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637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能解决现有气弹簧升降桌存在的可控性弱、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桌面板与底座之间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X形剪叉机构,桌面板底部中央右侧端设有控制机构,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安装于滑动支架内,桌面板底面还设有辅助支撑机构,辅助支撑机构能够在桌面板降低至接近与底座完全收拢的位置时对桌面板起到有效可靠的支撑作用,达到桌面板下降过程中的全程可控操作。

Controlled pneumatic spring lifting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rollable air spring lifting table,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weak controllability and short service life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air spring lifting table. The longitudinal ends between the table panel and the bas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symmetrical X shaped scissors mechanism, desktop board bottom right cent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mechanism, X shaped top sliding scissors mechanism mounted on the end of the sliding bracket, the bottom surface of a desk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supporting mechanism, auxiliary supporting mechanism to support effective the reliable desktop plate has reduced to close to completely closed and the base position on the desktop board, full control operation to achieve the desktop board in the process of dec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
本技术涉及办公家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
技术介绍
通常的电脑桌高度无法调整,功能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对于办公舒适度的要求,而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办公容易产生疲劳,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市场上的气弹簧可控升降桌包括两种,一种是在桌面板与底座之间通过竖直的套筒结构连接,如公告号为CN204930741U公开的一种气动升降桌,其由设置于套筒内的气弹簧来实现桌面板的竖向位置可调,其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是由于桌面板与底座之间仅通过一组装有气弹簧组件的套筒结构连接,因而存在升降桌整体稳定性差、桌面易倾覆的问题,严重时易造成对办公人员的人身损害;另一种是在桌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剪叉机构,其通过水平设置的气弹簧来推动剪叉机构动作并且剪叉机构带动桌面板的升降,其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还具有整体稳定性好、不易倾覆、安全性好的优点,但是当桌面板随着剪叉机构在气弹簧的作用下降至接近与底座收拢的位置时,往往会出现气弹簧无法对剪叉机构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而导致剪叉机构的两根支杆在桌面板的重力下压作用下发生不可控的快速下降,导致桌面板与底座收拢时相互之间产生剧烈的冲击而损坏整个升降机构,故其仍然存在升降可控性弱、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能解决现有气弹簧升降桌存在的可控性弱、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包括桌面板、底座和可控气弹簧装置,所述桌面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X形剪叉机构,所述桌面板底部中央右侧端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横向左侧端设有滑动支架,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安装于所述滑动支架内,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沿横向设置于所述桌面板底面并位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之间且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连接、导杆端与所述控制机构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底面还设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中间轴、副气弹簧装置、限位支架和两根辅助支撑杆,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交叉连接轴之间通过所述中间轴同步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支架固设于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横向左侧,所述限位支架左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水平槽、右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斜槽,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的左端通过转动连接轴贯穿连接且所述转动连接轴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水平槽内,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的中部位置通过限位轴贯穿连接且限位轴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斜槽内,所述副气弹簧装置的套筒端部与所述转动连接轴可转动连接、导杆座固接于所述桌面板的底面,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当所述桌面板下降至预设高度时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与所述中间轴形成相互抵靠。进一步的,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通过气弹簧固定座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连接,所述气弹簧固定座包括呈十字形连接成整体的气弹簧固定套筒与连接杆,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固装于所述气弹簧固定套筒内,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固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手柄支架和转动手柄,所述手柄支架固装于所述桌面板底面的右侧端,所述转动手柄通过纵向销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手柄支架上,所述纵向销轴的两端通过卡簧安装于所述手柄支架上,所述转动手柄的左侧端部固装有压板,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导杆端部、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分别与所述转动手柄的压板固接。进一步的,所述桌面板底面左侧固装有固定端板,所述滑动支架的纵向两侧对称设有顶部滑动轨道,所述底座右侧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底部滑动轨道,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固定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端板上、顶部滑动端滑动安装于所述顶部滑动轨道内、底部固定端铰接于所述底座的左侧端部、底部滑动端滑动安装于所述底部滑动轨道内。进一步的,所述副气弹簧装置的导杆座固装于所述固定端板上。进一步的,所述X形剪叉机构包括呈X形交叉转动连接的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所述内支撑杆的顶端、外支撑杆的底端作为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底部滑动端分别通过滑动滚轮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顶部滑动轨道、底部滑动轨道内,所述内支撑杆的底端、外支撑杆的顶端作为X形剪叉机构的底部固定端、顶部固定端分别对应铰接于所述底座、桌面板底面。进一步的,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内支撑杆顶端分别设有转接套筒,所述转接套筒的纵向内侧端配合嵌装于所述连接杆上、纵向外侧端安装有所述滑动滚轮,所述滑动滚轮滑动连接于所述顶部滑动轨道内。进一步的,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内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内贯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安装于所述底座左侧端的支座上。与现有可控升降桌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置于可控气弹簧装置左侧的辅助支撑机构能够在桌面板降低至接近与底座完全收拢的位置时对桌面板起到有效可靠的支撑作用,达到桌面板下降过程中的全程可控操作,并且由于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导杆端部、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分别与所述控制手柄固接,因此只需要通过操控控制手柄即能够实现对可控气弹簧装置、辅助支撑机构的操控,从而有效提高升降桌的可控性,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仰视方向的第一视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仰视方向的第二视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中两组X形剪叉机构与辅助支撑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中辅助支撑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在桌面板与底座完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在桌面板降至辅助支撑机构开始动作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在桌面板与底座完全收拢状态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桌面板;11-固定端板;12-顶部滑动轨道;13-支座;14-滑动支架,20-X形剪叉机构;21-内支撑杆;211-滑动滚轮;212-转接套筒;22-外支撑杆;221-滑动滚轮;23-连杆;24-转轴;30-底座;31-底部滑动轨道;40-可控气弹簧装置;41-气弹簧固定座;411-气弹簧固定套筒;412-连接杆;42-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43-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导杆;50-辅助支撑机构;51-中间轴;52-副气弹簧装置;521-副气弹簧装置的套筒;522-副气弹簧装置的导杆座;523-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524-副气弹簧装置的导杆;53-限位支架;531-水平槽;532-斜槽;54a-辅助支撑杆;54b-辅助支撑杆;55-转动连接轴;56-限位轴;60-控制机构;61-手柄支架;62-控制手柄;63-纵向销轴;64-压板;卡簧-65。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5,本技术一种气弹簧可控升降桌,其包括桌面板10、底座30和可控气弹簧装置40,桌面板10与底座30之间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X形剪叉机构20,桌面板10底部中央右侧端设有控制机构60,控制机构60的横向左侧端设有滑动支架14,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安装于滑动支架14内,可控气弹簧装置40沿横向设置于桌面板10底面并位于两组X形剪叉机构20之间且可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包括桌面板(10)、底座(30)和可控气弹簧装置(40),所述桌面板(10)与所述底座(30)之间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X形剪叉机构(20),所述桌面板(10)底部中央右侧端设有控制机构(60),控制机构(60)的横向左侧端设有滑动支架(14),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安装于所述滑动支架(14)内,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40)沿横向设置于所述桌面板(10)底面并位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20)之间且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42)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连接、导杆(43)端部与所述控制机构(60)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10)底面还设有辅助支撑机构(50),所述辅助支撑机构(50)包括中间轴(51)、副气弹簧装置(52)、限位支架(53)和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20)的交叉连接轴之间通过所述中间轴(51)同步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支架(53)固设于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横向左侧,所述限位支架(53)左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水平槽(531)、右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斜槽(532),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的左端通过转动连接轴(55)贯穿连接且所述转动连接轴(55)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水平槽(531)内,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的中部位置通过限位轴(56)贯穿连接且限位轴(56)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斜槽(532)内,所述副气弹簧装置的套筒(521)端部与所述转动连接轴(55)可转动连接、导杆座(522)固接于所述桌面板(10)的底面,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523)与所述控制机构(60)连接,当所述桌面板(10)下降至预设高度时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与所述中间轴(51)形成相互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包括桌面板(10)、底座(30)和可控气弹簧装置(40),所述桌面板(10)与所述底座(30)之间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X形剪叉机构(20),所述桌面板(10)底部中央右侧端设有控制机构(60),控制机构(60)的横向左侧端设有滑动支架(14),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安装于所述滑动支架(14)内,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40)沿横向设置于所述桌面板(10)底面并位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20)之间且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42)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连接、导杆(43)端部与所述控制机构(60)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10)底面还设有辅助支撑机构(50),所述辅助支撑机构(50)包括中间轴(51)、副气弹簧装置(52)、限位支架(53)和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20)的交叉连接轴之间通过所述中间轴(51)同步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支架(53)固设于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横向左侧,所述限位支架(53)左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水平槽(531)、右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斜槽(532),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的左端通过转动连接轴(55)贯穿连接且所述转动连接轴(55)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水平槽(531)内,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的中部位置通过限位轴(56)贯穿连接且限位轴(56)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斜槽(532)内,所述副气弹簧装置的套筒(521)端部与所述转动连接轴(55)可转动连接、导杆座(522)固接于所述桌面板(10)的底面,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523)与所述控制机构(60)连接,当所述桌面板(10)下降至预设高度时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与所述中间轴(51)形成相互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42)通过气弹簧固定座(41)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连接,所述气弹簧固定座(41)包括呈十字形连接成整体的气弹簧固定套筒(411)与连接杆(412),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42)固装于所述气弹簧固定套筒(411)内,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412)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涛郭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爱一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