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3929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包括预过滤器、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收集过滤器和工艺控制器,所述预过滤器的出口端与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的入口端连接,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的出口端与收集过滤器连接,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通过能量馈线一和能量馈线二与工艺控制器连接;所述收集过滤器的出口端与客户油箱的入口端连接,客户油箱的出口端与预过滤器的入口端连接;客户油箱上设有客户流体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流体的洁净度得到颠覆性提高,同时提升流体的载热能力和润滑效,使流体系统内工作部件的磨损极大减少,提升了工作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流体寿命,减少流体排放,深度流体系统。

A super industrial fluid purific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er industrial fluid purif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pre filter, active particle aggregation process, polarization filter and process controller plug-in collection, entrance and exit ends of the pre filter and active polarization particle aggregation process plug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tive polarization particle aggregation plug-in outle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filter, active polarization particle aggregation process by the energy and energy of a plug-in feeder feeder two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trance process controller; the outlet end of the filter tank and collect customer end connection, entrance outlet and pre filter tank customer end connection box is provided with the customer; customer flow system.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fluid cleanliness be disruptive to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heat carrying fluid and lubricating effect, so the wear parts fluid within the system is greatly reduced, to enhance the work of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arts and prolong the life of fluid, reducing fluid discharge, the depth of the flui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流体净化
,具体是一种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设备正朝着高转速、高精度、高强度及高智能进化,对工业流体(润滑油,液压油、传动油等等)及流体系统提出了二项艰巨挑战:要求流体长期保持远优于新油的水平,典型的新油洁净度为NAS8(NAS1638-2011),也就是说商品级的新油实际上根本无法有效满足其苛刻的要求;同时为保障主体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要求流体系统内部长期保持高度洁净状态。但现状是到目前为止现存的各类工业流体(典型的有润滑油、液压油等等)中的颗粒污染物仍然依靠传统的机械过滤(过滤器)和离心分离(相当于加速了的重力沉降)进行控制,有着以下缺点,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机械设备对流体高洁净度的要求:完全依赖滤芯材料和过滤器的绝对精度,对流体完全没有净化深度。典型的工业流体中颗粒物分布遵照28甚至19的比例分布,5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只占到颗粒物总数的10%都不到,也就是说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总数占到整个流体中颗粒污染物总数的90%甚至更高的比例,而其中1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占到这90%的90%,也就是说一个典型的流体中1微米以下的颗粒物通常占到整个流体中颗粒物总数的80%以上。机械过滤器对亚微米级的颗粒物完全没有作用,换言之,现存的机械过滤器不管是什么材质,不管有多么精密,其对流体中绝大多数颗粒物是毫无作用的。占流体中绝大多数的超细小颗粒物由于没有办法呗排除系统因而只能永远留在系统中,其数量随着系统运行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传统的机械式过滤器根本谈不上对流体的净化,只能称之为过滤,而且只对5微米级别以上的颗粒物有着过滤作用。本技术的观点下,净化与过滤是有本质区别的:过滤是被动的,受制于过滤器结构和原理的限制,其只能对5微米以上级别颗粒物的过滤谈不上净化;净化是主动地、可持续深度进行的净化过程。离心分离则更谈不上净化了,只对流体中大颗粒物有一定过滤作用,所以只能对流体进行非常粗略的快速过滤。对此,用户除了换油外别无办法。传统的过滤分离技术对流体系统没有任何净化作用。一个典型的流体系统可能包括油泵、管路、阀门(包括极精密敏感的比例阀、伺服阀等)、油箱、流体温度控制系统(热交换器)、各种做功部件(液压缸、活塞、液力马达等)、各种支撑部件(轴承、轴颈、轴瓦、导轨等)以及各种密封系统等,是高速旋转机械(汽轮机、燃气轮机、离心压缩机等)和使用频率高、工作负荷重的液压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可用性和运行成本对主机的影响极大。传统的过滤分离技术只对流体中极少部分颗粒物有过滤作用,流体中绝大多数颗粒物依然留在流体中,这些污染颗粒物随流体系统的运行数量持续增加并对流体系统持续产生危害。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的局限直接导致了工业流体用户、流体研究从业人员、流体制造商、与流体颗粒污染物控制相关的制造商对流体洁净度的认识误区。国际有关流体洁净度(国际上称为颗粒物读数,国内称为污染度或洁净度)的标准有二个:一个是NAS1638-2011,一个是ISO4406-1999(这里不展开)。有关的国内标准是GB/T-14039-2002(参照以上两个业内标准制定的)。不管是哪个标准,检测、计量流体中颗粒物尺寸的起点都是4/5微米。长期以来,标准的局限导致了下面一系列误区:认识误区1:让用户认为新购买的流体洁净度是最高的流体,也是最适合设备运行的流体。认识误区2:让用户以为流体的洁净度在设备使用中不能再提高,只能变得越来越差,根本不可能变得更好;认识误区3:让用户甚至理论研究人员都以为超细小颗粒物对流体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大颗粒物才能影危害流体和设备系统。以上的误区不仅让流体制造商没有任何进步动力(没有动力投入新的制造工艺、制造程),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迄今为止新出厂的工业流体(典型的以润滑油和液压油为例)的净度很少高于NAS8,多年以来毫无进步;同时也误导和限制了颗粒物控制设备制造商的进步,导致到目前为止对流体中颗粒物的控制还停留在上世纪中叶的认识和研发水平---机械过滤加无休止地提高所谓的滤芯精度。上面两个方面都严重滞后于现代流体机械的实际发展,比如现在的液压系统采用越来越精密的伺服系统,高精度的伺服阀工作间隙本身有的就只有几个微米。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先进的发达工业国家部分公司意识到标准的局限,并自主提出了需要更先进的净化技术,而不是被动等待过滤分离设备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举个例子,通用电气公司上世纪末提出他们生产的燃气轮机润滑油的洁净度最好控制在NAS5~6一下并长期保持(新油都达不到的水平);北约新一代燃料电池潜艇中使用的液压系统直接要求系统中液压油的洁净度在NAS3并长期保持,美国伊顿公司提出采用伺服阀的液压系统液压油的洁净度最好在NAS2~3左右。这些要求没有全新概念的净化工艺和系统根本无法实现。一个实用的流体系统中都广泛地存在着4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质:颗粒物、水分、表面活性物质和细菌。传统过滤分离技术能有效地捕捉5微米级别及以上的颗粒物,而数量占绝大多数的颗粒物都是微米级别甚至亚微米级的(尤其是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动态增量颗粒物),这些海量的超细小颗粒物正是造成流体问题和流体系统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大级别的颗粒物对流体固然有害,但这些颗粒物因为尺寸大很容易就能被常规过滤器快速捕捉并排除流体系统,所以其对流体和流体系统的危害是有限的、可控的;然而流体系统中占绝大多数的超细小颗粒物给流体和流体系统带来的危害不仅更为严重而且是不可控的,原因是:数量惊人且广泛分布的超细小颗粒物有惊人的总表面积,能牢牢地锁住水分子,即使水没有溶解于流体(正常情况下水在油品中的溶解度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因为被超细微颗粒物吸附无法自由地沉降从而被颗粒物裹挟,被超细微颗粒物裹挟的水分能高效地参与乳化,降低基础油组分分子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从而降低流体粘度、油膜刚度;被超细微颗粒物裹挟的水分同时为细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滋生环境。流体温度适中---绝大多数旋转机械油箱中流体工作温度在40~60℃之间,油箱相对密闭缺氧的环境成了细菌生存的极佳场景。细菌对流体污染在国内不受重视,甚至完全被忽视。其实细菌带来的危害不亚于任何其他一类的污染:某些细菌甚至以流体中的某些有机组分为食物,大量细菌的新陈代谢导致流体降解;主要代谢产物为有机酸能引起生物化学腐蚀(成为流体中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某些代谢产物具有表面活性剂功能(危害极大);细菌尸体,代谢产物及腐蚀污染物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粘稠物,堵塞过滤器孔隙,堵塞关键的细微流道(比如伺服阀主阀芯);使各类传感器输出失灵引起重大事故。细菌得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是水分。所以细菌的危害实际上是得益于水的存在,切断水分的存在,细菌将无法存活。细菌滋生产生的酸性物质还是高效地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细菌是流体中危害最大的四种污染物的另外一种。表面活性物质既亲水又亲油的特性能导致流体分子和水分子间界面张力急剧下降,使水无法分离悬浮游离,促发油品乳化发泡;促使细菌吸附在过滤器表面,降低过滤效率;促发复杂生物化学反应,产生黑色、暗绿色粘稠弹性物质堵塞过滤器并严重影响流体的使用寿命(有数据表明1μg/g浓度=80%寿命的衰减);诱发油品添加剂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包括预过滤器、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收集过滤器和工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器的出口端与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的入口端连接,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的出口端与收集过滤器连接,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通过能量馈线一和能量馈线二与工艺控制器连接;所述收集过滤器的出口端与客户油箱的入口端连接,客户油箱的出口端与预过滤器的入口端连接;客户油箱上设有客户流体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包括预过滤器、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收集过滤器和工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器的出口端与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的入口端连接,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的出口端与收集过滤器连接,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通过能量馈线一和能量馈线二与工艺控制器连接;所述收集过滤器的出口端与客户油箱的入口端连接,客户油箱的出口端与预过滤器的入口端连接;客户油箱上设有客户流体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器上端设有排气阀,下端设有排污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工业流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极化粒子聚集工艺插件内部设有混流管,所述混流管内设有极化管A和极化管B,极化管A内设有电极A,极化管B内设有电极B;电极A通过能量馈线二与工艺控制器连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楚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