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溉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10435102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基于图像采集的农田自动灌溉系统”。其通过采集农田图像,并与已有的干旱程度对照表比较,判断作物的需水情况。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水资源并保证植被的合理灌溉。此外,还有通过使用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土壤含水量来控制灌溉水量。但是,现有的灌溉系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动态地监测植被生态需水状况,灌溉方式粗放、浪费水资源、且不利于植被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本专利技术能够实时动态地监测植被生态需水状况并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节约了水资源且有利于植被生长。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包括立体感知装置、决策与服务装置、灌溉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所述立体感知装置用于采集土壤、植被、气象和植被现场硬件信息,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用于计算植被生态需水量,所述决策与服务装置用于制定灌溉方案,所述灌溉装置用于执行灌溉指令;所述立体感知装置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中央控制装置计算得出植被生态需水量,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将植被生态需水量再传输给决策与服务装置制定灌溉方案,所述决策与服务装置将灌溉方案传输给灌溉装置执行灌溉指令。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感知装置包括土壤传感器、植被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监控设施、模数转换器和无线数据传输设备;所述土壤传感器用于测量土壤水分,所述植被传感器用于测量植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包括立体感知装置、决策与服务装置、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所述立体感知装置用于采集土壤、植被、气象和植被现场硬件信息,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用于计算植被生态需水量,所述决策与服务装置用于制定灌溉方案,所述灌溉装置用于执行灌溉指令;所述立体感知装置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中央控制装置计算得出植被生态需水量,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将植被生态需水量再传输给决策与服务装置制定灌溉方案,所述决策与服务装置将灌溉方案传输给灌溉装置执行灌溉指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包括立体感知装置、决策与服务装置、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所述立体感知装置用于采集土壤、植被、气象和植被现场硬件信息,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用于计算植被生态需水量,所述决策与服务装置用于制定灌溉方案,所述灌溉装置用于执行灌溉指令;所述立体感知装置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中央控制装置计算得出植被生态需水量,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将植被生态需水量再传输给决策与服务装置制定灌溉方案,所述决策与服务装置将灌溉方案传输给灌溉装置执行灌溉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感知装置包括土壤传感器、植被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监控设施、模数转换器和无线数据传输设备;所述土壤传感器用于测量土壤水分,所述植被传感器用于测量植被水分和长势,所述气象传感器用于测量光照、气温、湿度、风速和雨量,所述监控设施用于采集植被、各种硬件设备和灌溉设施的实时图像,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土壤传感器、植被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监控设施采集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所述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装置;所述土壤传感器、植被传感器、气象传感器和监控设施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模数转化器进行处理,所述模数转化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传输给中央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无线数据接收设备、中央计算机、植被生态需水计算平台;所述无线数据接收设备用于接收立体感知装置传输的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给中央计算机和植被生态需水计算平台计算出植被生态需水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生态需水计算平台包括4个计算模块,分别为面积定额法模块、潜水蒸发法模块、植被蒸散发法模块和水量平衡法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积定额法以某一地区某一类型植被的面积乘以其生态需水定额计算得到该种植被的生态需水量,该地区各种植被生态需水量之和即为该地区生态需水总量;此方法适用于基础工作较好的地区与植被类型,如防风固沙林、人工绿洲等生态需水的计算;计算公式为:W=∑Wi=∑Airi;其中,W为植被生态需水总量(m3),Wi为植被类型i的生态需水量(m3),Ai为植被类型i的面积(m2),A通过实际测量得到;ri为植被类型i的生态需水定额(m3/m2),r=KcKsPE0,PE0为由气候条件决定的潜在蒸散量,通常由彭曼公式计算;Kc为植物系数,是植物最大实测需水量与最大可能蒸散量的比值,其值的大小与植物种类、林龄、和生长季节的环境状况等有关,常通过试验取得;Ks为土壤水分修正系数,与土壤质地及土壤含水量有关;Ks=ln[(S-Sw)/(Sc-Sw)×100+1]/ln101,S为土壤实际含水量;Sw为土壤凋萎含水量;Sc为土壤临界含水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被生态高效用水智能化精准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蒸发法根据潜水蒸发量的计算来间接计算生态需水量,即某一植被类型在某一地下水位的面积乘以该地下水位的潜水蒸发量与植被系数,得到该面积下该植被生态需水量,各种植被生态需水量之和即为该地区植被生态需水总量;该方法适用于干旱区植被生存主要依赖于地下水的区域;计算公式为:W=∑Wi=∑AiWgiKc;Wgi=a(1-hi/hmax)bE601;W为植被生态需水总量(m3);Wi为植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其亭,郝林钢,韩春辉,王豪杰,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