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474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包括导管体和管柄,所述导管体包括:第一导管、弯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通过弯管与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的弯管是由套管和螺纹管组成,套管套在螺纹管上,在螺纹管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第一固定板上方的螺纹管右侧设置有第二组穿线孔,在第二固定板上方的螺纹管左侧设置有第一组穿线孔,第一组穿线孔和第二组穿线孔均是由两个穿线孔组成,两个穿线孔之间通过操作线连接,操作线还连接有角度控制器。该介入导管能能够适用血管转弯半径及弯曲弧度的要求,并能更好的减少摩擦查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
技术介绍
随着介入诊疗越来越多,对介入导管需求及功能也要求越来越多。由于血管粗细直径不同,各科室所做的介入手术面临的血管直径也不同。不同直径的血管在分叉时,有不同的转弯半径尺寸要求。如介入导管工作头部的转弯半径太大,则进不了这血管分叉,或者勉强进入但会对血管壁造成很大的摩擦损伤;如果导管转弯半径小而遇到的血管很粗,则有可能这导管弯曲的头部勾不住血管的分叉口,在这血管分叉处滑脱而没进入;有的时候血管有可能由粗到细,如何能够适应各种血管转弯半径及弯曲弧度的要求,以及更好的减少摩擦损伤是目前要求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该介入导管能能够适用血管转弯半径及弯曲弧度的要求,并能更好的减少摩擦查损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包括导管体和管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体包括:第一导管、弯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通过弯管与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的弯管是由套管和螺纹管组成,套管套在螺纹管上,在螺纹管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

【技术保护点】
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包括导管体(1)和管柄(3),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体(1)包括:第一导管(101)、弯管和第二导管(110),第一导管(101)通过弯管与第二导管(110)连通;所述的弯管是由套管(102)和螺纹管(103)组成,套管(102)套在螺纹管(103)上,在螺纹管(103)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4)和第二固定板(109);在第一固定板(104)上方的螺纹管(103)右侧设置有第二组穿线孔(108),在第二固定板(109)上方的螺纹管(103)左侧设置有第一组穿线孔(105),第一组穿线孔(105)和第二组穿线孔(108)均是由两个穿线孔组成,两个穿线孔之间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包括导管体(1)和管柄(3),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体(1)包括:第一导管(101)、弯管和第二导管(110),第一导管(101)通过弯管与第二导管(110)连通;所述的弯管是由套管(102)和螺纹管(103)组成,套管(102)套在螺纹管(103)上,在螺纹管(103)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4)和第二固定板(109);在第一固定板(104)上方的螺纹管(103)右侧设置有第二组穿线孔(108),在第二固定板(109)上方的螺纹管(103)左侧设置有第一组穿线孔(105),第一组穿线孔(105)和第二组穿线孔(108)均是由两个穿线孔组成,两个穿线孔之间通过操作线(106)连接,操作线(106)还连接有角度控制器(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管(101)的表面热压或粘接一段金属丝(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可控弯曲的介入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导管体(1)和管柄(3)均涂覆有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旭华李浩李凤尧韩新巍任建庄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