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745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包括四块斜板围成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第一斗身、能嵌入铝合金模板系统中的连接件以及位于第一斗身和连接件之间的第二斗身,位于所述第一斗身中的两块相对的斜板之间横架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第一斗身的上端面大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斗身的上端两个端面大小一致,第二斗身的上端端面敞口,第二斗身的上端面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能嵌在楼面混凝土中的第一台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个端面的大小一致,连接件的上下两端敞口,连接件的上端面板与第二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第二台阶。使成型后的楼面洞口内形成用于放置钢筋的台阶,避免后期补洞植筋的麻烦。

Aluminum alloy template transfer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luminum Alloy template feeding box, which comprises four sloping plates formed on both ends of the pipe body, the first exposure to the connection embedded Aluminum Alloy template in the system as well as in the first fight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second pipe body,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bucket body two block relative to the inclined plate transverse frame has a plurality of support bars,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first pipe body is greater than the first bucket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bucket body second two end of the same size, second of the bucket body upper end opening, the lower end of the bucket body secon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bucket body the fixed connection formed after the first step can be embedded in the floor in concrete, the connection of the two end of the same size, connec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panel exposur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of the bucket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form a second Steps\u3002 The steps of placing steel bars are formed in the formed floor openings, so as to avoid the trouble of reinforcing the steel bars in the later filling h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合金模板传料盒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构件,特别是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行业的模板大量使用木模板,比较常见的木模板是杨木模板和松木模板。木模板相对而言比较轻,成本略低,但是耐用度较差,并且作业时施工质量均依赖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临场发挥,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可控因素,导致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难以有效控制;而且,木模板的重复利用率非常低,正因为如此,木模板的大范围使用均以大量砍伐森林为代价,给环境造成了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钢模板,强度高,重复使用次数多,但是其重量过高,成本高昂,且由于钢模板的质量较重导致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不便于装卸,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中,木模板和钢模板一般通过费用较高的机械设备在建筑物体外吊升至上部拟浇筑楼层,以实现模板的重复利用,其费用较高且工序较多,对模架工程的施工工期影响较大。铝模板以其承载力较高、质量轻、便于人工操作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人工实现铝合金模板在上下楼层间的快速传递,将明显提高铝合金模架工程的施工速度。然而,虽然现有的传料盒解决了传料的问题,但是通过现有传料盒形成的铝模楼面传料洞口侧壁为均为平面,后期补洞需要植筋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模板传料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包括四块斜板围成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第一斗身、能嵌入铝合金模板系统中的连接件以及位于第一斗身和连接件之间的第二斗身,位于所述第一斗身中的两块相对的斜板之间横架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第一斗身的上端面大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斗身的上端两个端面大小一致,第二斗身的上端端面敞口,第二斗身的上端面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能嵌在楼面混凝土中的第一台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个端面的大小一致,连接件的上下两端敞口,连接件的上端面板与第二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第二台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四块所述斜板分别为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依次首尾相连后围成一个其内部中空孔从上端往下端收拢的第一斗身,所述第二斗身内部形成长方体状的中空孔,所述连接件内部形成长方体状的中空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斗身的下端面通过第一环板与第二斗身连接,所述第一环板构成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二斗身的下端面通过第二环板与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环板构成所述第二台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三斜板为长斜板,所述第二斜板和第四斜板为短斜板,所述支撑杆横架在长斜板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没有横架有所述支撑杆的斜板的上端面焊接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二斗身的上端面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能嵌在楼面混凝土中的第一台阶,使成型后的楼面洞口内形成用于放置钢筋的台阶,避免后期补洞植筋的麻烦;通过设置支撑杆提高第一斗身的承载力,通过把握把手可以将本技术从浇筑好的楼板中取出,连接件与铝合金模板系统中相应异形模板相匹配,并与异形模板穿插连接,操作方便。本技术构造简单,承载力大,人工操作方便,提高了模板的周转使用效率和混凝土楼板的浇筑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图4,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包括四块斜板围成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第一斗身1、能嵌入铝合金模板系统中的连接件3以及位于第一斗身1和连接件3之间的第二斗身2,第一斗身1可以为长方体或梯形体,四块斜板围成的第一斗身1具有一定的斜度,利于将其从浇筑好的楼板中取出。取出本技术后,在楼层或者墙体中形成一个一端开口比另外一端开口大的传料口,便于施工人员从开口小的一端往开口大的一端传送铝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斗身1中的两块相对的斜板之间横架有若干根支撑杆4,所述第一斗身1的上端面大于第一斗身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斗身2的上端两个端面大小一致,第二斗身2的上端端面敞口,第二斗身2的上端面与第一斗身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能嵌在楼面混凝土中的第一台阶6,通过第一台阶6成型后的传料口内形成用于放置钢筋的台阶,避免后期补洞植筋的麻烦。所述连接件3的上下两个端面的大小一致,连接件3的上下两端敞口,连接件3的上端面板与第二斗身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第二台阶7。通过第二斗身2的上端面与第一斗身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能嵌在楼面混凝土中的第一台阶6,使成型后的楼面洞口内形成用于放置钢筋的台阶,避免后期补洞植筋的麻烦;通过设置支撑杆4提高第一斗身1的承载力,通过把握把手5可以将本技术从浇筑好的楼板中取出,连接件3与铝合金模板系统中相应异形模板相匹配,并与异形模板穿插连接,操作方便。本技术构造简单,承载力大,人工操作方便,提高了模板的周转使用效率和混凝土楼板的浇筑速度。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四块所述斜板分别为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依次首尾相连后围成一个其内部中空孔从上端往下端收拢的第一斗身1,所述第二斗身2内部形成长方体状的中空孔,所述连接件3内部形成长方体状的中空孔。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斗身1的下端面通过第一环板与第二斗身2连接,所述第一环板构成所述第一台阶6,所述第二斗身2的下端面通过第二环板与连接件3连接,所述第二环板构成所述第二台阶7。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三斜板为长斜板,所述第二斜板和第四斜板为短斜板,所述支撑杆4横架在长斜板之间,提高第一斗身1的承载力。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没有横架有所述支撑杆4的斜板的上端面焊接有把手5。把手5焊接在斜板的内侧面,把手5表面做防滑处理,施工人员把握把手5后可以将本技术从浇筑好的楼板中取出。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铝合金模板传料盒

【技术保护点】
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块斜板围成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第一斗身、能嵌入铝合金模板系统中的连接件以及位于第一斗身和连接件之间的第二斗身,位于所述第一斗身中的两块相对的斜板之间横架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第一斗身的上端面大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斗身的上端两个端面大小一致,第二斗身的上端端面敞口,第二斗身的上端面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能嵌在楼面混凝土中的第一台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个端面的大小一致,连接件的上下两端敞口,连接件的上端面板与第二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第二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1.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块斜板围成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第一斗身、能嵌入铝合金模板系统中的连接件以及位于第一斗身和连接件之间的第二斗身,位于所述第一斗身中的两块相对的斜板之间横架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第一斗身的上端面大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斗身的上端两个端面大小一致,第二斗身的上端端面敞口,第二斗身的上端面与第一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能嵌在楼面混凝土中的第一台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个端面的大小一致,连接件的上下两端敞口,连接件的上端面板与第二斗身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第二台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模板传料盒,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斜板分别为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所述第一斜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吴铁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迅拓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