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182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及建造方法,它属于农业大棚建造技术领域。外层钢管与内层钢管之间采用数根钢筋连接件连接形成一个前后对应设置的弧形框架,且框架的两侧底部与地面连接处设置有圈梁,圈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圈梁下方设置有底座,前后对应设置的弧形框架之间呈半圆状分布连接有数根横拉杆形成基本架体,基本架体上与横向拉杆呈交叉状焊接有数根钢架,横拉杆为带槽的方钢,所述的钢架为半椭圆形钢架,且所述的钢架与横拉杆之间相互焊接后外部覆盖有钢化膜后形成大棚结构,大棚结构的腰部和顶部均设置有腰部放风口和顶部放风口,棚内无支柱,高度好,空间大,结构合理,抗风力强,抗雪压大。结构用料少,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及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及建造方法,属于农业大棚建造

技术介绍
:大棚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栽培室,通过在大棚上覆盖聚乙烯薄膜使得大棚内形成与外界隔绝的环境,减少大棚内热量的散失,因而能保证大棚内的环境适于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可实现在任意季节种植蔬菜等作物。综观目前现有的各类大棚,均存在的以下问题:保温性能差,内部空间小,作业难度大,使用寿命短,棚内温度、湿度缓存能力差,蔬菜生产中病害多,导致用农药多且用药量大,使蔬菜农药残留大,品质降低,同时农药的过量使用,对土壤、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性能好,内部空间大,作业难度小,使用寿命长的大棚及建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大棚包含外层钢管、内层钢管、钢筋连接件、圈梁、底座、钢架、横拉杆、钢化膜、腰部放风口和顶部放风口,外层钢管与内层钢管之间采用数根钢筋连接件连接形成一个前后对应设置的弧形框架,且框架的两侧底部与地面连接处设置有圈梁,所述的圈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圈梁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前后对应设置的弧形框架之间呈半圆状分布连接有数根横拉杆形成基本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棚及建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包含外层钢管(1)、内层钢管(2)、钢筋连接件(3)、圈梁(4)、底座(5)、钢架(6)、横拉杆(7)、钢化膜(8)、腰部放风口(9)和顶部放风口(10),外层钢管(1)与内层钢管(2)之间采用数根钢筋连接件(3)连接形成一个前后对应设置的弧形框架,且框架的两侧底部与地面连接处设置有圈梁(4),所述的圈梁(4)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圈梁(4)的下方设置有底座(5),前后对应设置的弧形框架之间呈半圆状分布连接有数根横拉杆(7)形成基本架体,基本架体上与横向拉杆(7)呈交叉状焊接有数根钢架(6,所述的横拉杆7为带槽的方钢,所述的钢架(6)为半椭圆形钢架,且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包含外层钢管(1)、内层钢管(2)、钢筋连接件(3)、圈梁(4)、底座(5)、钢架(6)、横拉杆(7)、钢化膜(8)、腰部放风口(9)和顶部放风口(10),外层钢管(1)与内层钢管(2)之间采用数根钢筋连接件(3)连接形成一个前后对应设置的弧形框架,且框架的两侧底部与地面连接处设置有圈梁(4),所述的圈梁(4)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圈梁(4)的下方设置有底座(5),前后对应设置的弧形框架之间呈半圆状分布连接有数根横拉杆(7)形成基本架体,基本架体上与横向拉杆(7)呈交叉状焊接有数根钢架(6,所述的横拉杆7为带槽的方钢,所述的钢架(6)为半椭圆形钢架,且所述的钢架(6)与横拉杆(7)之间相互焊接后外部覆盖有钢化膜(8)后形成大棚结构,且所述的大棚结构的腰部和顶部均设置有腰部放风口(9)和顶部放风口(10),且所述的大棚结构中间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李俊姿王英狄宝期王甫天王应龙郭金晋洁琼
申请(专利权)人:商都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