随意的由充电桩本体内取下,方便对于维修或保养空间狭小区域内的元件。通过将安装梁设置为“U”形,可将固定销插入条形筋的通孔后,将安装梁直接搭接在固定销上即可完成安装,避免了螺钉螺栓等安装固定的麻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3-5根纵向平行排列的条形筋2,所述条形筋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条形筋2上沿其纵向延伸方向排布有通孔3;固定销4,其第一端为柱状,且所述固定销的第一端的大小与所述通孔相匹配,所述固定销4的第二端设置为三角形;安装板5,其由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插入所述条形筋2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销4支撑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部;安装梁6,其设置为“U”形6,所述安装梁6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两侧面间的条形筋2之间,所述安装梁6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元件安装孔7。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固定销的第二端设置为三角形,方便了固定销的取放和拆卸,同时,当固定销上放置安装板或安装梁时,由于第二端为三角形,则固定销与安装板或安装梁间接触的部分为一平面,因而提高了安装板或者安装梁在固定销上的稳定性。通过在条形筋上纵向均匀设置有通孔,能使固定销根据需要插接在任意的通孔上,因而能够方便的调整充电桩本体内的空间排布,即方便了元器件的安装或者位置更换。通过设置安装板以及安装梁,便于满足充电桩本体内各种不同元器件的安装要求,并可根据需要调整安装板和安装梁的个数和固定位置,使得充电桩的安装以及维护更加方便灵活。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线缆轴8,其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部,并通过所述固定销4连接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两侧面间的条形筋2之间,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设有线缆孔9,以使线缆缠绕于所述线缆轴8上,并由所述线缆孔9伸出;充电枪头10,其连接于所述线缆。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充电桩本体设置线缆轴,可将充电桩的充电枪头连接的线缆缠绕在线缆轴上,并将线缆由线缆孔穿出充电桩本体,然后再连接上充电枪头,从而使得充电线缆收纳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而只有充电枪头裸露在充电桩本体外部,减少了充电线缆的氧化和磨损,且使得充电桩的外部美观整洁。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线缆轴8内设置有涡旋弹簧和与所述涡旋弹簧连接的棘轮,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按钮11,所述棘轮受控于所述按钮11。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涡旋弹簧和棘轮对线缆轴进行控制,使得在需要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时,由线缆孔向外拉伸线缆,随着线缆向外拉伸,线缆轴跟随转动,导致其内部的涡旋弹簧压缩储能,当线缆拉伸停止时,线缆稍向回收缩,致使棘轮的单向锁定将棘轮卡住,则线缆长度固定,用于充电,当充电完成后,按动按钮,棘轮的单向锁定打开,棘轮转动,涡旋弹簧释能,从而带动线缆轴回转,线缆即被自动收回到线缆轴上,实现了线缆的自动收线功能,使得所述充电桩使用更加方便,且线缆在不使用时位于充电桩本体内部,避免了线缆长期裸露在外部造成人为破坏或者丢失,从而使得所述充电桩更加便于维护。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支架12,其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上,所述支架12为开口向上的圆筒形,且所述圆筒形的大小与所述充电枪头10相匹配。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充电桩本体的侧面设置与充电枪头配合的圆筒形的支架,使得充电枪头在不使用时能够插入支架内部,避免枪头裸露在外部,由于灰尘雨雪等对其造成损坏。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架12的开口上连接有盖体13,以将所述支架12的开口覆盖。在上述方案中,当支架未使用时,盖体能够将支架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维护的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维护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3‑5根纵向平行排列的条形筋,所述条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条形筋上沿其纵向延伸方向排布有通孔;固定销,其第一端为柱状,且所述固定销的第一端的大小与所述通孔相匹配,所述固定销的第二端设置为三角形;安装板,其由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插入所述条形筋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销支撑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安装梁,其设置为“U”形,所述安装梁两侧面间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两侧面间的条形筋之间,所述安装梁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元件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3-5根纵向平行排列的条形筋,所述条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条形筋上沿其纵向延伸方向排布有通孔;固定销,其第一端为柱状,且所述固定销的第一端的大小与所述通孔相匹配,所述固定销的第二端设置为三角形;安装板,其由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插入所述条形筋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销支撑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安装梁,其设置为“U”形,所述安装梁两侧面间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两侧面间的条形筋之间,所述安装梁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元件安装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轴,其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并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国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