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粒子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894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包括与进气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稳压腔体、示踪粒子入口段,所述稳压腔体与所述示踪粒子入口段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稳压腔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稳压腔体可以使示踪粒子与空气混合均匀且压力稳定,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灵活性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

Tracer particle mixer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cer particle mixer, including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 stabilizing cavity, tracer particle entrance, the regulator with the cavity entrance section of tracer particles connected by bolts, the regulating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pressure sensor. The pressure regulating cavity of the tracer particle mixer can make the tracer particles mixed with the air uniformly and the pressure is stable, and the first joint and the second joint have good flexibility, and can be replac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示踪粒子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缸机上使用的示踪粒子混合器。
技术介绍
在运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LaserDopplerVelocimetry)、粒子图像测速仪(PIV,ParticleImageVelocimetry)等激光测量技术进行粒子流动测量时,示踪粒子产生与散播是获得理想测量结果的保障,也是制约这类激光技术应用的限制条件之一。近几年国外的这类仪器制造商提供了大量产生粒子的发生器(采用压力雾化的原理),而且价格非常昂贵。目前国内没有专门为这类科学仪器配套相应的示踪粒子混合器,根据现有的连接方式,若直接将示踪粒子接入空气中,不经过示踪粒子混合器,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压力不稳定、波动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可以使示踪粒子与空气混合均匀且压力稳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包括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包括与进气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稳压腔体、示踪粒子入口段,所述稳压腔体与所述示踪粒子入口段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稳压腔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稳压腔体包括腔体以及所述腔体两端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所述腔体的中间和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腔体接触端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的方形法兰面与所述第一接头的方形法兰面通过四个对称的螺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的方形法兰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O型圈。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台的圆形法兰面与所述示踪粒子入口段相同的圆形法兰面通过六颗对称的螺栓相连,所述示踪粒子入口段的另一端为方形法兰面与所述第二接头相同的方形法兰面连接。优选地,第二接头的方形法兰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O型圈。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另一端均为宝塔形,与进气管路相连,且安装卡箍固定。优选地,所述腔体、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凸台的圆柱内径R2小于所述第二凸台的圆柱内径R3,所述第二凸台的圆柱内径R3小于所述腔体的圆柱内径R1。优选地,所述示踪粒子入口段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支管,用于接入橡胶管,通入示踪粒子。优选地,所述稳压腔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安装支架,用于固定整个示踪粒子混合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空气从第二接头端进入示踪粒子混合器,通过橡胶管将示踪粒子连接到示踪粒子入口段,空气与示踪粒子在示踪粒子入口段进行预混合后进入稳压腔体,充分混合,且腔体尾部留有安装压力传感器的接口,可以实时监控稳压腔体尾部的压力是否稳定,另外,与进气管路相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可以根据实际管路的尺寸,改变大小,使这套设备灵活性大幅增加,可以适应试验台架的升级改造,节约了成本,解决了设备更换成本大,操作繁琐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图1所示的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A-A剖视图。图2b为图1所示的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A-A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稳压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示踪粒子入口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示踪粒子混合器10包括与进气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稳压腔体13、示踪粒子入口段14,该稳压腔体13与该示踪粒子入口段14通过螺栓连接,该稳压腔体1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请一并参考图2a和图2b,图2a为图1所示的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A-A剖视图,图2b为图1所示的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A-A剖视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该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一端为方形法兰面,另一端均为宝塔形,与进气管路相连,且安装卡箍固定。该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可以根据实际管路的尺寸,改变大小,增加了该套设备的灵活性,操作简便,节约成本。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二接头12的方形法兰面上设置有凹槽120,该凹槽120上放置有O型圈。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图3为图1所示的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稳压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示踪粒子混合器的示踪粒子入口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该稳压腔体13包括腔体131以及该腔体131两端的第一凸台133、第二凸台135,该第一凸台133的方形法兰面与该第一接头11的方形法兰面通过四个对称的螺栓相连接,该第一凸台133的方形法兰面上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上设置有O型圈;该第二凸台135的圆形法兰面与该示踪粒子入口段14相同的圆形法兰面通过六颗对称的螺栓相连,该示踪粒子入口段14的另一端为方形法兰面与该第二接头12相同的方形法兰面连接。其中,该示踪粒子入口段14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支管140,可以接入橡胶管,通入示踪粒子。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腔体131、第一凸台133和第二凸台135均为圆柱形,该第一凸台133的圆柱内径R2小于该第二凸台135的圆柱内径R3,该第二凸台135的圆柱内径R3小于该腔体131的圆柱内径R1,即R2<R3<R1。另外,该腔体131的中间和该第一凸台133与该腔体131接触端的腔体上均设置有安装孔132,该安装孔132为螺纹孔,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该稳压腔体13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安装支架134,用于固定整个示踪粒子混合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该示踪粒子混合器的各个部件安装牢固后,空气从第二接头端进入示踪粒子混合器,通过橡胶管将示踪粒子连接到示踪粒子入口段,空气与示踪粒子在示踪粒子入口段进行预混合后进入稳压腔体,充分混合,且腔体中部和尾部留有安装压力传感器的接口,可以实时监控稳压腔体尾部的压力是否稳定,解决了示踪粒子混合不均匀,压力波动大的问题,之后压力稳定、混合均匀的混合气体从稳压腔体的第一凸台端流出。另外,与进气管路相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可以根据实际管路的尺寸,改变大小,使这套设备灵活性大幅增加,可以适应试验台架的升级改造,节约了成本,解决了设备更换成本大,操作繁琐的问题。整体结构稳定性好,结构紧凑,承压能力好,拆装方便,易于维修。以上所述,仅是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示踪粒子混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进气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稳压腔体(13)、示踪粒子入口段(14),所述稳压腔体(13)与所述示踪粒子入口段(1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稳压腔体(1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示踪粒子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进气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稳压腔体(13)、示踪粒子入口段(14),所述稳压腔体(13)与所述示踪粒子入口段(1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稳压腔体(1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示踪粒子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体(13)包括腔体(131)以及所述腔体(131)两端的第一凸台(133)、第二凸台(135),所述腔体(131)的中间和所述第一凸台(133)与所述腔体(131)接触端均设置有安装孔(132),所述安装孔(132)为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示踪粒子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33)的方形法兰面与所述第一接头(11)的方形法兰面通过四个对称的螺栓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示踪粒子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33)的方形法兰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O型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示踪粒子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135)的圆形法兰面与所述示踪粒子入口段(14)相同的圆形法兰面通过六颗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冶麟陈泓李钰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