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血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191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4:51
一种专用血沉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标准线,所述标准线上方抵接有第一通孔,所述管壁靠近第一通孔一端设置有圆槽,所述管壁靠近圆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外界,所述第二通孔两侧设置有纵槽,所述第二通孔外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契合的检验管,所述检验管靠近第二通孔的两侧设置有与纵槽相对应的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专用血沉管可以将采血量控制在一定标准内,多余的采血量会从血沉管中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血沉管
本技术涉及采血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专用血沉管。
技术介绍
在验血采血的过程中,血沉管起到了储存从人体中采出的血液的作用。血液的储存质量极大的影响验血的效果,因此血沉管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公开号为CN10172121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血沉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开口端套设头套,头套底部设有与管体管孔连通的液体进入口。但是这种采血管不能控制采血量的大小。采血量超过标准线或采血量少于标准线,都会造成血沉机器报错或者是数据结果不可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血沉管。这种专用血沉管可以将采血量控制在一定标准内,多余的采血量会从血沉管中排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专用血沉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标准线,所述标准线上方抵接有第一通孔,所述管壁靠近第一通孔一端设置有圆槽,所述管壁靠近圆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外界,所述第二通孔两侧设置有纵槽,所述第二通孔外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契合的检验管,所述检验管靠近第二通孔的两侧设置有与纵槽相对应的固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标准线上方抵接第一通孔,使得当采血量超过标准线时,多余的血量会从第一通孔中流出。检验管通过其两侧的固定块与纵槽相契合。当固定块到达纵槽底端时,检验管与第一通孔抵接。转动检验管,使得固定块在圆槽中移动,将检验管固定好。与第一通孔连接的检验管能够接收从第一通孔中流出的多余血量。当抽血人员看到检验管中存在血液的时候停止抽血。多余的血量进入U形管使得管体中的血量维持在标准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验管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检验管另一端密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检验管一端密封,使得管体内部处于真空状态,从而使得在抽血时在血压的作用下可以将人体中的血液从人体中抽取到管体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验管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纵槽契合,所述连接管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检验管置于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靠近固定块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环形状大小相对应的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连接管上的固定块可以顺着纵槽进入圆槽,然后转动连接管可以将连接管固定在管壁内,然后检验管与第一通孔抵接。通槽与固定环契合,限制固定环的移动,从而使得检验管紧紧抵接在第一通孔上,防止泄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槽的形状大小与连接管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圆槽可以容纳连接管,使得连接管可以固定在管壁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外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两侧设置有与纵槽形状大小相对应的固定塞,所述密封塞的直径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检验管将多余的血量收集起来时,将管体直立,再将检验管拆卸下来。并将密封塞沿着纵槽进入管壁,使得密封塞与第一通孔抵接,并转动密封塞使得密封塞固定在管壁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血沉管顶部密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血沉管顶部密封使得血沉管整体保持真空状态。在标准线上方抵接第一通孔,使得当采血量超过标准线时,多余的血量会从第一通孔中流出。检验管通过其两侧的固定块与纵槽相契合。当固定块到达纵槽底端时,检验管与第一通孔抵接。转动检验管,使得固定块在圆槽中移动,将检验管固定好。与第一通孔连接的检验管能够接收从第一通孔中流出的多余血量。当抽血人员看到检验管中存在血液的时候停止抽血。多余的血量进入U形管使得管体中的血量维持在标准线上。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连接管、检验管和管体分离后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检验管与连接管的透视图;图5为密封塞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管体;2、标准线;3、第一通孔;4、管壁;5、圆槽;6、第二通孔;7、纵槽;8、连接管;9、固定块;10、安装槽;11、通槽;12、检验管;13、固定环;14、密封塞;15、固定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2、3所示,一种专用血沉管,包括管体1。管体1底部设置为圆弧形,当管体1底部面临高温高压等极端情况时使得其底部内应力分布均匀,从而使得管体1不易破裂。如图2所示,管体1中部设置有标准线2,标准线2上方抵接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下边缘恰好与标准线2重合。管体1的管壁4靠近第一通孔3的一端设置有圆槽5,圆槽5直径大于第一通孔3直径。管壁4设置有第二通孔6,第二通孔6一端与圆槽5连通,第二通孔6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第二通孔6远离圆槽5的两侧设置有纵槽7,纵槽7一端与外界连通,纵槽7另一端与圆槽5连通。第二通孔6远离管体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两侧设置有与第二通孔6上纵槽7相对应的固定块9。如图3、4所示,连接管8内部设置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靠近固定块9的一端设置有通槽11,安装槽10穿设有检验管12。检验管12靠近固定块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13,固定环13的直径等于通槽11的直径。检验管12远离连接管8的一端密封。如图3、5所示,管体1外设置有密封塞14,密封塞14的直径与第二通孔6的直径相同。密封塞14两侧设置有与纵槽7相对应的固定塞15。在需要对已经移除检验管12的管体1进行检验时,将密封塞14上的固定塞15对准纵槽7,并将密封塞14靠近管体1,使得密封塞14顺着纵槽7进入管壁4上的第二通孔6,并与第一通孔3抵接。转动密封塞14,使得固定塞15在圆槽5中转动,使得密封塞14固定在管壁4中,从而达到密封第一通孔3的效果,从而使得管体1密封。工作过程:开始时,检验管12与管体1处于分离状态。将套接在检验管12上的连接管8两侧的固定块9对准纵槽7。将检验管12靠近管体1,使得固定块9顺着纵槽7进入第二通孔6。当固定块9到达纵槽7靠近管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管8,使得固定块9沿着圆槽5移动,从而使得连接管8固定,穿设在连接管8中的检验管12与第一通孔3抵接。同时在通槽11的限制下,检验管12不能移动。当抽血人员使用这种血沉管抽血,将血沉管直立,并使得血液液面超过标准线2时,多余的血液顺着第一通孔3流出,并流入检验管12中。当抽血人员看到检验管12中存在血液时,停止抽血,多余的血量进入检验管12中,使得血液液面处于标准线2上。当检验人员需要对采集出的血液进行检验时,用手固定好管体1,并转动连接管8,使得连接管8上的固定块9转动至与纵槽7对齐。将连接管8从圆槽5中移出,并顺着第二通孔6从管壁4上移出。将检验管12从第一通孔3处移出,然后保持血沉管不动。将密封塞14塞入第二通孔6中,使得密封塞14将第一通孔3堵住,使得管体1内部的血液不会流出,然后对血沉管中的血液进行检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专用血沉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用血沉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标准线(2),其特征是:所述标准线(2)上方抵接有第一通孔(3),所述管体(1)的管壁(4)靠近第一通孔(3)一端设置有圆槽(5),所述管体(1)的管壁(4)靠近圆槽(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连通外界,所述第二通孔(6)两侧设置有纵槽(7),所述第二通孔(6)外设置有与第二通孔(6)相契合的检验管(12),所述检验管(12)靠近第二通孔(6)的两侧设置有与纵槽(7)相对应的固定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血沉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标准线(2),其特征是:所述标准线(2)上方抵接有第一通孔(3),所述管体(1)的管壁(4)靠近第一通孔(3)一端设置有圆槽(5),所述管体(1)的管壁(4)靠近圆槽(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连通外界,所述第二通孔(6)两侧设置有纵槽(7),所述第二通孔(6)外设置有与第二通孔(6)相契合的检验管(12),所述检验管(12)靠近第二通孔(6)的两侧设置有与纵槽(7)相对应的固定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血沉管,其特征是:所述检验管(12)一侧设置有固定环(13),所述检验管(12)另一端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专用血沉管,其特征是:所述检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潘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美众医学检验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