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消防用机器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指一种建筑消防用机器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机器人的行走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现,但是在灵活性上均存在不足之处,无法适应复杂地形,容易倾翻;再者机器人上的升降装置结构复杂,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满足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用机器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无法适应复杂地形,且机器人上的升降装置无法满足需求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用机器人结构,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四组行走机构,四组所述行走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两侧的前后位置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所述空心轴套设于实心轴外圈,所述空心轴与实心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外圈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架的侧臂上,所述空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固连第一支撑臂,所述实心轴的两端长出空心轴,所述实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设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分别位于空心轴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消防用机器人结构,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四组行走机构,四组所述行走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两侧的前后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所述空心轴套设于实心轴外圈,所述空心轴与实心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外圈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架的侧臂上,所述空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固连第一支撑臂,所述实心轴的两端长出空心轴,所述实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设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分别位于空心轴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消防用机器人结构,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四组行走机构,四组所述行走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两侧的前后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所述空心轴套设于实心轴外圈,所述空心轴与实心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外圈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架的侧臂上,所述空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固连第一支撑臂,所述实心轴的两端长出空心轴,所述实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设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分别位于空心轴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四支撑臂的另一端部通过转轴相连,所述空心轴上位于机架内侧处设有第五齿轮,所述机架的侧臂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于第五齿轮,所述实心轴位于机架内侧处的端部设有第六齿轮,所述机架的侧臂上还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于第六齿轮;所述机架上方设有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板、中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为水平设置,所述底板安装于机架上方,所述中板为竖向设置,数量为两个,所述中板设于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底板两侧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固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水平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内安装有第一齿轮驱动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气缸以驱动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板在第一导槽内来回移动,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板的两端分别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上齿条和第一下齿条,所述第一上齿条和第一下齿条分别啮合于第一支撑板两侧的各一第一齿轮上,所述中板两端通过转动轴分别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中板两端通过转动轴还分别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第二齿轮上方,位于同侧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杆的外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连于第二齿轮上,位于同一中板上相异侧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通过稳定杆相铰接,所述稳定杆两端的铰接轴以及与稳定杆两端相连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铰接轴连线可组成一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