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036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极包括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固定件和第二电极固定件,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一电极固定件发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外形更加小巧便捷,使用更加方便,心电信号采集准确,且用户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患心血管病的人数已经有2.9亿。而心电图是检测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心电图通过覆盖在人体表的电极来采集生物电信号来记录心脏的活动规律。当下“移动互联网+”比较热门,许多厂家尝试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来解决心血管病人院前院后的检测问题,从而涌现了一大批的家用心电产品,但是很多都是单导的产品,不具有医学诊断价值。而具有医学诊断意义的12导心电图,采用的威尔逊导联体系,需要通过采集人体十个点位的电位变化,来计算出十二导心电波形。传统的心电采集系统我们称为12导标准导联,由十根导线和十个电极组成。由于覆盖人体的范围较广,导致线很长,而且导线多。很容易缠绕,点位置复杂必须由专业人士才能完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开发出新型心电检测装置,使用户可在家自行采集心电数据,通过人体等电位点手和肩等电位以及等边三角电位原理,将手脚上的四个电位点移到胸腹,将需要采集的十个电位点集中设置,使十个电位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置于一个面上并制备成便捷式的手持心电采集装置,通过手持该装置,即可实现十个电位点的采集。由于十个电位点位于一个平面上,且人体身材差异性,需要将肩部电位点所在的部件制作成可伸缩结构,以满足不同体型人体的精确检测。该种新型的心电检测装置,使用更佳方便,且整个装置简洁,没有繁多的导线。目前该类产品包括手持式和穿戴式两种类型,其中穿戴时的心电检测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电极位置准确性难以保证,电极和人体的接触无法保证;而且时间长,衣服变形、弹性下降等原因导致接触效果没法长久保证。而且操作比较麻烦,不适合一些急救和家用场合。而手持式的心电采集装置仍存在集成度不高,无法有效消除肌肉颤抖对心电信号采集的影响,且心电采集信号的准确度有待提高的问题,同时由于延展性机械结构的设计,导致了使用便捷性的降低。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使其具有集合程度高,收纳合理,外观美观小巧,携带方便,且兼容的人体范围更广,心电采集信号准确度更高的优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该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进一步缩小了产品的尺寸,让收纳更加快捷,携带更方便,且兼容人体范围更广。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极包括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固定件和第二电极固定件,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一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可伸缩连接在容置槽上,且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当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有电极所在的位置形成曲面与人体上身正面的外表面形状相契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在合理设计可以延展的机械结构的基础上,提高该装置的集合度,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便捷度。即容置槽的设置能够有效使第二电极固定件进行收纳,将左肋导联电极也均置于容置槽中,进一步缩小了产品尺寸,收纳更加快捷,携带更方便。同时将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进行合理整合,针对特殊病人的肢体也能准确获取心电波形。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侧边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上设置有与限位件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限位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限位槽相分离。限位槽的设置可实现本专利技术产品第二电极固定件的伸出和回收,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用户体验更佳。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上设置有与滑块形状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块在滑槽内做往复运动且驱动第二电极固定件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过线通孔。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在不影响第二电极固定件滑动的同时,起到稳固限位槽和限位件的作用。同时过线通孔用于限位连接线,防止连接线在滑块中交叉缠绕。进一步的,所述过线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容置槽连接。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左肋导联电极对于不同身高、体型人群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身材较胖的人,可通过拉伸第一连接件,调整第一连接件的伸缩长度,从而将左肋部导联电极固定件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准确定位左腋下导联电位点。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位于容置槽开口端的内壁上,限位槽位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电极固定件相接处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槽呈L字型,所述滑块位于第二连接件的与第一电极固定件相接处的侧壁上。当第二电极固定件由回收位置向伸出位置运动时,所述限位件在限位槽内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运动,当限位件由出口滑出时,所述限位件位于锁定位置,且该处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提高第二电极固定件收纳时的稳固性,以方便使用者对本专利技术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收纳,避免第二电极固定件易滑出而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呈圆形,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呈朝向人体一侧弯曲的条状,所述容置槽呈与第二电极固定件形状相匹配的弯曲的条状。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无线通信芯片。通过设置无线通信芯片,实现将采集的心电信号进行输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反向人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终端设备支架,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该处结构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本专利技术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功能性和便捷度,在需要使用终端设备进行展示时,可直接将终端支架展开,并将终端设备固定至终端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件、伸缩杆和夹持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伸缩腔体,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位于伸缩腔体内,且通过弹簧与伸缩腔体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夹持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终端设备夹持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该处结构的设计使得终端设备支架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和大小的终端设备。使用更加便捷合理。进一步的,所述的容置槽的侧壁上连接有常闭开关,所述常闭开关位于第二电极固定件的运动行程内。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与常闭开关相接触;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与常闭开关相分离。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常闭开关连接在所述封闭端,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常闭开关相接触。通过有效设置常闭开关,及常闭开关的位置,增加了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极包括上肢体导联电极(1)、胸导联电极(2)、左肋导联电极(3)和下肢体导联电极(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固定件(5)和第二电极固定件(6),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一电极固定件发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5.1),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可伸缩连接在容置槽上,且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当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极包括上肢体导联电极(1)、胸导联电极(2)、左肋导联电极(3)和下肢体导联电极(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固定件(5)和第二电极固定件(6),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一电极固定件发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5.1),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可伸缩连接在容置槽上,且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当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侧边上设置有限位件(5.11),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上设置有与限位件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6.1),所述限位槽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限位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限位槽相分离;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上设置有滑块(6.2),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上设置有与滑块形状相匹配的滑槽(5.12),让所述滑块在滑槽内做往复运动且驱动第二电极固定件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过线通孔(6.21);所述过线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6.3)和第二连接件(6.4),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容置槽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槽的侧壁上连接有常闭开关(5.13),所述常闭开关位于第二电极固定件的运动行程内;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与常闭开关相接触;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与常闭开关相分离;所述容置槽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常闭开关连接在所述封闭端,当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常闭开关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数据线,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的边缘设置有数据线容置槽(5.3);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呈圆形,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呈朝向人体一侧弯曲的条状,所述容置槽呈与第二电极固定件形状相匹配的弯曲的条状;所述数据线容置槽呈环形设置,所述数据线位于数据线容置槽内;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无线通信芯片;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反向人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鹏师炜周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五维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