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4534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络系统,其包括服务器、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复数个中继节点。第一节点连接于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第二节点连接于服务器,用于接收数据。复数个中继节点中的每一个中继节点连接于服务器,用于转送数据。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都属于网络地址转换第三类型时,由复数个中继节点中选择一个中继节点。第一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一数据连接,第二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二数据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网络系统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尤指一种应用于点对点网络结构下,使用数据传送机制来建立数据连接的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科技快速进步,许多数据可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即时性地被广播及传输。一般而言,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必须遵守因特网的通讯协议规范。常用的通讯协议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点对点网络协议(Peer to Peer,P2P)等。其中P2P的网络数据传输协议,是一种依靠使用者群(节点)交换信息的因特网体系,优势在于能有效减低传输路径上的节点数量,以降低数据被盗用或遗失的风险。目前的P2P的网络传输机制中,当节点A欲与节点B建立P2P的连接时,节点A会先向P2P的服务器登入(Login)或传送一个连接请求(Request),并提供节点B的识别代码(Unique Identifier,UID)给P2P的服务器,以告知P2P的服务器节点A的连接对象为节点B。随后,P2P的服务器会将节点B的因特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传送给节点A。因此,节点A会根据节点B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建立P2P的数据连接(可利用P2P Hole Punching的穿透方式建立数据连接),并开始传送数据封包。然而,网络系统传输数据时,每一个节点会遵循三种组态中的一种,包括网络地址转换第一类型(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Type 1,NAT Type-1)、网络地址转换第二类型(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Type 1,NAT Type-2)以及网络地址转换第三类型(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Type 1,NAT Type-3)。而NAT Type-3的定义为对称型(Symmetric)组态。当节点A以及节点B都属于NAT Type-3的组态时,由于NAT Type-3的传输限制,故无法成功建立P2P的连接。换言之,传统P2P的网络传输机制中,并不是任意两节点一定能成功建立P2P的数据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网络系统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网络系统中,包括:服务器;第一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第二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及复数个中继节点,每一中继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转送所述数据;其中,当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都属于网络地址转换第三类型时,自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中继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一连接,及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可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中继节点表,且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表传送至所述第一节点。可选地,自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选择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是自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选择一个中继节点。可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中继节点表,且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表传送至所述第一节点。可选地,所述中继节点表包括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可使用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对应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可选地,所述中继节点系为所述可使用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具有最短反应时间的中继节点。可选地,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一连接后,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中继节点,及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一连接时,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第二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中继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可选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且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节点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中继节点,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可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中继节点表,且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表传送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可选地,所述中继节点表包括复数个中继节点中可使用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可选地,所述中继节点系为所述可使用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中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具有最短反应时间的中继节点。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中继节点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中继节点建立所述第一连接,及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中继节点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中继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一连接之后,所述第一节点传送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辨识信息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所述辨识信息传送至所述第二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所述辨识信息与所述中继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可选地,所述中继节点系为所述可使用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中与所述服务器之间,具有最短反应时间的中继节点。可选地,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可选地,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节点对应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和/或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中继节点,以使所述中继节点对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所述第一连接和/或对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中,包括:第一节点传送连接请求至服务器;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由所述服务器传来的中继节点表及第二节点的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中继节点表选择至少一中继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中的每一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二节点的所述连接信息传送至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中的所述每一中继节点;及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中的所述每一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建立第二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节点的所述连接信息系为所述第二节点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系为两网络地址转换第三类型的节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网络系统的实施例的架构图。图2为图1的网络系统中,使用第一种模式进行数据转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网络系统中,使用第一种模式进行数据转送的流程图。图4为图1的网络系统中,使用第二种模式进行数据转送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网络系统中,使用第二种模式进行数据转送的流程图。图6为图1的网络系统中,使用第三种模式进行数据转送的示意图。图7为图1的网络系统中,使用第三种模式进行数据转送的流程图。图8为图1的网络系统中,使用第四种模式进行数据转送的示意图。图9为图1的网络系统中,使用第四种模式进行数据转送的流程图。符合说明:100 网络系统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网络系统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第一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第二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及复数个中继节点,每一中继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转送所述数据;其中,当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都属于网络地址转换第三类型时,自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中继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一连接,及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05 TW 1051040141.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第一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第二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及复数个中继节点,每一中继节点连接于所述服务器,用于转送所述数据;其中,当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都属于网络地址转换第三类型时,自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中继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一连接,及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第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中继节点表,且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表传送至所述第一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选择所述至少一中继节点,是自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选择一个中继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中继节点表,且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表传送至所述第一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表包括所述复数个中继节点中可使用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对应的因特网协议地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是所述可使用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具有最短反应时间的中继节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一连接后,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中继节点,及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一连接时,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第二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中继节点对应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中继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且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节点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传送至所述中继节点,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二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重佑
申请(专利权)人:物联智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物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