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37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由基膜层、双色全息镭射层、金属镀层、不干胶硅油纸层依次层叠组成,其中,双色全息镭射层含有防伪信息,由不同颜色的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和条纹镭射转移涂层层叠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色全息镭射标识贴合在标识物上,为双色外观,美观大方、质感更好,且制备工艺简单,防伪防揭功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
本技术属于全息防伪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
技术介绍
全息镭射印刷即镭射彩虹全息印刷,是一种利用光学技术的高新印刷工艺。它不仅可以再现原物的主体形象,还可以随观察视线方位的变化,显现原物不同的侧面形状,全息镭射图像利用白光衍射光栅的原理,使图像效果多变、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色彩神奇、层次明显、生动逼真、信息及技术含量高。全息镭射图像的制作和复制技术含量高,加工工艺复杂,生产设备昂贵,图像本身具有难以仿制的特点,因此,它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广泛用于防伪领域。近年来随着加密全息、三维全息和真彩色全息等高新技术的引入,以及用防揭型和烫印型两种电化铝薄膜制作模压的全息图的推广应用,更加大了全息镭射材料的防伪力度。传统工艺要实现印刷叠加镭射效果,一般采用“镭射膜、复纸、印刷、上光(覆膜)”、“镭射膜转移、印刷、上光(覆膜)”或“OPP膜、印刷、复合镭射膜”等工艺。其中镭射膜一般采用计算机点阵光刻技术、3D真彩色全息技术、多重与动态成像技术等经模压工艺把具有彩虹动态、三维立体效果的全息图像压延到PET、OPP、PVC或带涂层的基材上,并在其上镀铝以得到反射光而产生镭射镭射效果,转移的图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线条。然后利用复合、烫印、转移等方式使其与彩印面复合从而获得某种印刷叠加镭射的效果。防揭标识最重要的功能是防伪作用,其作为工艺品附着物对美观也有一定的要求。现有技术的防揭标识防伪作用多依赖防揭标识的多层物理结构,标识本身制作工艺复杂;其色彩单一,美观性较差;一般都只有一层激光全息层,防伪力度不够。如CN106023789A所公开的一种兼备激光全息标及二维码的防揭标识,包括激光全息信息和二维码,其结构层数众多、每一层都具有各自的制备工艺方法。但是其包含激光全息信息的结构层只有一层,且需要经过多次加工印制,制备工艺复杂,特别是还需要与其他结构层相互配合才能发挥防伪防揭作用,需要依赖防揭标识的物理结构实现防伪作用,其防伪效果不甚理想。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双色的防伪标识,例如CN202685575U中公开了一种双色防伪转印胶带,其采用不同颜色的油墨之间相互隔离、撕开之前和之后呈现不同的颜色来实现双色防伪功能。但是,该双色防伪转印胶带是一种油墨印刷的标识,其与全息镭射采用的技术手段完全不同,实际上其只呈现一种颜色,不是一种真正的双色标识,其外观不够美观,而且其制备工艺复杂,防伪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该防揭标识为双色结构,具备防止通过非正常手段揭开标识的功能,保证了该标识防伪、防揭、一次性使用的优点,且工艺过程简单、外形美观、具有高防伪识别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基膜层、双色全息镭射层、金属镀层、不干胶硅油纸层依次层叠组成,其中所述基膜层作为最外侧保护层,所述不干胶硅油纸层用于与标识物表面贴合。这种层级结构简单,制备工艺流程方便,而且由于使用双色全息镭射层结构,比一般的单色镭射层防揭标识或者双色油墨防伪标识具有更好的防伪作用。作为本技术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双色全息镭射层含有防伪信息,其由单色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和条纹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层叠组成。条纹镭射转移涂层因其具有特别的条纹状花纹,结合其双色布置,可以包含更多的防伪信息,也更加美观。作为本技术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双色全息镭射层的两涂层均包含转移涂料和助剂。作为优选,转移涂料为固含量为15%~20%,软化点为105℃~135℃,酸值为15mgKOH/g~30mgKOH/g,干涂布量为1g/m2~2.5g/m2的水性或溶剂型转移涂料。作为本技术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助剂优选为消泡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添加量为涂料总量质量百分比0.1%-0.5%。作为本技术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单色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和条纹全息镭射转移涂层中还可以包含染料,通过选择是否添加染料,或者选择添加不同颜色的染料,可以实现双色全息镭射层结构。添加染料的情况下,优选为金色、橙色、绿色、蓝色等颜色的金属络合物。当然,本技术中并不对染料对颜色作具体的限定,前述染料颜色可以是任意颜色及其组合搭配,甚至无色。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根据颜色要求,添加量为涂料总量质量百分比1%-8%。作为本技术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基膜层为厚度为30um-50um的PET塑料膜。由于基膜层在防揭标识中对双色全息镭射层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要兼顾防揭标识制备工艺要求,选用30um-50um厚度的基膜层可以良好的兼顾上述需求。作为本技术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不干胶硅油纸层包括不干胶和硅油纸,所述不干胶为水溶型或软化点为80℃-100℃的热熔型,进一步地,所述硅油纸优选为50g/㎡-100g/㎡格拉辛标签专用纸。防揭标识一般用于防伪需求较高的标识物,这类物品对于保存要求较高,选择水溶型或软化点为80℃-100℃的热熔型的不干胶,可以防止一般情况下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导致防揭标识难以发挥其作用。作为本技术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金属镀层可以为镀铝、镀铬、镀镍、镀铜、镀铁等,优选为铝镀层,金属镀层厚度为400埃-750埃。金属镀层可以对全息信息层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涂布双色全息镭射层,结合条纹纹路,形成有规律的颜色搭配和花纹图案,根据标识物的需求还可以进行个性化颜色搭配。此外,全息镭射技术可以使得防伪标识更有质感,打破了现有技术单一沉闷的色彩,使得防揭标识除了防伪作用外,还兼具美观,进一步提升标识物档次;2)本技术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除去必要的基膜层和不干胶硅油纸层之外,仅有双色全息镭射层和金属镀层两层结构,镭射层和金属镀层的结构制备过程经涂布和烘干即可。相较于其他多层复杂加工的防伪标识,本技术技术提供的防揭标识的制备工艺流程十分简单;3)本技术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包含双色全息镭射膜,该双色镭射膜由两种颜色的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复合而成,双色结构结合条纹纹路,形成有规律的颜色搭配和花纹图案,可以根据标识物的需求设置防伪信息。同时基膜层、双色全息镭射层、金属镀层和不干胶油纸层之间的结构设置合理,一旦揭开标识,双色全息镭射层所包含的双色涂层结构就会遭到破坏,达到防伪防揭的作用。并且,由于采用全息镭射技术,其亦可以采用全息镭射烫金膜,以提高标识的防伪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是按照本技术的两种优选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由基膜层1、双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基膜层(1)、双色全息镭射层(2)、金属镀层(3)、不干胶硅油纸层(4)依次层叠组成,其中所述基膜层(1)作为最外侧保护层,所述不干胶硅油纸层(4)用于与标识物表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基膜层(1)、双色全息镭射层(2)、金属镀层(3)、不干胶硅油纸层(4)依次层叠组成,其中所述基膜层(1)作为最外侧保护层,所述不干胶硅油纸层(4)用于与标识物表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其中,所述双色全息镭射层(2)含有防伪信息,其由单色镭射转移涂层(21)和条纹镭射转移涂层(22)层叠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其中,所述单色镭射转移涂层(21)和条纹镭射转移涂层(22)制备原料均包含转移涂料和助剂,所述转移涂料是固含量为15%~20%、软化点为105℃~135℃、酸值为15mgKOH/g~30mgKOH/g、且干涂布量为1g/m2~2.5g/m2的水性或溶剂型转移涂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国鲁琴牟靖文熊丽端林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