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版印刷方法和用于孔版印刷的水性油墨技术

技术编号:164411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孔版印刷方法,使用孔版印刷机完成,该孔版印刷机包括:一个辊轮,其可以旋转并具有一个由油墨不渗透构件形成的外圆周壁,并且其外圆周壁的表面上装有蜡纸;一个油墨供给装置,其具有一个位于辊轮的外圆周壁上的最大印刷区域的印刷位置上游的油墨供给单元,并从该油墨供给单元向外圆周壁的表面供给油墨;以及一个按压滚筒,其将送进的印刷介质按压在外圆周壁上;该方法包括:将蜡纸装到辊轮上的步骤;将蜡纸制版的步骤;以及通过使水性油墨穿过蜡纸的孔隙将水性油墨传递到印刷介质上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孔版印刷方法和用于孔版印刷的水性油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孔版印刷机的孔版印刷方法,其在传送印刷介质的同时,将印刷介质按压到安装有蜡纸的辊轮上,并且将从蜡纸的孔渗出的油墨转印到印刷介质上;以及一种适于在这种孔版印刷机中使用的孔版印刷的水性油墨。
技术介绍
不同于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凸版印刷,孔版印刷方法由于无需复杂操作,例如在使用后清洗,以及无需专业的操作员,而具有操作的容易性和简便性。在孔版印刷方法中,由于热感应头作为装置的热敏感平板制作方法的使用,图像处理过程是数字化的,可以在短时间内简便地获得高质量印刷材料,并且由于其作为信息处理终端的方便性也因此被广泛接受。传统的孔版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包括内按压印刷方法(inner press printingmethod)(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号7-132675)和外按压印刷方法(outer pressprinting method)(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号2001-246828)。作为孔版印刷油墨,按照惯例一般使用油包水(W/O)型乳状油墨。即使当印刷机在非工作状态下印刷机中的油墨与空气接触时,(W/O)型乳状油墨也具有抑制油墨组合物和物理性质变化的功能。由于这点,尽管油包水(W/O)型乳状油墨具有良好的耐存储性优点,它还是有在例如纸的印刷介质(基材)上印刷后干燥性能差的问题。为了提高在印刷材料上干燥性能,进行了各种改进。例如,已知一种用于孔版印刷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其利用紫外射线的照射来干燥和固定(日本专利公开号2002-30238)。而且,已知一种孔版印刷方法,其中在印刷后立刻向印刷表面加入碱从而提高水性油墨进入纸的渗透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1-302955)。但是,使用涉及化学反应的干燥方法时,需要使用提供固化能的照射装-->备,提供反应溶液的涂覆装备以及所需的能量等,还需要油墨含有昂贵的起始材料。另一方面,在使用水性油墨情况下,当印刷机处于非运行状态,印刷机中的油墨处在开放系统中很长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油墨中含有的水容易蒸发的问题,失去了油墨的流动性,改变了油墨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结果是,印刷机处于非运行状态很长一段时间后,印刷可操作性降低,在印刷后或启动印刷前不立刻拆卸和清洗印刷机,就不能再进行印刷操作,使用变质的油墨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因此需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版印刷方法和用于孔版印刷的水性油墨,其能消除印刷机处于非运行状态很长一段时间后例如清洗操作的必要,甚至在印刷机停滞很长一段时间后,得到与印刷机停用之前一样的印刷效果,赋予印刷材料优良的干燥性能和优良的图像品质而无需应用特殊的方法、设备、能量等等,例如应用热、光或活性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孔版印刷方法,使用孔版印刷机完成,该孔版印刷机包括:一个辊轮,其可以旋转并具有一个由油墨不渗透构件形成的外圆周壁,并且其外圆周壁的表面上装有蜡纸;一个油墨供给装置,其具有一个油墨供给单元设置在辊轮的外圆周壁上,并从该油墨供给单元向外圆周壁的表面供给油墨;以及一个按压滚筒,其将送进的印刷介质按压在外圆周壁上;该方法包括:将蜡纸装到辊轮上的步骤;将蜡纸制版的步骤;以及通过使水性油墨穿过蜡纸的孔隙将水性油墨传递到印刷介质上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在孔版印刷机中使用的孔版印刷水性油墨,该孔版印刷机包括:一个辊轮,其可以旋转并具有一个由油墨不渗透构件形成的外圆周壁,并且其外圆周壁的表面上装有蜡纸;-->一个油墨供给装置,其具有一个油墨供给单元设置在辊轮的外圆周壁上,并从该油墨供给单元向外圆周壁的表面供给油墨;以及一个按压滚筒,其将送进的印刷介质按压在外圆周壁上。附图说明图1是孔版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及其示意图。图2是孔版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及其透视图。图3是孔版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及其沿着图2中线A1-A1的截面剖视图。图4是孔版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及其沿着图2中线B1-B1的截面剖视图。图5是孔版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及辊轮的平面图,显示油墨供给单元。图6是孔版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及沿着图5中线C1-C1的截面剖视图。图7是孔版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及部分截面剖视图,说明油墨扩散机制的。图8是辊轮的一个部分的平面图,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油墨供给单元的一个改进模式。图9是沿图8中线C4-C4截取的剖面图,揭示了第一实施例油墨供给单元的一个改进模式。图10是孔版印刷机第二实施例的辊轮的透视图。图11是孔版印刷机第二实施例的沿图10中线A2-A2截取的剖面图。图12是孔版印刷机第二实施例的沿图10中线B2-B2截取的剖面图。图13是孔版印刷机第二实施例的辊轮的分解的外圆周壁的示意图。图14是孔版印刷机第三实施例的辊轮的透视图。图15是孔版印刷机第三实施例的沿图14中线A3-A3截取的剖面图。图16是孔版印刷机第三实施例的沿图14中线B3-B3截取的剖面图。图17A~图17C揭示了油墨渗漏防止槽的一个改进模式。图17A是油墨渗漏防止槽附近区域的剖面图;图17B是一个平面图,部分地揭示了油墨渗漏防止槽的附近区域;图17C是一个剖面图,揭示了蜡纸的状态。图18是孔版印刷机第四个实施例的辊轮的外圆周壁的分解示意图。图19是孔版印刷机第五个实施例的辊轮的剖面图。图20说明孔版印刷机第五个实施例,揭示了最大印刷区域被分成六个区-->域。图21是孔版印刷机第五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框图。图22是一个控制方框图,揭示了孔版印刷机第五个实施例的一个改进模式。图2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实施例的辊轮和按压滚筒的正视图。图24是用于检测线形成长度的测量工具的外部排列示意图。图25A和图25B显示实际观察到的油墨线形成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印刷机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孔版印刷机的示意图;图2是辊轮的透视图;图3是沿图2中线A1-A1截取的剖面图;图4是沿图2中线B1-B1截取的剖面图;图5是显示油墨供给单元的辊轮的平面图;图6是沿图5中线C1-C1截取的剖面图;图7是显示油墨扩散机构部分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孔版印刷机由以下部件构成:初始读取单元1、蜡版制作单元2、印刷单元3、进纸单元4、送纸单元5和蜡版处理单元6。初始读取机构1包括一个初始定位盘10,其上堆放将要印刷的原件;反射型初始传感器11和12,感应在初始定位盘10上的原件的存在;初始传送滚筒13和14,输送在初始定位盘10上的原件;一个步进式马达15,驱动和转动初始传送滚筒13和14;一个接触图像传感器16,光读取(optically read)由初始传送滚筒13和14输送过来的原件的图像数据并将该数据转换成电信号;一个初始卸料盘17,其上堆放由初始定位盘10输送过来的原件。堆放在初始定位盘10上的原件由初始传送滚筒13和14输送,接触图像传感器16读取输送的原件的图像数据。蜡版制作单元2包括一个蜡纸托架19,装载长的、能滚动的蜡纸18;一个热印刷头20,布置在传送方向上蜡纸托架19的下游;一个压印盘滚筒21,布置在热印刷头20相对的位置上;一对蜡纸传送滚筒22和22,布置在传送方向上压印盘滚筒21和热印刷头20的下游;一个写入脉冲马达23,驱动和转动压印盘滚筒21和蜡纸传送滚筒22;以及一个蜡纸切割器24,布置在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孔版印刷方法,使用孔版印刷机完成,该孔版印刷机包括:一个辊轮,其可以旋转并具有一个由油墨不渗透构件形成的外圆周壁,并且其外圆周壁的表面上装有蜡纸;一个油墨供给装置,其具有一个油墨供给单元设置在辊轮的外圆周壁上,并从该油墨 供给单元向外圆周壁的表面供给油墨;以及一个按压滚筒,其将送进的印刷介质按压在外圆周壁上;该方法包括:将蜡纸装到辊轮上的步骤;将蜡纸制版的步骤;以及通过使水性油墨穿过蜡纸的孔隙将水性油墨传递到印刷介质上 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3-23 2004-0845761.一种孔版印刷方法,使用孔版印刷机完成,该孔版印刷机包括:一个辊轮,其可以旋转并具有一个由油墨不渗透构件形成的外圆周壁,并且其外圆周壁的表面上装有蜡纸;一个油墨供给装置,其具有一个油墨供给单元设置在辊轮的外圆周壁上,并从该油墨供给单元向外圆周壁的表面供给油墨;以及一个按压滚筒,其将送进的印刷介质按压在外圆周壁上;该方法包括:将蜡纸装到辊轮上的步骤;将蜡纸制版的步骤;以及通过使水性油墨穿过蜡纸的孔隙将水性油墨传递到印刷介质上的步骤。2.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方法,其中当剪应力以1Pa/s的速度从0Pa增长时,在10Pa剪应力下23℃时水性油墨粘性为500mPa.s或更小。3.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方法,其中当15mm直径的铬钢球以150mm/s的速率从油墨中拉出时,水性油墨在23℃具有油墨线形成长度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明内藤拓芝原卓也林佳宏
申请(专利权)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