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徐林专利>正文

淋勿湿脚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15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淋勿湿脚套,其特征在于:该脚套是一个薄膜袋(1),在薄膜袋(1)靠近袋口的袋壁适当位置有一个扎紧装置,可将薄膜袋(1)扎紧在骑车者的脚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中的雨具。在雨天骑车,无论是摩托车、助动车、三轮车、还是自行车,一般都穿上雨披骑行。但虽有雨披,鞋子和裤脚管仍然被打湿,尤其是在乡村小路,难免不被泥浆溅湿;而对于上班族,则打湿皮鞋,甚为可惜;如果穿上高统雨靴,到了室内又会颇感不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雨披或雨衣配合使用,保护鞋子和裤脚管不被淋湿,且穿脱又十分方便的淋勿湿脚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个薄膜袋,在薄膜袋靠近袋口的袋壁适当位置有扎紧装置,可将薄膜袋扎紧在骑车者的脚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个直筒形的塑料薄膜袋1,其直径大小和袋长与骑车者的脚和小腿相适应,当然也可以更长些。在薄膜袋1一侧的袋壁上有一个扎紧装置。该扎紧装置是,在薄膜袋1靠近袋口的同一高度线上有两个相邻近的圆孔3,在两个圆孔3上穿一根系带2,且系带2的两个端点均在薄膜袋1的袋外面。使用时,骑车者将脚连同所穿鞋子伸入薄膜袋1,并将两个圆孔3置于骑车者的腿部背面,然后扎紧系带2将薄膜袋1扎紧在骑车者的小腿或大腿上。此外,还可以在圆孔3部位粘结多层塑料薄膜以加固。实施例2如图2所示,直筒形薄膜袋1有上个两个相同的扎紧装置。圆孔3,两个圆孔3上也穿有一根系带2。同时,上下两个扎紧装置位于薄膜袋1的同一侧。图3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骑车者将脚连同所穿鞋子伸进薄膜袋1中,并使上下两排圆孔3位于腿部背面,将位于脚背上部的薄膜袋1在腿部正面部位折迭成褶缝6,然后将两根系带2扎紧打结5,其中下部的系带2应扎在接近脚背又略高于脚背的部位。到了室内,解开结5,就可方便地脱下淋勿湿脚套,再将薄膜袋1内外反转并用系带2扎紧,则呈内湿外干,甚至可放在抽屉或包内等处备用。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有,其薄膜袋是一个靴形薄膜袋1’,其底部呈鞋形。且扎紧装置的两个圆孔3均位于靴背。实施例4如图5所示,直筒形的薄膜袋1上部有一个扎紧装置,即在薄膜袋1靠近袋口的同一高度线上有一圈均布的若干个圆孔3,在上述圆孔3中蛇行穿一个弹性松紧圈7。弹性松紧圈7的周长和弹性合适,使骑车者套上薄膜袋1后能扎紧在腿上但又不致于太紧。此外,扎紧装置也可以是,将薄膜袋1的袋口翻边包住弹性松紧圈7后粘接。实施例5如图6所示。其扎紧装置是两块尼龙丝扣8。即在直筒形薄膜袋1靠近袋口和下部适当位置的袋壁上各粘结两块尼龙丝扣8,且均位于`膜袋1的同一侧。上部两块尼龙丝扣8和下部两块尼龙丝扣8分别位于薄膜袋1相应的同一高度并且间距恰当,其中下部两块尼龙丝扣8的间距略大于上部间距。所谓间距恰当,是指骑车者将脚连同鞋子伸进薄膜袋1后,其脚背上部的尼龙袋1可在两块尼龙丝扣8中间位置纵向折迭打成纵向褶缝,并能使两块尼龙丝扣8相互扣合粘接而将薄膜袋1扎紧在骑车者的腿上。此外,下部的两块尼龙丝扣8处于接近脚背又略高于脚背的位置。如图2、图3所示,在实施例2的直筒形薄膜袋1的底部以及扎紧装置同一侧的袋壁上,散布有若干个通气孔4。又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3的靴形薄膜袋1’的底部和靴背的袋壁上也散布有若干通气孔4。尤其对于长时间骑车者来说,通气孔4能透气,可提高骑车者的舒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勿湿脚套,其特征在于该脚套是一个薄膜袋(1),在薄膜袋(1)靠近袋口的袋壁适当位置有一个扎紧装置,可将薄膜袋(1)扎紧在骑车者的脚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勿湿脚套,其特征是在薄膜袋(1)下部袋壁适当位置也有一个相同的扎紧装置,且两个扎紧装置位于薄膜袋(1)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勿湿脚套,其特征是所述薄膜袋是一个底部呈鞋形的靴形薄膜袋(1’),且所述扎紧装置位于靴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淋勿湿脚套,其特征是所述扎紧装置是两个位于薄膜袋(1或1’)的同一高度且相邻近的圆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徐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徐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