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370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它包括操作手柄、管体、注液管路、牵引组件和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所述管体的尾部连接在操作手柄上,并且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在轴向上贯通管体的注液通道;所述注液管路与所述注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两根牵引丝,牵引丝可移动地穿设在管体上,并且牵引丝的头部固接于管体的头部;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操作手柄上,并且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分别与两根牵引丝的尾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手动控制导管头部的弯曲方向和角度,能够轻松剥离炎症组织,并且能够直接在炎症部位注入预防炎症复发的药物,同时实现机械松解和化学松解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腰腿疼痛不仅与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直接机械压迫有关,还与后路小关节失稳后分泌出的炎症疼痛因子粘贴在椎间孔纤维组织或韧带周围压迫神经根造成的化学性刺激联系密切。此处的炎症性物质如不能有效排出病变部位,易粘连在椎间孔韧带,阻塞脊柱唯一出入口,从而引起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常见的治疗方式为骶管内注射治疗。但由于硬膜外腔纤维性粘连或病变压迫等原因容易导致药物无法完全到达预期部位,且该治疗方式仅通过注射药物缓解疼痛,无法彻底移除引起疼痛的炎症物质。通过导管进行神经根松解手术的部位狭窄,内窥镜无法插入,无法直视下操作。现行手术方式完全依靠X射线术中观察并定位器械的作用部位。射线下显影不清晰容易导致误操作,损伤神经根,手术风险高。使用导管去除炎症组织时,完全依靠导管头端弯曲部分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头端太软刚性不足时,无法完全彻底的实现剥离去除功能。现有的硬膜外导管器械其插入部件完全由柔性非金属材料组成,术中牵拉容易断裂,且显影功能和弯曲剥离强度较弱,使用时必须与特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操作手柄(1);管体,所述管体的尾部连接在操作手柄(1)上,并且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在轴向上贯通管体的注液通道;注液管路(4),所述注液管路(4)与所述注液通道相连通;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两根牵引丝(7),牵引丝(7)可移动地穿设在管体上,并且牵引丝(7)的头部固接于管体的头部;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操作手柄(1)上,并且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分别与两根牵引丝(7)的尾部相连,以便通过动作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使其中一根牵引丝(7)在管体内向管体的尾部移动和使另外一根牵引丝在管体内向管体的头部移动,从而使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操作手柄(1);管体,所述管体的尾部连接在操作手柄(1)上,并且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在轴向上贯通管体的注液通道;注液管路(4),所述注液管路(4)与所述注液通道相连通;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两根牵引丝(7),牵引丝(7)可移动地穿设在管体上,并且牵引丝(7)的头部固接于管体的头部;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活动设置在操作手柄(1)上,并且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分别与两根牵引丝(7)的尾部相连,以便通过动作所述管体头部弯曲驱动组件,使其中一根牵引丝(7)在管体内向管体的尾部移动和使另外一根牵引丝在管体内向管体的头部移动,从而使管体的头部发生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外导管(8)和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外导管内的内导管(9),所述牵引丝设置在外导管(8)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头部设置有外导向头(5),所述外导向头(5)连接在所述外导管(8)的头部上,两根牵引丝(7)的头部均固接于外导向头(5)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硬膜外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头部还设置有内导向头(6),所述内导向头(6)的头部固接在外导向头(5)内,所述内导向头(6)的尾部插入所述外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修强夏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延陵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