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加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90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1:07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加液管,其特点在于通过在反应罐内安装的一组可以旋转的有孔管道,通过该管道的旋转来实现反应罐内从上到下的往复的均匀的为工业生产的反应罐补充液体试剂,可以确保高度较大的反应罐体的加液过程中的试剂均匀分散,有效的加速生产的进程。

Rotary type liquid adding pip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tary liquid filling pip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stalling in the reaction tank of a group of rotating perforated pipes, through the pipeline to achieve the rotation of the reaction tank from the uniform reciprocating to the reaction tank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liquid reagent that can ensure reagent the liquid process high reaction tanks in uniform, acceler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加液管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加液管,通过可以加液管的选装,实现在加液管高度范围内,在反应罐内往复升降的加液操作,可以确保较高的反应罐体的加液过程中的实际均匀分散,控制反应的进程,从而有效的加速生产的工艺时间。
技术介绍
现代的工业生产中大多采用不同形式的反应罐进行。通过反应罐进行生产操作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需要向反应罐内加入另一种预先准备好的试剂。加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确保整个加液-分散的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溶液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分散均匀,避免局部的极端浓度出现,通过这样的快速分散来确保反应罐内的生产进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降低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不难看出,加入的试剂的分散速度越快,局部的试剂浓度越均匀,副反应的时间、概率就越少。为了使反应罐内的加液过程能够尽量快的分散均匀,目前工业上采用的有效手段包括搅拌及喷淋球加液的方式。但是,不管是何种方式的搅拌,或者采用多大覆盖能力的喷淋球,加液过程更多的是表面的接触,仅仅是对单一液体的运动控制,局部浓度偏高的情况很难避免,这种严格借助于物质传递的分散过程,必然存在着反应罐内一个侧面的浓度极高,另一侧面则浓度极低的分散情况。物质的分散传递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种情况在工业生产加液量大或者加液时间明显要求很短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是延长工艺时间来确保浓度差和溶液的均匀度。为此,为了很好的控制工业生产的时间进程和反应的发生情况,急需一种全新的加液方式,可以很快的分散不同的试液,确保反应罐内的浓度均一,并缩短工业生产的时间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旋转式加液管,通过加液管的旋转,实现了再加液管高度范围内的向反应罐内往复升降的加液操作,配合反应罐的搅拌功能,同时有效的使试液和反应液两种溶液都运动起来,增加了试液的接触面,缩短了在加液过程中的传质时间,有效的控制了试液的浓度及其极差的出现,确保反应罐内的传质均一性。本技术的旋转式加液管的旋转动力可以式磁力搅拌旋转,也可以是电动搅拌的旋转。本技术的旋转式加液管旋转式加液管的为嵌套式的带有均匀分散小孔的内外组合管,内管的小孔为1-4排均匀分布的小孔,外管的小孔与内管小孔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呈1-3个螺旋状分布在加液管外管上。旋转加液管,就按照内管与外管上小孔的水平距离的大小依次加液,随着旋转的进程,就实现了加液管高度范围内的往复加液。配合使用反应罐搅拌操作,试液与反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大,同时又有较多的分散时间。有效的控制了试液的浓度,控制了反应进程。具体使用时,本技术的旋转式加液管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的常规加液方式如直接加液、喷淋嘴加液等方式联合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旋转式加液管在反应罐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为加液管底部接头。根据选择的旋转动力方式,设计为带密封的磁力转子盒或者电机接头。2为反应罐罐体。3为旋转式加液管的外管。外管的小孔与内管小孔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呈1-3个螺旋状分布在加液管外管上。4为反应罐的住搅拌,可以为中心搅拌,也可以为偏心搅拌。5为液面。反应罐常规生产的液面。液面不应低于加液管的最高小孔的位置,否则在反应罐的上部会出现试液的浓度最大值而不便于生产控制。6为旋转式加液管的内管,内管的小孔为1-4排均匀分布的小孔。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旋转式加液管,配合常规的搅拌,工业生产的加液操作实现了两种试液的运动,传质的距离缩短,传质时间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反应罐的加液过程的浓度极差,有效的控制了副反应的发生,缩短了工业生产的时间进程,节省了工艺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实例1:磁力搅拌旋转的加液管本实施实例展示了以磁力搅拌为旋转动力的旋转式加液管,采用磁力搅拌的优点在于搅拌装置与反应液不直接接触,有利于反应罐的整体密封。1)旋转式加液管为一组嵌套的可以旋转的带有均匀分散小孔的加液管;通过加液管的旋转,实现有相当高度的反应罐内的从下到上的往复的均匀的加液操作。2)加液管的顶端固定在反应罐顶部,通过管道与加液泵链接,用于持续不断的向加液管内补充试液。3)加液管底端设计有一个可以安装合适大小的磁力转子的盒子,在盒内装入磁力转子,启动磁力搅拌器,磁力转子旋转,带动加液管的外管旋转。4)旋转式加液管的为嵌套式的带有均匀分散小孔的内外组合管,内管的小孔为1-4排均匀分布的小孔,外管的小孔与内管小孔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呈1-3个螺旋状分布在加液管外管上。旋转加液管,就按照内管与外管上小孔的水平距离的大小依次加液,随着旋转的进程,就实现了加液管高度范围内的往复加液。配合使用反应罐搅拌操作,试液与反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大,同时又有较多的分散时间。有效的控制了试液的浓度,控制了反应进程。5)旋转式加液管配合使用工业搅拌,工业生产的加液操作实现了两种试液的运动,传质的距离缩短,传质时间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反应罐的加液过程的浓度极差,有效的控制了副反应的发生,缩短了工业生产的时间进程,节省了工艺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实施实例2:电动搅拌旋转的加液管本实施实例展示了以电动搅拌为旋转动力的旋转式加液管,采用电动搅拌的优点在于旋转强劲,往复加液的时间会略短一些,反应进程更快一些。但是对于反应罐的整体密封性能可能有一定的影响。1)旋转式加液管为一组嵌套的可以旋转的带有均匀分散小孔的加液管;通过加液管的旋转,实现有相当高度的反应罐内的从下到上的往复的均匀的加液操作。2)加液管的顶端固定在反应罐顶部,通过管道与加液泵链接,用于持续不断的向加液管内补充试液。3)加液管底端为可以拆装的与旋转电机链接的接头,启动旋转电机,即可带动加液管的外管旋转。4)旋转式加液管的为嵌套式的带有均匀分散小孔的内外组合管,内管的小孔为1-4排均匀分布的小孔,外管的小孔与内管小孔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呈1-3个螺旋状分布在加液管外管上。旋转加液管,就按照内管与外管上小孔的水平距离的大小依次加液,随着旋转的进程,就实现了加液管高度范围内的往复加液。配合使用反应罐搅拌操作,试液与反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大,同时又有较多的分散时间。有效的控制了试液的浓度,控制了反应进程。5)旋转式加液管配合使用工业搅拌,工业生产的加液操作实现了两种试液的运动,传质的距离缩短,传质时间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反应罐的加液过程的浓度极差,有效的控制了副反应的发生,缩短了工业生产的时间进程,节省了工艺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转式加液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加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液管底部接头(1)、嵌套式的内外组合管,其中加液管底部接头(1)为带密封的磁力转子盒或者电机接头,带动内外组合管旋转,内外组合管包括内管(6)和外管(3),内外管上均带有均匀分散的小孔,内管的小孔为1‑4排均匀分布的小孔,外管的小孔与内管小孔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呈1‑3个螺旋状分布在加液管外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加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液管底部接头(1)、嵌套式的内外组合管,其中加液管底部接头(1)为带密封的磁力转子盒或者电机接头,带动内外组合管旋转,内外组合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巍秦亚楠胡从斌石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