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198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包括: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将若干换热管组均匀地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构成换热管组层,所述换热管组在其重力和所述混凝土的浮力共同作用下自所述上浇筑面沉降预设深度,在所述若干换热管组上部浇筑厚度大于所述换热管直径的第二混凝土层,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述换热管组层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摩擦力及浮力作为换热管组的支撑定位结构,减少了支撑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Method for pouring heat exchange tube group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casting, heat exchange tube group comprises a first layer of concrete pouring a predetermined thickness, number of heat transfer tubes placed uniformly on the first layer of concrete pouring surface heat transfer tubes, the heat transfer tubes under the action of buoyancy and gravity the concrete pouring from the surface subsidence in the preset depth, a plurality of heat transfer tubes thickness greater than second upper pouring concrete layer and the heat pipe diameter, repeat the above steps until the heat pipe number group layer reaches the preset requirements; the invention uses friction and buoyancy of concrete the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r tube as a support group, reduced support structur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热电站发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聚光器将太阳辐射能量反射到集热器上,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并通过热力循环过程进行发电。近年来,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运行受到强烈不稳定的太阳光照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间歇性,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一般带有储热系统。储热系统可将白天的太阳辐照转换为热量储存起来,在太阳辐射不足或无太阳辐照时再把热量释放出来发电。储热系统的引入不仅可以对太阳能“移峰填谷”以延长系统发电时间,而且可以有效地稳定系统运行和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现有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储热系统一般由固态混凝土加换热管组组合而成,储热系统的常规施工工艺是将换热管组利用机械结构或支架进行定位。现有换热管组为了实现高效率的传热,换热管组长度一般达到十米甚至以上,换热管组常规施工工艺中,一般为将换热管组在底部支撑件上就位后,采用支架对换热管组进行定位,需要提前将支架打桩固定,支架搭接过程中要绑扎箍筋,以便将换热管组和钢筋网定位,然后再浇筑固态储热混凝土材料,施工工序繁杂、施工量大,耗时费力而且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摩擦力及浮力作为换热管组的支撑定位结构,从而实现优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包括:步骤1、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步骤2、将若干换热管组均匀地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构成换热管组层,所述换热管组在其重力和所述混凝土的浮力共同作用下自所述上浇筑面沉降预设深度;步骤3、在所述若干换热管组上部浇筑厚度大于换热管直径的第二混凝土层;步骤4、重复步骤2、步骤3直至所述换热管组层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如上所述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所述步骤1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混凝土的上浇筑面压实抹平。如上所述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所述步骤2将若干换热管组均匀地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构成换热管组层,所述换热管组在其重力和所述混凝土的浮力共同作用下自所述上浇筑面沉降预设深度之前,还包括:通过吊具将所述换热管组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上。如上所述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预设深度小于所述换热管的直径。如上所述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所述步骤3在所述若干换热管组上部浇筑厚度大于所述换热管直径的第二混凝土层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压实抹平。如上所述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均为塑性混凝土。如上所述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所述换热管组优选为布置了带密排翅片的换热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先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的上浇筑表面通过吊具将换热管组就位后,在换热管组上部浇筑混凝土,直至所述换热管组完全没入混凝土中,将混凝土压实,重复上述浇筑过程,直至换热管组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在上述的施工过程中,利用塑性混凝土自身的摩擦力及浮力作为换热管组的支撑定位结构,减少了固定换热管组支撑结构的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本专利技术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图3本专利技术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实施例中采用的换热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光热电站储热塔施工过程中,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摩擦力及浮力作为换热管组的支撑定位结构,从而优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图1为本专利技术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包括步骤1、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步骤2、将若干换热管组均匀地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构成换热管组层,所述换热管组在其重力和所述混凝土的浮力共同作用下自所述上浇筑面沉降预设深度;步骤3、在所述若干换热管组上部浇筑厚度大于所述换热管直径的第二混凝土层;步骤4、重复步骤2、步骤3直至所述换热管组层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具体的,在步骤1中,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换热管组的支撑采用浇筑的第一混凝土层来支撑,较之前的施工工艺减少了底部支撑架的使用,所述预设厚度为第一层换热管组铺设时的高度,所述预设厚度的大小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而定。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浇筑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步骤3中浇筑的第二混凝土层均为塑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是一种水泥用量较低,并掺加较多的膨润土、粘土等材料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它具有低强度、低弹模和大应变等特性,由于弹性模量可达2000以下,是一种柔性材料)本实施例采用塑性混凝土,在步骤2中换热管组从塑性混凝土的上浇筑面上放入至所述混凝土中后,因为塑性混凝土为大流动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产生浮力及接触后的摩擦力会比较大,从而对换热管组发挥较好的定位作用,换热管组由于重力没入在所述混凝土预设深度,所述预设深度小于所述换热管组的直径,当第一混凝土上浇筑面变干后,开始实施步骤3。步骤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述换热管组的数量根据工程需求决定,所述换热管组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上放入,所述换热管组均匀地分布于第一混凝土的上浇筑面。步骤3中,在若干换热管组上部浇筑厚度大于所述换热管直径的第二混凝土层的目的是使所述换热管组完全没入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步骤4中重复步骤2、步骤3直至换热管组层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换热管组的数量是根据实际的换热需要决定的。本实施例先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层,在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均匀放入若干横向放置的换热管组,若干换热管组构成换热管组层。混凝土层对换热管组起到支撑作用,循环浇筑混凝土层和换热管组层,直到换热管组层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对换热管组进行支撑定位,简化了换热管组固定工序、节省了施工成本。图2本专利技术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请参阅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包括:步骤1、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将所述第一混凝土的上浇筑面压实抹平;步骤2、通过吊具将若干换热管组均匀地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上构成换热管组层,所述换热管组在其重力和所述混凝土的浮力共同作用下自所述上浇筑面沉降预设深度;步骤3、在所述若干换热管组上部浇筑厚度大于所述换热管直径的第二混凝土层,将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压实抹平;步骤4、重复步骤2、步骤3直至所述换热管组层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具体的,本实施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步骤2、将若干换热管组均匀地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构成换热管组层,所述换热管组在其重力和所述混凝土的浮力共同作用下自所述上浇筑面沉降预设深度;步骤3、在所述若干换热管组上部浇筑厚度大于换热管直径的第二混凝土层;步骤4、重复步骤2、步骤3直至所述换热管组层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步骤2、将若干换热管组均匀地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构成换热管组层,所述换热管组在其重力和所述混凝土的浮力共同作用下自所述上浇筑面沉降预设深度;步骤3、在所述若干换热管组上部浇筑厚度大于换热管直径的第二混凝土层;步骤4、重复步骤2、步骤3直至所述换热管组层的数量达到预设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浇筑预设厚度的第一混凝土层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压实抹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换热管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将若干换热管组均匀地放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浇筑面构成换热管组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跃平李维康汝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