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洁茹专利>正文

眼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2666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眼镜系统,包括:左透镜装置,包括:左壳体、左薄膜、左环形支撑架、左活塞气液囊、左盖板、左底板、左测距镜头、左芯片和左电动机;左电动机控制左活塞推杆的第一步进,从而将左活塞第一注入量的第一流体流入左第一内空腔,左薄膜在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第一定量形变,左薄膜的第一曲率增大,从而调节左薄膜达到第一缩小控制焦距;右透镜装置,包括:右壳体、右薄膜、右环形支撑架、右活塞气液囊、右盖板、右底板、右测距镜头、右芯片和右电动机;连接杆,将左透镜装置和右透镜装置连接;电池,为左测距镜头、左芯片、左电动机、右测距镜头、右芯片和右电动机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眼镜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增多,人们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以及各种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伤害越来越大,人们对眼镜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人眼在观看不同距离物体时,需要的焦距不同,但现有眼镜的焦距是固定不可调的,用户观看不同距离物体时所使用的焦距相同,从而给人眼带来不适,用户体验度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眼镜系统,能够根据距离变化值实现焦距的精确调节,使用户观看不同距离物体时,使用最适合的焦距;并且该系统使用双电机控制,当用户双眼度数不同时,能够实现左右透镜装置焦距的精确控制,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镜系统,包括:左透镜装置,所述左透镜装置包括:左壳体,所述左壳体包括左第一壳体和左第二壳体,所述左第一壳体上具有左第一内通孔,所述左第二壳体上具有左第二内通孔;左薄膜,所述左薄膜封装在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薄膜形成左第一内空腔,所述左第二壳体和左薄膜形成左第二内空腔,所述左第一内空腔和左第二内空腔之间密闭;左环形支撑架,套接在所述左壳体外圈部,所述左环形支撑架内具有左环形凸部、左第一外通孔和左第二外通孔,所述左环形凸部将所述左壳体抵顶,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左第一外空腔;所述左第二壳体和左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左第二外空腔,所述左第一外空腔和左第二外空腔之间密闭;所述左第一内空腔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与所述左第一外空腔导通,所述左第二内空腔通过所述左第二内通孔与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导通;所述左第一外通孔与所述左第一外空腔相导通,所述左第二外通孔与所述左第二外空腔相导通;左活塞气液囊,容置有第一流体,并且通过左导液管与所述左第一外通孔相导通,所述左活塞气液囊具有左活塞推杆;左盖板,盖合在所述左壳体一侧;左底板,盖合在所述左壳体的另一侧;左测距镜头,插接在所述左盖板上;左芯片,通过所述左测距镜头生成第一距离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号生成第一电动机控制数据;左电动机,与所述左芯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左芯片的控制数据;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左活塞推杆的第一步进,从而将所述左活塞气液囊中第一注入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导液管经过所述左第一外通孔向所述左第一外空腔注入,所述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流入所述左第一内空腔,所述左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第一定量形变,所述左薄膜的第一曲率增大,从而调节所述左薄膜达到第一缩小控制焦距;所述左第二内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所述左薄膜的挤压下从所述左第二内通孔中流出至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左第二外通孔流出;或者,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左活塞推杆的第一步进,从而使所述左第一内空腔中第一流出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流出至左第一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左第一外通孔经所述左导液管抽入所述左活塞气液囊中,所述左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第一定量形变,所述左薄膜的第一曲率减小,从而调节所述左薄膜达到第一扩大控制焦距;所述第二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二外通孔进入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再由左第二内通孔进入所述左第二内空腔;右透镜装置,所述右透镜装置包括:右壳体,所述右壳体包括右第一壳体和右第二壳体,所述右第一壳体上具有右第一内通孔,所述右第二壳体上具有右第二内通孔;右薄膜,所述右薄膜封装在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薄膜形成右第一内空腔,所述右第二壳体和右薄膜形成右第二内空腔,所述右第一内空腔和右第二内空腔之间密闭;右环形支撑架,套接在所述右壳体外圈部,所述右环形支撑架内具有右环形凸部、右第一外通孔和右第二外通孔,所述右环形凸部将所述右壳体抵顶,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右第一外空腔;所述右第二壳体和右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右第二外空腔,所述右第一外空腔和右第二外空腔之间密闭;所述右第一内空腔通过所述右第一内通孔与所述右第一外空腔导通,所述右第二内空腔通过所述右第二内通孔与所述右第二外空腔导通;所述右第一外通孔与所述右第一外空腔相导通,所述右第二外通孔与所述右第二外空腔相导通;右活塞气液囊,容置有第一流体,并且通过右导液管与所述右第一外通孔相导通,所述右活塞气液囊具有右活塞推杆;右盖板,盖合在所述右壳体一侧;右底板,盖合在所述右壳体的另一侧;右测距镜头,插接在所述右盖板上;右芯片,通过所述右测距镜头生成第二距离信号,根据所述第二距离信号生成第二电动机控制数据;右电动机,与所述右芯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右芯片的控制数据;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右活塞推杆的第二步进,从而将所述右活塞气液囊中第二注入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右导液管经过所述右第一外通孔向所述右第一外空腔注入,所述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右第一内通孔流入所述右第一内空腔,所述右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第二定量形变,所述右薄膜的第二曲率增大,从而调节所述右薄膜达到第二缩小控制焦距;所述右第二内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所述右薄膜的挤压下从所述右第二内通孔中流出至所述右第二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右第二外通孔流出;或者,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右活塞推杆的第二步进,从而使所述右第一内空腔中第二流出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右第一内通孔流出至所述右第一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右第一外通孔经所述右导液抽入所述右活塞气液囊中,所述右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第二定量形变,所述右薄膜的第二曲率减小,从而调节所述右薄膜达到第二扩大控制焦距;所述第二流体通过所述右第二外通孔进入所述右第二外空腔,再由右第二内通孔进入所述右第二内空腔;连接杆,将所述左透镜装置和右透镜装置连接;电池,为所述左测距镜头、左芯片、左电动机、右测距镜头、右芯片和右电动机供电。优选的,所述左透镜装置还包括左支架,所述左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左壳体连接;所述右透镜装置还包括右支架,所述右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右壳体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眼镜系统还包括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上,用于检测用户的体征数据。优选的,所述眼镜系统还包括骨导耳机。优选的,所述眼镜系统还包括蓝牙模块、体征数据检测模块、语义识别模块和/或定位模块,分别与所述芯片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左第一内通孔、左第二内通孔、右第一内通孔、右第二内通孔的数量均为偶数个;多个所述左第一内通孔根据所述左第一壳体的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左第二内通孔根据所述左第二壳体的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右第一内通孔根据所述右第一壳体的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右第二内通孔根据所述右第二壳体的中心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左第一内通孔、左第二内通孔、右第一内通孔和右第二内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锥形。优选的,所述左盖板、左底板、左薄膜、左活塞气液囊、右盖板、右底板、右薄膜和右活塞气液囊均为可更换器件。优选的,所述左盖板、左底板或左薄膜的表面具有感光材料;所述右盖板、右底板或右薄膜的表面具有所述感光材料。优选的,所述左盖板、左底板、右盖板和右底板的材质为玻璃或树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镜系统,能够根据距离变化值实现焦距的精确调节,使用户观看不同距离物体时,使用最适合的焦距;并且该系统使用双电机控制,当用户双眼度数不同时,能够实现左右透镜装置焦距的精确控制,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附图说明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眼镜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系统包括:左透镜装置,所述左透镜装置包括:左壳体,所述左壳体包括左第一壳体和左第二壳体,所述左第一壳体上具有左第一内通孔,所述左第二壳体上具有左第二内通孔;左薄膜,所述左薄膜封装在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薄膜形成左第一内空腔,所述左第二壳体和左薄膜形成左第二内空腔,所述左第一内空腔和左第二内空腔之间密闭;左环形支撑架,套接在所述左壳体外圈部,所述左环形支撑架内具有左环形凸部、左第一外通孔和左第二外通孔,所述左环形凸部将所述左壳体抵顶,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左第一外空腔;所述左第二壳体和左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左第二外空腔,所述左第一外空腔和左第二外空腔之间密闭;所述左第一内空腔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与所述左第一外空腔导通,所述左第二内空腔通过所述左第二内通孔与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导通;所述左第一外通孔与所述左第一外空腔相导通,所述左第二外通孔与所述左第二外空腔相导通;左活塞气液囊,容置有第一流体,并且通过左导液管与所述左第一外通孔相导通,所述左活塞气液囊具有左活塞推杆;左盖板,盖合在所述左壳体一侧;左底板,盖合在所述左壳体的另一侧;左测距镜头,插接在所述左盖板上;左芯片,通过所述左测距镜头生成第一距离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号生成第一电动机控制数据;左电动机,与所述左芯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左芯片的控制数据;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左活塞推杆的第一步进,从而将所述左活塞气液囊中第一注入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导液管经过所述左第一外通孔向所述左第一外空腔注入,所述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流入所述左第一内空腔,所述左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第一定量形变,所述左薄膜的第一曲率增大,从而调节所述左薄膜达到第一缩小控制焦距;所述左第二内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所述左薄膜的挤压下从所述左第二内通孔中流出至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左第二外通孔流出;或者,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左活塞推杆的第一步进,从而使所述左第一内空腔中第一流出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流出至左第一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左第一外通孔经所述左导液管抽入所述左活塞气液囊中,所述左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第一定量形变,所述左薄膜的第一曲率减小,从而调节所述左薄膜达到第一扩大控制焦距;所述第二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二外通孔进入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再由左第二内通孔进入所述左第二内空腔;右透镜装置,所述右透镜装置包括:右壳体,所述右壳体包括右第一壳体和右第二壳体,所述右第一壳体上具有右第一内通孔,所述右第二壳体上具有右第二内通孔;右薄膜,所述右薄膜封装在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薄膜形成右第一内空腔,所述右第二壳体和右薄膜形成右第二内空腔,所述右第一内空腔和右第二内空腔之间密闭;右环形支撑架,套接在所述右壳体外圈部,所述右环形支撑架内具有右环形凸部、右第一外通孔和右第二外通孔,所述右环形凸部将所述右壳体抵顶,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右第一外空腔;所述右第二壳体和右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右第二外空腔,所述右第一外空腔和右第二外空腔之间密闭;所述右第一内空腔通过所述右第一内通孔与所述右第一外空腔导通,所述右第二内空腔通过所述右第二内通孔与所述右第二外空腔导通;所述右第一外通孔与所述右第一外空腔相导通,所述右第二外通孔与所述右第二外空腔相导通;右活塞气液囊,容置有第一流体,并且通过右导液管与所述右第一外通孔相导通,所述右活塞气液囊具有右活塞推杆;右盖板,盖合在所述右壳体一侧;右底板,盖合在所述右壳体的另一侧;右测距镜头,插接在所述右盖板上;右芯片,通过所述右测距镜头生成第二距离信号,根据所述第二距离信号生成第二电动机控制数据;右电动机,与所述右芯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右芯片的控制数据;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右活塞推杆的第二步进,从而将所述右活塞气液囊中第二注入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右导液管经过所述右第一外通孔向所述右第一外空腔注入,所述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右第一内通孔流入所述右第一内空腔,所述右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第二定量形变,所述右薄膜的第二曲率增大,从而调节所述右薄膜达到第二缩小控制焦距;所述右第二内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所述右薄膜的挤压下从所述右第二内通孔中流出至所述右第二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右第二外通孔流出;或者,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右活塞推杆的第二步进,从而使所述右第一内空腔中第二流出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右第一内通孔流出至所述右第一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右第一外通孔经所述右导液抽入所述右活塞气液囊中,所述右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第二定量形变,所述右薄膜的第二曲率减小,从而调节所述右薄膜达到第二扩大控制焦距;所述第二流体通过所述右第二外通孔进入所述右第二外空腔,再由右第二内通孔进入所述右第二内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系统包括:左透镜装置,所述左透镜装置包括:左壳体,所述左壳体包括左第一壳体和左第二壳体,所述左第一壳体上具有左第一内通孔,所述左第二壳体上具有左第二内通孔;左薄膜,所述左薄膜封装在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薄膜形成左第一内空腔,所述左第二壳体和左薄膜形成左第二内空腔,所述左第一内空腔和左第二内空腔之间密闭;左环形支撑架,套接在所述左壳体外圈部,所述左环形支撑架内具有左环形凸部、左第一外通孔和左第二外通孔,所述左环形凸部将所述左壳体抵顶,所述左第一壳体和左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左第一外空腔;所述左第二壳体和左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左第二外空腔,所述左第一外空腔和左第二外空腔之间密闭;所述左第一内空腔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与所述左第一外空腔导通,所述左第二内空腔通过所述左第二内通孔与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导通;所述左第一外通孔与所述左第一外空腔相导通,所述左第二外通孔与所述左第二外空腔相导通;左活塞气液囊,容置有第一流体,并且通过左导液管与所述左第一外通孔相导通,所述左活塞气液囊具有左活塞推杆;左盖板,盖合在所述左壳体一侧;左底板,盖合在所述左壳体的另一侧;左测距镜头,插接在所述左盖板上;左芯片,通过所述左测距镜头生成第一距离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号生成第一电动机控制数据;左电动机,与所述左芯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左芯片的控制数据;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左活塞推杆的第一步进,从而将所述左活塞气液囊中第一注入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导液管经过所述左第一外通孔向所述左第一外空腔注入,所述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流入所述左第一内空腔,所述左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第一定量形变,所述左薄膜的第一曲率增大,从而调节所述左薄膜达到第一缩小控制焦距;所述左第二内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所述左薄膜的挤压下从所述左第二内通孔中流出至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左第二外通孔流出;或者,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左活塞推杆的第一步进,从而使所述左第一内空腔中第一流出量的第一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一内通孔流出至左第一外空腔,再通过所述左第一外通孔经所述左导液管抽入所述左活塞气液囊中,所述左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第一定量形变,所述左薄膜的第一曲率减小,从而调节所述左薄膜达到第一扩大控制焦距;所述第二流体通过所述左第二外通孔进入所述左第二外空腔,再由左第二内通孔进入所述左第二内空腔;右透镜装置,所述右透镜装置包括:右壳体,所述右壳体包括右第一壳体和右第二壳体,所述右第一壳体上具有右第一内通孔,所述右第二壳体上具有右第二内通孔;右薄膜,所述右薄膜封装在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薄膜形成右第一内空腔,所述右第二壳体和右薄膜形成右第二内空腔,所述右第一内空腔和右第二内空腔之间密闭;右环形支撑架,套接在所述右壳体外圈部,所述右环形支撑架内具有右环形凸部、右第一外通孔和右第二外通孔,所述右环形凸部将所述右壳体抵顶,所述右第一壳体和右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右第一外空腔;所述右第二壳体和右环形支撑架之间形成右第二外空腔,所述右第一外空腔和右第二外空腔之间密闭;所述右第一内空腔通过所述右第一内通孔与所述右第一外空腔导通,所述右第二内空腔通过所述右第二内通孔与所述右第二外空腔导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秋峰
申请(专利权)人:邵洁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