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61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9:12
本申请公开了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架体、循环输送系统,循环输送系统包括移动载体、膜片检测机构,膜片检测机构包括设于生产线架体上的支撑支架、连接于支撑支架的后连接端上的光源发射器、连接于支撑支架的前连接端上的光感器,光源发射器向前倾斜设置且朝安放于移动载体上的喇叭护盖内部发射检测光束,光感器向后倾斜设置且接收反射的检测光束来判断喇叭护盖内是否放置有滤波片。本申请通过所述膜片检测机构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可以简便、准确地检测到滤波片是否有被安放于位于所述移动载体上的喇叭护盖中,从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进而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有利于企业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
本申请涉及耳机扬声器自动加工设备的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以及其它数字播放器也随之越来越普及,耳机作为智能手机以及其它数字播放器的必要配件也随之日益更新,进而成为人们享受影音多媒体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是,由于滤波片厚度较薄,在现有的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上很难检测出来是否有被放置于喇叭护盖中而进入下一工序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容易造成所生产的产品不合格,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从而大大地影响了生产速度,进而不利于企业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上述现有的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上很难检测出来是否有被放置于喇叭护盖中,容易造成所生产的产品不合格,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从而大大地影响了生产速度,进而不利于企业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它不仅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够简便、准确地检测出滤波片是否有被放置于喇叭护盖中,从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进而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有利于企业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架体、设于所述生产线架体上的循环输送系统,所述循环输送系统包括可循环移动且可承载喇叭护盖及耳机滤波片的移动载体、位于所述生产线架体上且用于检测耳机滤波片是否位于喇叭护盖内的膜片检测机构,所述膜片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支架,其设于生产线架体上,且其包括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光源发射器,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支架的后连接端上;光感器,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支架的前连接端上;所述光源发射器向前倾斜设置且朝安放于所述移动载体上的喇叭护盖内部发射检测光束,所述光感器向后倾斜设置且接收反射的检测光束来判断喇叭护盖内是否放置有滤波片。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所述光源发射器与所述光感器对称设置。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所述光源发射器与所述光感器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60°~120°。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所述循环输送系统还包括:支撑导轨,其包括沿所述生产线架体横向方向设置的横向支撑导轨、位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左侧的左支撑导轨、位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右侧的右支撑导轨,所述右支撑导轨和所述左支撑导轨的后端均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前端相连;搬运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前侧的前搬运机构、设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后侧的后搬运机构,所述前搬运机构从右到左循环搬运位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上的所述移动载体,所述后搬运机构将位于所述右支撑导轨上的所述移动载体循环搬运至所述横向支撑导轨的右端;输送带,其设于所述支撑导轨的前侧,且用于输送所述移动载体;推动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左支撑导轨后侧的第一前推部件、设于所述右支撑导轨前侧的第一后推部件,所述第一前推部件将位于所述左支撑导轨上的所述移动载体由后往前推至所述输送带上,所述第一后推部件将位于所述输送带右端上的所述移动载体由前往后推至所述右支撑导轨上。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所述输送带包括:主输送带,其位于所述左支撑导轨和所述右支撑导轨前端;副输送带,其设于所述主输送带的前侧,且与所述主输送带相连;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前推部件,其设于所述前搬运机构与主输送带之间且位于所述副输送带左后侧;右推部件,其设于所述副输送带左侧;第二后推部件,其设于所述副输送带右前侧;所述循环输送系统还包括摄像检测模组,其设于所述副输送带上方且对待测成品进行摄像检测。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该生产线还包括:配送装置,其设于所述循环输送系统后侧,且能将喇叭护盖配送至所述移动载体上;耳机滤波片成型输送系统,其设于所述配送装置左侧,并将原膜片自动成型为滤波片,且将滤波片输送至被所述移动载体所承载的喇叭护盖内部;点胶装置,其设于所述耳机滤波片成型输送系统左侧,并对喇叭护盖和滤波片之间所存在的间隙进行点胶;成品卸载装置,其设于所述配送装置右侧,且将喇叭护盖与滤波片组装完成后的成品从所述移动载体上卸载取出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所述配送装置包括:振动盘,其位于所述生产线架体后侧上且排列输出喇叭护盖;调配装置,其与所述振动盘的输出端相连接且调配经所述振动盘输出的喇叭护盖;移动抓取装置,其设于所述调配装置一侧,并从所述调配装置上抓取喇叭护盖且将喇叭护盖移动输送至位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上的所述移动载体。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所述调配装置包括:调配安放板,其上端设有导入槽、横向调配槽、左纵向滑槽、右纵向滑槽,所述导入槽沿所述调配安放板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调配安放板后侧,所述导入槽与所述振动盘输出端相接且用于导入喇叭护盖,所述横向调配槽沿所述调配安放板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导入槽前侧,且与所述导入槽相连通,所述左纵向滑槽和所述右纵向滑槽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导入槽左右两侧;横向推动组件,其包括位于所述横向调配槽上方的横向滑块、与所述横向滑块相连接且驱动所述横向滑块沿所述横向调配槽往复移动的横向驱动部件,所述横向滑块的下端伸入所述横向调配槽中,且在其下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左调配分槽和右调配分槽,所述左调配分槽和所述右调配分槽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左纵向滑槽和所述导入槽之间的间距相等;纵向推动组件,其包括与所述左纵向滑槽滑动配合的左滑块、与所述右纵向滑槽滑动配合的右滑块、与所述左滑块和所述右滑块相连接且驱动所述左滑块和所述右滑块从后往前滑动的纵向驱动部件。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所述耳机滤波片成型输送系统包括:原膜片载放装置,其设于所述生产线架体上且载放原膜片;移动夹持装置,其设于所述原膜片载放装置上方且移动夹持原膜片;成型输送一体装置,其设于所述移动夹持装置的右侧,且其包括能移动至所述移动夹持装置下方用于装夹原膜片的装夹组件、设于所述装夹组件下方的下成型模组、设于所述装夹组件上方的上成型吸附模组、与所述上成型吸附模组相连接的输送装置,所述上成型吸附模组与所述下成型模组相配合将原膜片冲压成型为滤波片,所述上成型吸附模组吸附滤波片且经所述输送装置带动将其所吸附的滤波片输送至喇叭护盖中;余料回收装置,其包括设于所述原膜片载放装置前侧的顶起组件、设于所述装夹组件上端的第三前推部件;移动装置,其设于所述装夹组件的下方;当所述移动装置将所述装夹组件移动至所述顶起组件上方时,所述顶起组件顶起位于所述装夹组件上的原膜片余料,进而所述第三前推部件向前推动,使原膜片余料从所述顶起组件落入所述生产线架体的余料回收区;进而所述移动装置将所述装夹组件移动至所述移动夹持装置下方时,所述移动夹持装置将所夹持原膜片下放至所述装夹组件上,所述装夹组件装夹原膜片且再由所述移动装置移动至所述下成型模组上方。如上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该生产线还包括:下压装置,设于所述膜片检测机构左侧,且其包括位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上方的压紧件、与所述压紧件相连接的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驱动所述压紧件下压滤波片,使滤波片正确安装于喇叭护盖中;光固化装置,其设于所述左支撑导轨上方,且为UV灯,用于烘干固化喇叭护盖和滤波片之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架体(1)、设于所述生产线架体(1)上的循环输送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系统(2)包括可循环移动且可承载喇叭护盖及耳机滤波片的移动载体(22)、位于所述生产线架体(1)上且用于检测耳机滤波片是否位于喇叭护盖内的膜片检测机构(263),所述膜片检测机构(263)包括:支撑支架(2631),其设于生产线架体(1)上,且其包括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光源发射器(2632),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支架(2631)的后连接端上;光感器(2633),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支架(2631)的前连接端上;所述光源发射器(2632)向前倾斜设置且朝安放于所述移动载体(22)上的喇叭护盖内部发射检测光束,所述光感器(2633)向后倾斜设置且接收反射的检测光束来判断喇叭护盖内是否放置有滤波片。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架体(1)、设于所述生产线架体(1)上的循环输送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系统(2)包括可循环移动且可承载喇叭护盖及耳机滤波片的移动载体(22)、位于所述生产线架体(1)上且用于检测耳机滤波片是否位于喇叭护盖内的膜片检测机构(263),所述膜片检测机构(263)包括:支撑支架(2631),其设于生产线架体(1)上,且其包括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光源发射器(2632),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支架(2631)的后连接端上;光感器(2633),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支架(2631)的前连接端上;所述光源发射器(2632)向前倾斜设置且朝安放于所述移动载体(22)上的喇叭护盖内部发射检测光束,所述光感器(2633)向后倾斜设置且接收反射的检测光束来判断喇叭护盖内是否放置有滤波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器(2632)与所述光感器(2633)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器(2632)与所述光感器(2633)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60°~1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系统(2)还包括:支撑导轨(21),其包括沿所述生产线架体(1)横向方向设置的横向支撑导轨(211)、位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211)左侧的左支撑导轨(212)、位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211)右侧的右支撑导轨(213),所述右支撑导轨(213)和所述左支撑导轨(212)的后端均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211)前端相连;搬运机构(23),其包括设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211)前侧的前搬运机构(231)、设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211)后侧的后搬运机构(232),所述前搬运机构(231)从右到左循环搬运位于所述横向支撑导轨(211)上的所述移动载体(22),所述后搬运机构(232)将位于所述右支撑导轨(213)上的所述移动载体(22)循环搬运至所述横向支撑导轨(211)的右端;输送带(24),其设于所述支撑导轨(21)的前侧,且用于输送所述移动载体(22);推动机构(25),其包括设于所述左支撑导轨(212)后侧的第一前推部件(251)、设于所述右支撑导轨(213)前侧的第一后推部件(252),所述第一前推部件(251)将位于所述左支撑导轨(212)上的所述移动载体(22)由后往前推至所述输送带(24)上,所述第一后推部件(252)将位于所述输送带(24)右端上的所述移动载体(22)由前往后推至所述右支撑导轨(21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4)包括:主输送带(241),其位于所述左支撑导轨(212)和所述右支撑导轨(213)前端;副输送带(242),其设于所述主输送带(241)的前侧,且与所述主输送带(241)相连;所述推动机构(25)还包括:第二前推部件(253),其设于所述前搬运机构(231)与主输送带(241)之间且位于所述副输送带(242)左后侧;右推部件(254),其设于所述副输送带(242)左侧;第二后推部件(255),其设于所述副输送带(242)右前侧;所述循环输送系统(2)还包括摄像检测模组(264),其设于所述副输送带(242)上方且对待测成品进行摄像检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还包括:配送装置(3),其设于所述循环输送系统(2)后侧,且能将喇叭护盖配送至所述移动载体(22)上;耳机滤波片成型输送系统(4),其设于所述配送装置(3)左侧,并将原膜片自动成型为滤波片,且将滤波片输送至被所述移动载体(22)所承载的喇叭护盖内部;点胶装置(5),其设于所述耳机滤波片成型输送系统(4)左侧,并对喇叭护盖和滤波片之间所存在的间隙进行点胶;成品卸载装置(6),其设于所述配送装置(3)右侧,且将喇叭护盖与滤波片组装完成后的成品从所述移动载体(22)上卸载取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智能检测耳机滤波片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装置(3)包括:振动盘(31),其位于所述生产线架体(1)后侧上且排列输出喇叭护盖;调配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松林鸿锐陈柱权彭永林苏雄生苏广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天键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