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集成冷站以及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327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集成冷站以及空调。其中,制冷装置用于向用冷设备供水,其包括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制冷机,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分别对应地设置在至少两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蓄水量需求的前提下将蓄水量分散到各个蓄水容器中,各个蓄水容器容积较小,可以零散地放置在可利用的空间内,占用空间小,布置灵活,使多台制冷机并联供水总管温度几乎没有波动,从而达到稳定温度供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装置、集成冷站以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和集成冷站。
技术介绍
工艺制冷在空调制冷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目前市场上工艺制冷机与常规的舒适性空调用的空调机组差别不大,通常都是采用常规的空调机组,但是通常生产工艺对温度参数敏感性相较空调应用要高得多,因此,能够提供稳定的冷媒水温是工艺制冷订单中的重要的要求。冷源供的冷冻水温度的稳定性很重要,通常要限制在某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之内,在中型和大型的制冷系统中,通常一台制冷机组不能满足制冷负荷的需求,需要采用两台或多台的设计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冷负荷变化,需要调节制冷机运行台数,但制冷机开启过程的延迟致使供水温度波动较大,这不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目前无论是冰蓄冷还是水蓄冷,都是在冷媒水总管上设置蓄冰罐或蓄水池,现有的常规设计方案通常是蓄水池只设置一个,而小型系统通常采用蓄水箱的形式,进入蓄水池的冷冻水是主机组冷冻水供水总管的水,这里的水温在加减机过程中,受主机开机过程的延迟效果的影响,波动很大,特别是一台变两台运行时波动最大,如果在线一台主机,其进出水温差5℃,供水温度7℃的话,在增开第二台主机时,由于要先开水阀和水泵,主机需要在水泵开启稳定后才能开机,同时从主机开机到满载,新开主机的供水温度达到7℃,大概需要5~20分钟,这段时间新开主机的供水水温会在12℃~7℃之间逐渐降低,由于两台主机的水流量一样,故总管的供水温度会从7℃突然阶跃至9.5℃左右,然后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越来越慢。现有的技术方案没有解决主机加减机过程中的水温波动问题,如果想达到同样的效果,需要设置很大容量蓄冰或者蓄水容器,但是实际上由于受建筑设计和空间大小的限制,往往没有足够的建筑空间用来设置蓄水池,所以实际中的蓄水池容量有限。因此,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前面叙说的原因,常规设计不可避免地存在冷媒水温波动的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则可以大为简化生产工艺,提供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都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和集成冷站,能够在不占用空间的前提下保证供水温度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用于向用冷设备供水,其包括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制冷机,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分别对应地设置在至少两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上。进一步地,至少两台制冷机包括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包括第一蓄水容器和第二蓄水容器,第一制冷机的出水口与第一蓄水容器的入水口相通,第一蓄水容器的出水口与出水总管路相通,第二制冷机的出水口与第二蓄水容器的入水口相通,第二蓄水容器的出水口与出水总管路相通。进一步地,至少两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与出水总管路相通,出水总管路用于向用冷设备供水。进一步地,用冷设备包括风机盘管或组合式空调机。进一步地,至少两个蓄水容器的蓄水容积相等。进一步地,至少两个蓄水容器的蓄水容积之和大于等于至少两台制冷机的总蓄水需求量。进一步地,蓄水容器为蓄水罐或蓄水箱。进一步地,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分别对应地集成在至少两台制冷机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冷站,其包括上述的制冷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制冷装置。由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每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上对应地设置蓄水容器,开机过程中的较高的水温经过与蓄水容器中大量低温水的缓冲混合,其出水温度波动将大为降低,从而可以稳定制冷机开启过程中的制冷机向用冷设备供水的供水温度,使多台制冷机并联供水总管温度几乎没有波动,从而达到稳定温度供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保证蓄水量需求的前提下将蓄水量分散到各个蓄水容器中,各个蓄水容器容积较小,可以零散地放置在可利用的空间内,占用空间小,布置灵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冷站和空调也相应地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冷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第一制冷机;2、第一蓄水容器;3、第二制冷机;4、第二蓄水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制冷装置加减机时,由于制冷机开机过程较长(5~20分钟),处于开机过程中的制冷机的冷冻水供水温度必然高于其他在线制冷机的冷冻水供水温度,在并联总管处,冷冻水汇流后,冷冻水供水温度必然有一个向上的波动。针对该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制冷装置,用于向用冷设备供水,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制冷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制冷机,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分别对应地设置在至少两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上。在该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每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上对应地设置蓄水容器,开机过程中的较高的水温经过与蓄水容器中大量低温水的缓冲混合,其出水温度波动将大为降低,从而可以稳定制冷机开启过程中的制冷机向用冷设备供水的供水温度,使多台制冷机并联供水总管温度几乎没有波动,从而达到稳定温度供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保证蓄水量需求的前提下将蓄水量分散到各个蓄水容器中,各个蓄水容器容积较小,可以零散地放置在可利用的空间内,占用空间小,布置灵活。其中,至少两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与出水总管路相通,出水总管路用于向用冷设备供水。具体地,以制冷机为两台为例,如图1所示,至少两台制冷机包括第一制冷机1和第二制冷机3,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包括第一蓄水容器2和第二蓄水容器4,第一制冷机1的出水口与第一蓄水容器2的入水口相通,第一蓄水容器2的出水口与出水总管路相通,第二制冷机3的出水口与第二蓄水容器4的入水口相通,第二蓄水容器2的出水口与出水总管路相通。本专利技术中,用冷设备包括风机盘管或组合式空调机,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常用的用冷设备。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至少两个蓄水容器的蓄水容积相等,设计容积相等的蓄水容器能够保证蓄水均匀性,有利于保证供水温度稳定。进一步地,至少两个蓄水容器的蓄水容积之和大于等于至少两台制冷机的总蓄水需求量,以保证蓄水量需求。上述实施例中,蓄水容器优选地为蓄水罐或蓄水箱,易于获取,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其结构可以是圆柱形或者方形等,关键是如何利用有限的零散空间。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分别对应地集成在至少两台制冷机上,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地减少占用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冷站,其包括上述的制冷装置。随着集成冷站的普及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冷装置可应用到集成冷站上,采用标准化设计,不占用空间同时又能达到实际需求。由于本专利技术制冷装置能够在不占用空间的前提下保证供水温度稳定性,相应地,本专利技术集成冷站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制冷装置。由于本专利技术制冷装置能够在不占用空间的前提下保证供水温度稳定性,相应地,本专利技术集成冷站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制冷装置、集成冷站以及空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装置,用于向用冷设备供水,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制冷机,所述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两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用于向用冷设备供水,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制冷机,所述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两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台制冷机包括第一制冷机(1)和第二制冷机(3),所述至少两个蓄水容器包括第一蓄水容器(2)和第二蓄水容器(4),所述第一制冷机(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蓄水容器(2)的入水口相通,所述第一蓄水容器(2)的出水口与出水总管路相通,所述第二制冷机(3)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蓄水容器(4)的入水口相通,所述第二蓄水容器(2)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总管路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台制冷机的出水管路与出水总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