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47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它的主要工艺是分步改性,首先截取纳米碳酸钙生产线上碳化好的纳米湿浆,直接在超声分散状态下使用月桂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完成改性后的湿浆经喷雾干燥后使用;其次在混合溶剂中使用酚醛树脂直接对PS再生树脂改性,将完成改性后干燥好的纳米粉体在超声分散状态下,加入改性后的PS再生树脂胶体中,同时加入适量的固化剂和助剂,充分混合研磨后,做为乙组份使用。乙组份与相应配套的甲组份混合即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成品。本制备方法始终处于较低温度区间运行,节省能耗,工艺简单和安全可靠;采用纳米湿浆直接进行改性、活化程度高;使用PS再生树脂替代石油沥青,不仅很好的利用了再生资源,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使得原本只能制备黑色涂膜变成可以制备浅色(彩色)涂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指将改性纳米碳酸钙和改性再生PS树脂应用于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乙组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建筑物涂膜防水材料方面,聚氨酯防水材料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国内,仍以石油沥青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涂料为主。其典型的生产过程如下甲组份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主要原料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乙组份的制备,主要原料为固化剂、石油沥青、轻质碳酸钙及其它相关助剂等。甲乙两组份分别合成制备好,密闭存放,使用时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施工即可。上述典型配比中,轻钙的加入,只是起到了填充料的作用,并未对产品终端的理化性能产生影响,原因就在于所使用的轻质碳酸钙没有活性。而石油沥青的使用,使得乙组份合成过程中温度较高,达到120℃~140℃,且终端产品只能是黑色的。另外,由于近年来石油沥青的大幅涨价,也使得该组份的价格优势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这种制备方法是以改性纳米碳酸钙替代普通轻钙;以改性再生PS树脂替代石油沥青,经合成工序制成乙组份,合成温度降到60℃以下。做为相应配套的甲组份则由聚醚多元醇和TDI合成后使用。甲、乙组份混合即可制备出浅色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成品。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实现,其乙组份的制备为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于纳米碳酯钙生产线上,截取碳化好的定量纳米湿浆,投入反应釜内搅拌,调温至45℃~60℃,同时调溶液的PH值至6.5~7.2,温度达到后,保温1~2小时,同时开启超声分散器,加入纳米湿浆重量0.5%~0.15%的月桂酸纳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纳,月桂酸纳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纳的重量比为1∶0.1~0.15,将改性完成后的纳米湿浆送入喷雾干燥器内雾化干燥,即制成改性纳米碳酸钙,干燥好的改性纳米碳酸钙水份含量应为0.1%~0.3%,表面活性应达到95%~98%。改性PS再生树脂的制备方法,将二甲苯、甲苯、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投入反应釜内成混合溶剂,四者的重量比为1∶0.3~0.5∶0.25~0.5∶0.25~0.5,开动搅拌,并升温至40℃~48℃,温度达到后,在反应釜内再投入所述混合溶剂总重量10%~25%的PS再生树脂、2%~6%的工业酚醛树脂,保温反应4.5~6.5小时即制成改性PS再生树脂。将上述制成的改性纳米碳酸钙和改性PS再生树脂以1∶7~10的重量比混合即制成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中间体乙组份。将聚醚二元醇和聚醚二元醇真空脱水后,注入反应釜内,聚醚二元醇和聚醚三元醇的质量之比约为1∶1.2,开动搅拌并升温至60℃,开始滴加TDI,NCO质量分数控制在4.2%~4.6%,合成完成后,检验NCO含量,灌装密封做为甲组份待用。将上述甲组份、乙组份按1∶1~2的重量比混合即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成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制备过程始终在较低温度区间运行,工艺简单、安全可靠、能耗较低。采用碳化好的纳米湿浆在超声分散状态下,直接进行改性,活化程度高。较之传统的采用固体再分散活化方式来讲,本工艺过程活化效率大为提高;采用PS再生树脂替代石油沥青,很好的利用了再生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可降低产品成本10%~30%,使得原本只能制备黑色涂膜变成可以制备浅色(彩色)涂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乙组份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聚醚二元醇和聚醚二元醇真空脱水后,注入反应釜内,聚醚二元醇和聚醚三元醇的质量之比为1∶1.2,开动搅拌并升温至60℃,开始滴加TDI,NCO质量分数控制在4.4%,合成完成后,检验NCO含量,灌装密封做为甲组份待用。于纳米碳酸钙生产线上,截取100kg浓度固定的纳米湿浆,投入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和超声分散器;电加热升温至48℃自控,调溶液的PH值至7后,加入纳米湿浆重量0.18kg的月桂酸钠和0.02kg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反应过程保温1~5小时,然后送喷雾干燥器内喷雾干燥脱出水份,脱水后的固体物水份控制在≤0.2%,制成改性纳米碳酸钙粉料。称取二甲苯100kg和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各50kg,投入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和电加热升温至45℃自控,投入30kg的PS再生树脂和10kg酚醛树脂,保温反应5小时,制成改性PS再生树脂胶体。取上述制备好的改性PS再生树脂胶体200kg,投入反应釜中,开动搅拌和超声分散状态下,加入上述制备好的改性纳米碳酸钙粉料22kg,充分混合好后,注入胶体磨研磨后,灌装密封做为乙组份待用。将上述甲组份50kg、乙组份75kg混合即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成品。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乙组份的制备为,A、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于纳米碳酯钙生产线上,截取碳化好的定量纳米湿浆,投入反应釜内搅拌,调温至45℃~60℃,同时调溶液的PH值至6.5~7.2,温度达到后,保温1~2小时,同时开启超声分散器,加入纳米湿浆重量0.5%~0.15%的月桂酸纳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纳,月桂酸纳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纳的重量比为1∶0.1~0.15,将改性完成后的纳米湿浆送入喷雾干燥器内雾化干燥,即制成改性纳米碳酸钙,B、改性PS再生树脂的制备方法,将二甲苯、甲苯、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投入反应釜内成混合溶剂,四者的重量比为1∶0.3~0.5∶0.25~0.5∶0.25~0.5,开动搅拌,并升温至40℃~48℃,温度达到后,在反应釜内再投入所述混合溶剂总重量10%~25%的PS再生树脂、2%~6%的工业酚醛树脂,保温反应4.5~6.5小时即制成改性PS再生树脂,C、将上述制成的改性纳米碳酸钙和改性PS再生树脂以1∶7~10的重量比混合即制成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中间体乙组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它的主要工艺是分步改性,首先截取纳米碳酸钙生产线上碳化好的纳米湿浆,直接在超声分散状态下使用月桂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完成改性后的湿浆经喷雾干燥后使用;其次在混合溶剂中使用酚醛树脂直接对PS再生树脂改性,将完成改性后干燥好的纳米粉体在超声分散状态下,加入改性后的PS再生树脂胶体中,同时加入适量的固化剂和助剂,充分混合研磨后,做为乙组份使用。乙组份与相应配套的甲组份混合即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成品。本制备方法始终处于较低温度区间运行,节省能耗,工艺简单和安全可靠;采用纳米湿浆直接进行改性、活化程度高;使用PS再生树脂替代石油沥青,不仅很好的利用了再生资源,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使得原本只能制备黑色涂膜变成可以制备浅色(彩色)涂膜。文档编号C09D5/16GK101081960SQ20071012891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耀利, 刘林俊, 彭飞 申请人: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乙组份的制备为,A、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于纳米碳酯钙生产线上,截取碳化好的定量纳米湿浆,投入反应釜内搅拌,调温至45℃~60℃,同时调溶液的PH值至6.5~7.2,温度达到后,保温1~2小时,同时开启超声分散器,加入纳米湿浆重量0.5%~0.15%的月桂酸纳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纳,月桂酸纳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纳的重量比为1∶0.1~0.15,将改性完成后的纳米湿浆送入喷雾干燥器内雾化干燥,即制成改性纳米碳酸钙,B、改性PS再生树脂的制备方法,将二甲苯、甲苯、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投入反应釜内成混合溶剂,四者的重量比为1∶0.3~0.5∶0.25~0.5∶0.25~0.5,开动搅拌,并升温至40℃~48℃,温度达到后,在反应釜内再投入所述混合溶剂总重量10%~25%的PS再生树脂、2%~6%的工业酚醛树脂,保温反应4.5~6.5小时即制成改性PS再生树脂,C、将上述制成的改性纳米碳酸钙和改性PS再生树脂以1∶7~10的重量比混合即制成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中间体乙组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利刘林俊彭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