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78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包含第一型材、第二型材、且第一、第二型材在连接后相互垂直,该连接结构还包含插入第一型材腔体内的第一连接件、插入第二型材腔体内的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第二连接件的锁紧件。其中,第一、第二连接件分别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收拢部,且在分别插入各自所对应的型材腔体内后,第一连接件的收拢部与第一型材腔体的内壁相互分离形成第一注胶区,第二连接件的收拢部与第二型材腔体的内壁相互分离形成第二注胶区,且第一和第二注胶区相互连通;第一或第二型材上还开设有注胶孔。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第一或第二型材上开设有注胶孔来向注胶区注入胶体,以提升型材结构的密封、防水和防风性能。

Fully seale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window frame fan

Full seal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ndow sash frame, comprising a first section, second section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sections after connec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first inserted in the profile cavity, a first connecting piece second inserted in the profile cavity second connector, connect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the locking piece. Among them,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nnectors are partially folded inwards to form a folded portion, and the profile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cavity corresponding aft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onnector part and the first section folded cavity separated to form the first injection area, inner wall second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second section folded cavity separated form second glue injection area,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plastic injection zon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or second sections are arranged on the glue injecting hol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colloid is injected into the injection zone by injecting a glue injection hole on the first or the second se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sealing, waterproof and windproof performance of the profi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的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门和窗等作为一种常用的型材结构,通常情况下,是通过角马连接件来实现连接的,以方便型材结构的固定和组装。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按照传统的组装和安装方式,通过角马连接件连接型材结构时,型材结构中的连接处存在缝隙,从而影响了型材结构的密封性,使得在雨雪天气,雨水就会渗进此缝隙中造成对内部型材的腐蚀;严重的,雨水还会渗进屋内对墙体造成损伤。因此,如何在对型材结构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提升型材结构的密封、防水和防风性能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提升型材结构的密封、防水和防风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包含带有腔体的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一型材可拆卸连接并带有腔体的第二型材、且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在连接后相互垂直;所述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还包含插入所述第一型材腔体内的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二型材腔体内的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锁紧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一端分别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收拢部,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插入各自所对应的型材腔体内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收拢部与所述第一型材腔体的内壁相互分离形成第一注胶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收拢部与所述第二型材腔体的内壁相互分离形成第二注胶区,且所述第一注胶区和所述第二注胶区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型材或所述第二型材上还开设有连通各自所对应的注胶区的注胶孔。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可通过锁紧件来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锁紧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一端分别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收拢部,因此,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在将第一连接件插入第一型材腔体,第二连接件插入第一型材腔体中后,并使得第一型材和第一型材相互垂直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收拢部与各自对应的型材腔体之间相互分离形成并形成注胶区,从而使得可通过在第一型材或第二型材上开设有注胶孔来向注胶区注入胶体后,可将注胶区完全充满,以确保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两个型材时,实现了型材缝隙之间的密封,从而可提升型材结构的密封、防水和防风性能。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螺栓、套设在所述螺栓上的螺帽;其中,所述螺栓的帽檐暴露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外,所述螺帽暴露在所述第二连接件外,且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的帽檐从所述第一型材的通孔中显现出来,而所述螺帽从所述第二型材的通孔中显现出来。并且,所述螺栓帽檐端面的中心处还开设有正多边形槽。由于锁紧件是由螺栓和套设在螺栓上的螺帽构成,并且螺栓是穿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而暴露在第二连接件外的螺栓帽檐上开设有正多边形槽,因此,用户在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插入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时,可借助相应的工具穿过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通孔后对锁紧件的螺栓进行旋拧,以方便用户使用连接结构对型材结构进行快速的安装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腰型孔,从而使得用户在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插入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时,可通过通孔来调节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上下左右的位置,以确保借助相应的工具对螺栓进行旋拧时,不会影响操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栓帽檐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螺帽的第二容置槽;其中,所述螺栓的帽檐完全埋设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而所述螺帽完全埋设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从而在实际装配的过程中,螺栓可完全被埋设在第一容置槽内,螺帽完全被埋设在第二容置槽内,以防止螺栓或螺帽伸出连接件的表面,而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未收拢部的表面无法与对应的型材进行贴合,对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的密封、防水和防封性能产生影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分别为一相互贴合的斜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斜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斜面在相互贴合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一夹角,且所述夹角为一锐角。并且,所述锐角大于80度。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斜面在相互贴合后,两个连接件之间的夹角要大于80度,从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插入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后,在对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进行固定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分别对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产生一个朝向斜面结合处的拉力,使得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以确保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在连接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且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收拢部任意相对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块,且所述第一凸块的上表面与该凸块所在的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未被收拢部分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收拢部位任意相对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二凸块的上表面与该凸块所在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侧未被收拢部分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由此可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对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进行注胶时,在胶体压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接件的未被收拢部分和第一凸块的上表面可贴紧第一型材腔体的内壁,相应的,第二连接件的未被收拢部分和第二凸块的上表面可贴紧第二型材腔体的内壁,以确保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型材腔体内部不产生晃动,提升了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的密封、防水和防风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未被收拢的部分上还设有第一弹性件,而所述第一型材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互卡合的第一锁孔,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在完全插入所述第一型材内时,所述第一型材上的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锁孔相互卡合;所述第二连接件未被收拢的部分上还设有第二弹性件,而所述第二型材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互卡合的第二锁孔,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在完全插入所述第二型材内时,所述第二型材上的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锁孔相互卡合。由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型材的第一锁孔相互卡合时,可使得第一连接件被第一型材所夹持住,并且由于第二连接件也因同样的原因可被第二型材所夹持住,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被收拢部分和凸块的表面分别与对应的型材内壁卡合在一块,可避免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型材内部出现晃动,并确保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型材内壁压力的作用下产生拉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按压式弹性件,由于按压式弹性件具有很好的回弹性,可方便操作人员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插入对应的型材内部,而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在插入对应的型材内部后,在各自对应的弹性件的作用下,与对应的型材的内壁紧密的卡合在一起,从而方便了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型材与第一连接件装配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型材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型材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包含带有腔体的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一型材可拆卸连接并带有腔体的第二型材、且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在连接后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还包含插入所述第一型材腔体内的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二型材腔体内的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锁紧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一端分别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收拢部,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插入各自所对应的型材腔体内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收拢部与所述第一型材腔体的内壁相互分离形成第一注胶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收拢部与所述第二型材腔体的内壁相互分离形成第二注胶区,且所述第一注胶区和所述第二注胶区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型材或所述第二型材上还开设有连通各自所对应的注胶区的注胶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包含带有腔体的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一型材可拆卸连接并带有腔体的第二型材、且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在连接后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还包含插入所述第一型材腔体内的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二型材腔体内的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锁紧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一端分别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收拢部,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插入各自所对应的型材腔体内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收拢部与所述第一型材腔体的内壁相互分离形成第一注胶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收拢部与所述第二型材腔体的内壁相互分离形成第二注胶区,且所述第一注胶区和所述第二注胶区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型材或所述第二型材上还开设有连通各自所对应的注胶区的注胶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螺栓、套设在所述螺栓上的螺帽;其中,所述螺栓的帽檐暴露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外,所述螺帽暴露在所述第二连接件外,且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的帽檐从所述第一型材的通孔中显现出来,而所述螺帽从所述第二型材的通孔中显现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帽檐端面的中心处还开设有正多边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腰型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户框扇的全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栓帽檐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