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撑开植骨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椎间撑开植骨器。
技术介绍
在脊柱手术中,为了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在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的同时,常常行椎间植骨融合术。椎间植骨融合材料可取椎间融合器、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由于椎间融合器价格昂贵,同种异体骨排异反应多,故很多病人要求选择取自体骨(如自体髂骨和术中切除的棘突和椎板骨)作为植骨材料。目前骨材料的植入常用夹持器械如髓核钳等夹持碎骨塞入椎间隙,这种操作速度慢,耗时长;或应用植骨器,如中国专利CN201701282U一种椎间植骨器,该椎间植骨器包括漏斗和捣杆,所述的漏斗包括斗体和导套两部分,斗体上口直径为3.5-5cm,斗体下口直径为8-10mm,斗体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30-45°;导套为空心的圆柱体,长为12-15cm;捣杆包括杆身和手柄,杆身为实心圆柱体,与漏斗的导套内壁紧密配合至上下滑动。中国专利CN202537631U一种植骨器,包括植骨器体、活塞体,所述植骨器体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活塞体位于植骨器体内,所述植骨器体后端有植骨器体柄,所活塞体后端有活塞体手柄。而在腰椎管狭窄病人需要进行椎间融合手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椎间撑开植骨器,由撑开器、植骨漏斗和捣棒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撑开器包括第一传动臂、第二传动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传动臂和第一支撑臂、第二传动臂和第二支撑臂一体成型,第一传动臂与第一支撑臂的连接处与第二传动臂与第二支撑臂的连接处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传动臂的尾部设置有锁紧齿条,第二传动臂的末端斜面与锁紧齿条上的齿配合,在销轴上方设置有植骨漏斗固定套,植骨漏斗固定套通过万向节与第一传动臂/第二传动臂连接;植骨漏斗由斗体和管状的导套组成,导套前端封闭,其侧壁上设有开口,导套前端内腔形成光滑斜面,斜面的上、下端分别与侧壁开口上、下端水平,捣棒的握柄前端延伸出细长杆状的体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撑开植骨器,由撑开器、植骨漏斗和捣棒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撑开器包括第一传动臂、第二传动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传动臂和第一支撑臂、第二传动臂和第二支撑臂一体成型,第一传动臂与第一支撑臂的连接处与第二传动臂与第二支撑臂的连接处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传动臂的尾部设置有锁紧齿条,第二传动臂的末端斜面与锁紧齿条上的齿配合,在销轴上方设置有植骨漏斗固定套,植骨漏斗固定套通过万向节与第一传动臂/第二传动臂连接;植骨漏斗由斗体和管状的导套组成,导套前端封闭,其侧壁上设有开口,导套前端内腔形成光滑斜面,斜面的上、下端分别与侧壁开口上、下端水平,捣棒的握柄前端延伸出细长杆状的体部,体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松,吕仁花,王龙强,邵诗泽,侯海涛,刘海军,王亚楠,王欢,黄相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