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讯系统及网络穿透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316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2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讯系统及网络穿透方法,其包括:从联机服务器取得网络装置的地址信息;根据地址信息中的对外埠号产生由复数个埠号数值所组成的埠号数列;以及依据埠号数列中复数个端口号数值的顺序对地址信息中的对外地址发送联机封包,直至接收到来自网络装置的确认封包为止。其中,埠号数列中的一个埠号数值为对外埠号、剩余埠号数值的一部分是基于对外埠号层递生成,以及剩余埠号数值的另一部分埠号数值为随机数生成。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network penet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network penetration method, which includes: obtain the address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from an online server; which consists of a plurality of numerical port port number sequence according to the address information in foreign ports; and plural port end sequence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slogan numerical address information in the foreign online address to send packets, until it receives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until confirmation packet. Among them, a port number port in the numerical sequence as part of a foreign port, the remaining numerical port is foreign port layer recursive generation based on, and another part of port numerical residual port numbers for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通讯系统及网络穿透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网络地址转换器的穿透(Traversal)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网络通讯系统及网络穿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因特网(Internet)快速发展,使用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Address)的网络装置大量增加,因此透过设置网络地址转换器(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来减缓IPv4地址空间(addressspace)不足的问题。网络地址转换器基本上是进行一个转换IP标头(header)的动作,以致使其服务的多个网络装置能共享一个IP地址连上因特网。网络地址转换器对外只使用一个IP地址(即,公开IP地址),而对内则是使用内部IP地址(privateIPaddress)。因此,只要少数公开IP地址就能让本地的(local)所有网络装置都可以连上因特网。现今,点对点(peer-to-peer,P2P)联机技术为目前网络装置互连时普遍使用的技术之一。然而,当二网络装置分别位在不同的NAT后方之本地网络中时,由于NAT的特质是用以屏蔽本地网络使得位在NAT后方的网络装置对于因特网来说皆是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网络通讯系统及网络穿透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联机服务器,位于因特网中;第一地址转换器,用以形成第一本地网络,具有第一对外地址,所述第一地址转换器包括第一内部端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外部端口,且所述第一内部端口透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部端口中之一连通至所述因特网,所述至少一第一外部端口各具有一第一对外埠号;第二地址转换器,用于形成第二本地网络,具有第二对外地址,所述第二地址转换器包括第二内部端口以及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且所述第二内部端口透过所述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中之一连通至所述因特网,所述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各具有一第二对外埠号;第一网络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本地网络中,耦接所述第一内部端口,以透过所述第一内部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7 TW 1051109691.一种网络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联机服务器,位于因特网中;第一地址转换器,用以形成第一本地网络,具有第一对外地址,所述第一地址转换器包括第一内部端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外部端口,且所述第一内部端口透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部端口中之一连通至所述因特网,所述至少一第一外部端口各具有一第一对外埠号;第二地址转换器,用于形成第二本地网络,具有第二对外地址,所述第二地址转换器包括第二内部端口以及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且所述第二内部端口透过所述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中之一连通至所述因特网,所述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各具有一第二对外埠号;第一网络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本地网络中,耦接所述第一内部端口,以透过所述第一内部端口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外部端口,并经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口连结所述联机服务器;以及第二网络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本地网络中,耦接所述第二内部端口,以透过所述第二内部端口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外部端口,并经由所述第二外部端口连结所述联机服务器;其中,当所述第一网络装置经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口连结所述联机服务器时,所述联机服务器储存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装置的所述第一对外地址与对应所述第一外部端口的所述第一对外埠号,以及当所述第二网络装置经由所述第二外部端口连结所述联机服务器时,所述联机服务器储存对应所述第二网络装置的所述第二对外地址与对应所述第二外部端口的所述第二对外埠号;其中,当所述第一网络装置自所述联机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对外地址与所述第二对外埠号后,所述第一网络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对外埠号产生具有复数个埠号数值的埠号数列,并透过所述第一地址转换器,依据所述埠号数列中的所述复数个端口号数值的顺序向所述第二对外地址发送第一联机封包,使得所述第二地址转换器对应各所述埠号数值的所述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接收到所述第一联机封包,直至自所述第二网络装置接收到第一确认封包为止;以及其中,所述埠号数列中的其中一个埠号数值是对应于所述第二对外埠号,所述埠号数列中的一部分埠号数值是基于所述第二对外埠号层递生成,所述埠号数列中的另一部分埠号数值为随机数生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网络装置自所述联机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对外地址与所述第一对外埠号后,所述第二网络装置令所述第二地址转换器开启所述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中之复数个,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装置逐一透过开启的所述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向所述第一对外地址与所述第一对外埠号发送第二联机封包,使得所述第一地址转换器对应所述第一对外埠号的所述第一外部端口接收到所述第二联机封包,直至透过所述复数个第二外部端口中的其中一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装置的第二确认封包为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封包且所述第二网络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封包时,所述第一网络装置与所述第二网络装置之间的联机建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号数列中所述复数个埠号数值的总数量小于判定为攻击行为的次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数量介于912到1024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国
申请(专利权)人:物联智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物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