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16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2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链结构与移动终端,其中铰链结构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所述铰链结构包括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支撑件、转轴及摩擦部件,所述转轴能够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摩擦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摩擦部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摩擦部件转动,所述摩擦部件用于对所述转轴进行定位,即实现终端设备随时定位功能。

Hinge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hinge structure and a mobile terminal, wherein the hinge structure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first and two component parts, the hinge structure comprises a rotating unit, a rotating unit includes a supporting part, a rotating shaft and friction components, the rotating shaft is rotatably inserted in the support member, wherein the friction member is mounted to the the support, the friction element is sheathed on the rotary shaft, the shaft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friction, the friction element for positioning the shaft, which realize the terminal equipment positioning function at any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及其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近年,随着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其屏幕也变得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在于尺寸更大的屏幕能给使用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提高人机交流的效率,并且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因而,利用可弯曲或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应运而生,其不仅提供了大屏幕的显示单元,还提供了携带上的便利性。目前,对于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壳体、连接件等转动部件的打开与关闭操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在转动过程中要提供摩擦阻力,以能够提供手感和随时停止随时定位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移动终端。一种铰链结构,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所述铰链结构包括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支撑件、转轴及摩擦部件,所述转轴能够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摩擦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摩擦部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摩擦部件转动,所述摩擦部件用于对所述转轴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装设部及凸设于所述第一装设部上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装设部形成第一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孔,所述摩擦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二装设部,所述第二装设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装设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装设部上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孔开设形成第二转轴孔,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装设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孔,所述摩擦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装设部及所述第二装设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摩擦部件包括两个摩擦件,所述转动单元包括两个转轴,每一摩擦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每一转轴穿设于一摩擦件并能够相对所述摩擦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摩擦件包括摩擦体及由所述摩擦体延伸弯折形成的安装部,所述摩擦体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安装部插设于所述安装孔,每一转动单元的两个摩擦件的安装部相邻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件,每个第一连接件与相邻两个的转动单元的相邻转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连接件,每个第二连接件与相邻两个的转动单元的相邻转轴连接并与相应的第一连接件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将所述第一支架与位于首位的转动单元的首位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位于末位的转动单元的末位转轴转动连接。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结构,所述铰链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一部件相对所述第二部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铰链壳体,所述铰链壳体套设于所述铰链结构并能够随同所述铰链结构一起弯曲。进一步地,所述铰链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并列排列的子壳,所述子壳包括主体及由所述主体的端部延伸形成的收容部,所述主体沿所述移动终端的横向延伸,所述收容部形成收容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子壳还包括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及所述第二铰接部均由所述收容空间的侧壁凸设形成,每一子壳的第一铰接部与其相邻子壳的第二铰接部铰接,进而使所述至少两个子壳相互连接形成活页。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邻近所述第二铰接部形成凹陷,每一子壳的第一铰接部容纳于相邻子壳的凹陷内。进一步地,每一子壳的第一铰接部对应一转轴设置,每一第一铰接部的旋转轴线与相应转轴的旋转轴线重合;以及,每一子壳的第二铰接部对应一转轴设置,每一第二铰接部的旋转轴线与相应转轴的旋转轴线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子壳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凸设于所述主体的一侧上并沿所述主体延伸,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凹设形成容纳部,每一子壳的定位部容纳于相邻子壳的容纳部。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柔性屏,所述柔性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二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并邻近所述铰链结构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铰链结构与所述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铰链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所述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所述支撑件、所述两个转轴及所述摩擦部件,所述转轴能够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并呈间隔设置,所述摩擦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摩擦部件套设于所述两个转轴上,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摩擦部件转动,所述摩擦部件用于对所述转轴进行定位,即实现终端设备随时定位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闭合状态的侧视结构图。图3为如图1所示所述终端设备立体结构分解图。图4为如图3所示的铰链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如图4所示铰链壳体沿V-V线的剖视图。图6为如图3所示的铰链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如图6所示的所述铰链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组件“相连”时,它可以是与另一个组件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组件与另一个组件间接相连。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闭合状态的侧视结构图,图3为如图1所示所述终端设备立体结构分解图。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可以是任何具备显示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0包括第一部件100、第二部件200、第三部件300及显示模组400。其中,第一部件100与第二部件200分别为终端设备10的两个壳体,第三部件300连接第一部件100与第二部件200之间,显示模组400分别与第一部件100、第二部件200、第三部件300邻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可折叠(图2),相应地,显示模组400包括柔性显示屏410。柔性显示屏410包括第一部分411、第二部分412及第三部分413,第三部分413连接于第一部分411及第二部分412之间。第一部分411安装于第一部件100上,第二部分412安装于第二部件200上,第三部分413位于第一部分411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结构,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所述铰链结构包括转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支撑件;转轴,能够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件;摩擦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摩擦部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摩擦部件转动,所述摩擦部件用于对所述转轴进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结构,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所述铰链结构包括转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支撑件;转轴,能够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件;摩擦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摩擦部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摩擦部件转动,所述摩擦部件用于对所述转轴进行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装设部及凸设于所述第一装设部上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装设部形成第一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孔,所述摩擦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二装设部,所述第二装设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装设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装设部上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孔开设形成第二转轴孔,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装设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孔,所述摩擦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装设部及所述第二装设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包括两个摩擦件,所述转动单元包括两个转轴,每一摩擦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每一转轴穿设于一摩擦件并能够相对所述摩擦件转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摩擦件包括摩擦体及由所述摩擦体延伸弯折形成的安装部,所述摩擦体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安装部插设于所述安装孔,每一转动单元的两个摩擦件的安装部相邻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件,每个第一连接件与相邻两个的转动单元的相邻转轴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连接件,每个第二连接件与相邻两个的转动单元的相邻转轴连接并与相应的第一连接件相对设置。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将所述第一支架与位于首位的转动单元的首位转轴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兴发钟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