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11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高精度地对曲柄轴角度的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燃机(1)的控制装置(50)包括:利用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6)检测角度间隔(Δθd)和时间间隔(ΔTd)的角度信息检测部(51);利用修正值修正角度间隔(Δθd)或时间间隔(ΔTd)的角度信息修正部(52);基于第一区间数的修正后的值计算第一曲柄角加速度(αd1)并基于数量比第一区间数要多的第二区间数的修正后的值计算第二曲柄角加速度(αd2)的角度信息计算部(53);以及改变修正值以使第一曲柄角加速度(αd1)接近第二曲柄角加速度(αd2)的修正值变化部(54)。

Control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rol device and a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ich can correct the detection error of the crank shaft angle with high accuracy.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1) of the control device (50) includes: the use of specific crank angle sensor (6) detection angle interval (delta theta d) and time interval (Td) angle information detection unit (51); the correction value correction angle interval (delta theta d) or time interval (Td) the angle information correction part (52); the first correction interval value after calculating the first crank angle based on acceleration (alpha D1) and the second amendment based on interval number more than the first interval after the calculation of second crank angle acceleration (alpha D2) angle information calculation section (53); and change the correction value to make the first crank angular acceleration (alpha D1) close to second crank angle acceleration (alpha D2) correction value change (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内燃机具备在与曲柄轴一体旋转的旋转构件中设置在预先确定的多个曲柄轴角度的多个被检测部、以及固定于非旋转构件并检测所述被检测部的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关于上述那样的控制装置,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采用下述构成方式,即:基于曲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计算曲柄角速度以及曲柄角加速度,基于曲柄角速度以及曲柄角加速度计算因燃烧而产生的气压转矩,并计算由气压转矩产生的做功量。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采用下述构成方式,即:基于曲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检测曲柄轴的瞬时转速,基于瞬时转速计算测量参数,从存储单元获取与瞬时转速的平均速度相对应的理想参数,并对测量参数相对于理想参数的误差进行学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756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877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若被检测部存在制造误差,则曲柄角速度以及曲柄角加速度会产生检测误差。然而,专利文献1没有公开如何应对该检测误差的具体方法。因此,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基于曲柄角速度以及曲柄角加速度进行的控制的精度有可能会发生恶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由于考虑到理想参数会根据运行状态、外部负载而变化,因此,以理想参数为基准的学习中有可能会出现误学习。因此,需要一种能高精度地对曲柄轴角度的检测误差进行修正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中,该内燃机具备设置在与曲柄轴一体旋转的旋转构件上且设置于预先确定的多个曲柄轴角度的多个被检测部、以及固定于非旋转构件并对所述被检测部进行检测的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该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包括:角度信息检测部,该角度信息检测部基于所述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检测曲柄轴角度,并对检测到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检测时刻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曲柄轴角度即检测角度和所述检测时刻,计算所述检测角度之间的角度区间所对应的角度间隔和时间间隔;角度信息修正部,该角度信息修正部利用对应于各个所述角度区间逐个设置的修正值来对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角度间隔或所述时间间隔进行修正;角度信息计算部,该角度信息计算部对于各个所述检测角度,基于所述检测角度前后的第一区间数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的时间变化率即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并基于数量设定得比所述第一区间数要多的第二区间数的所述检测角度前后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的时间变化率即第二曲柄角加速度;以及修正值变化部,该修正值变化部对于各个所述检测角度,使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修正值变化,以使得所述第一曲柄角加速度接近所述第二曲柄角加速度。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控制方法中,该内燃机具备设置在与曲柄轴一体旋转的旋转构件上且设置于预先确定的多个曲柄轴角度的多个被检测部、以及固定于非旋转构件并对所述被检测部进行检测的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所述内燃机的控制方法执行下述步骤:角度信息检测步骤,在该角度信息检测步骤中,基于所述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检测曲柄轴角度,并对检测到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检测时刻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曲柄轴角度即检测角度以及所述检测时刻来计算所述检测角度之间的角度区间所对应的角度间隔以及时间间隔;角度信息修正步骤,在该角度信息修正步骤中,利用对应于各个所述角度区间逐个设置的修正值来对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角度间隔或所述时间间隔进行修正;角度信息计算步骤,在该角度信息计算步骤中,对于各个所述检测角度,基于所述检测角度前后的第一区间数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的时间变化率即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并基于数量设定得比所述第一区间数要多的第二区间数的所述检测角度前后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的时间变化率即第二曲柄角加速度;以及修正值变化步骤,在该修正值变化步骤中,对于各个所述检测角度,使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修正值变化,以使得所述第一曲柄角加速度接近所述第二曲柄角加速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由于第一曲柄角加速度是基于数量比第二区间数要少的第一区间数的修正后的角度间隔和时间间隔来计算得到的,因此,与第二曲柄角加速度相比,较易体现出曲柄轴角度的检测误差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曲柄角加速度是基于数量比第一区间数要多的第二区间数的修正后的角度间隔和时间间隔来计算得到的,因此,与第一曲柄角加速度相比,第二曲柄角加速度成为较为平均的形态,不易体现出曲柄轴角度的检测误差的影响。因此,通过改变修正值以使第一曲柄角加速度接近第二曲柄角加速度,从而能够高精度地修正曲柄轴角度的检测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及控制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及控制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图5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角度信息检测处理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6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修正值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第一曲柄角加速度的计算处理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8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第二曲柄角加速度的计算处理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大于第二曲柄角加速度时的修正值的变化的时序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小于第二曲柄角加速度时的修正值的变化的时序图。图11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角度间隔及时间间隔进行说明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修正值变化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修正值变化前的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及第二曲柄角加速度的形态的时序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修正值变化完成后的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及第二曲柄角加速度的形态的时序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修正值变化前及修正值变化完成后的时间间隔的形态的时序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修正值变化前及修正值变化完成后的时间间隔的频谱分析结果的图。图17是将没有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修正的比较例的情况下的结果、与进行了实施方式1的修正的情况下的结果进行比较的图。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的概要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1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1的控制装置50(下面简称为控制装置50)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及控制装置50的简要结构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的框图。内燃机1及控制装置50搭载在车辆中,内燃机1作为车辆(车轮)的驱动力源。1-1.内燃机1的结构首先,对内燃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内燃机1具备使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的气缸7。内燃机1包括向气缸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该内燃机具备设置在与曲柄轴一体旋转的旋转构件上且设置于预先确定的多个曲柄轴角度的多个被检测部、以及固定于非旋转构件并对所述被检测部进行检测的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角度信息检测部,该角度信息检测部基于所述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检测曲柄轴角度,并对检测到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检测时刻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曲柄轴角度即检测角度和所述检测时刻,计算所述检测角度之间的角度区间所对应的角度间隔和时间间隔;角度信息修正部,该角度信息修正部利用分别对应于各个所述角度区间逐个设置的修正值来对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角度间隔或所述时间间隔进行修正;角度信息计算部,该角度信息计算部对于各个所述检测角度,基于所述检测角度前后的第一区间数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的时间变化率即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并基于数量设定得比所述第一区间数要多的第二区间数的所述检测角度前后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的时间变化率即第二曲柄角加速度;以及修正值变化部,该修正值变化部对于各个所述检测角度,使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修正值变化,以使得所述第一曲柄角加速度接近所述第二曲柄角加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6 JP 2016-076300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该内燃机具备设置在与曲柄轴一体旋转的旋转构件上且设置于预先确定的多个曲柄轴角度的多个被检测部、以及固定于非旋转构件并对所述被检测部进行检测的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角度信息检测部,该角度信息检测部基于所述特定曲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检测曲柄轴角度,并对检测到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检测时刻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曲柄轴角度即检测角度和所述检测时刻,计算所述检测角度之间的角度区间所对应的角度间隔和时间间隔;角度信息修正部,该角度信息修正部利用分别对应于各个所述角度区间逐个设置的修正值来对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角度间隔或所述时间间隔进行修正;角度信息计算部,该角度信息计算部对于各个所述检测角度,基于所述检测角度前后的第一区间数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的时间变化率即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并基于数量设定得比所述第一区间数要多的第二区间数的所述检测角度前后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的时间变化率即第二曲柄角加速度;以及修正值变化部,该修正值变化部对于各个所述检测角度,使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修正值变化,以使得所述第一曲柄角加速度接近所述第二曲柄角加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值变化部在每次所述曲柄轴旋转预先设定的判定角度时,计算所述判定角度之间的所述第一曲柄角加速度与所述第二曲柄角加速度的角加速度偏差的偏离程度,并在上一次算出的所述偏离程度与本次算出的所述偏离程度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低于预先设定的判定变化量的情况下,停止所述修正值的变化,并对所述修正值进行保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信息检测部存储检测到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所述角度信息修正部、所述角度信息计算部、以及所述修正值变化部对所存储的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进行处理,使所述修正值变化。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信息计算部基于计算所述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和所述第二曲柄角加速度的所述检测角度即对象检测角度的前一个所述角度区间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该前一个所述角度区间的所述曲柄轴角度的时间变化率即曲柄角速度,基于所述对象检测角度的后一个所述角度区间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该后一个所述角度区间的所述曲柄角速度,基于前一个所述角度区间和后一个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所述曲柄角速度,计算对应于所述对象检测角度的所述第一曲柄角加速度,并且,基于所述对象检测角度的前两个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对应于所述对象检测角度的前一个所述检测角度的所述曲柄角速度,基于所述对象检测角度的后两个所述角度区间各自的修正后的所述角度间隔和所述时间间隔,计算对应于所述对象检测角度的后一个所述检测角度的所述曲柄角速度,基于前一个所述检测角度和后一个所述检测角度各自的所述曲柄角速度,计算对应于所述对象检测角度的所述第二曲柄角加速度。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间数是2,表示所述检测角度的前一个所述角度区间和后一个所述角度区间,总计两个,所述第二区间数是4,表示所述检测角度的前两个所述角度区间和后两个所述角度区间,总计四个。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值变化部在利用所述修正值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狩秀树德山和宏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