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连平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07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大棚,包括:第一层棚架,其为所述智能大棚的外层棚架;第二层棚架,其为所述智能大棚的内层棚架;太阳能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棚架顶部;补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新风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传感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施肥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调控装置,其包括采集装置、处理装置、通信装置、存储装置;蓄电池,其与外电源连接,所述LED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板、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施肥装置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控制终端,其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保温效果更好、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环境数据进行监控。

A kind of Intelligent Greenho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greenhouse, including: the first layer of the scaffolding for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outer frame; the second layer is the scaffolding,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inner frame; the solar panel, which is set in the first layer covered at the top; lighting devices, which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the fresh air devic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the sens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fertilization devic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outside of the greenhouse intelligent contro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cquisition device,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storage device; the battery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the LED the la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wire, the solar panel, the fresh air device, a fertiliz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battery; the control terminal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he Output terminal connection of the proc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tter thermal insulation effect and monitoring of multiple environmental data simultaneous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大棚。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农民的一种主要种植方式。目前,智能大棚是温室大棚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大棚的作用是将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到大棚种植上,采用温度、湿度、CO2、光照强度等各项环境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实施监控,从而改变大棚内部的生物生长环境。现有的智能大棚具有以下缺点:(1)现有的智能大棚只能对单个环境数据进行调控监测,无法实现大棚内的所有环境数据进行同时调控监测;(2)现有的智能大棚多采取的单层棚,这种单层棚在冬季时,保温效果差,昼夜温差大;同时,单层膜容易破损;(3)现有的智能大棚存在通风不及时,无法实时进行通风和加湿;(4)现有的智能大棚都是人工进行施肥,无法实现自动施肥的控制;(5)现有的智能大棚不能进行自动补光,需要外部补光;(6)现有的智能大棚的各个系统进行工作时需要供电,长时间使用会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从而增加蔬菜的种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大棚,保温效果更好、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环境数据进行监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棚架,其为所述智能大棚的外层棚架,所述第一层棚架上布设透明外棚膜,所述第一层棚架的顶部设置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有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层棚架两侧均设置卷膜机;第二层棚架,其为所述智能大棚的内层棚架,所述第二层棚架上布设透明内棚膜;太阳能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棚架顶部,所述太阳能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层棚架顶部两侧;补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所述补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LED灯;新风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传感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的至少一个外部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的至少一个内部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至少一个光照传感器、至少一个土壤传感器、至少一个CO2传感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层棚架上,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所述CO2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二层棚架上,所述土壤传感器布置在土壤中;施肥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调控装置,其包括采集装置、处理装置、通信装置、存储装置,所述采集装置输入端与所述传感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采集装置输出端与所述处理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装置输出端与所述补光装置、所述施肥装置、所述新风装置、所述存储装置、所述卷膜机连接;蓄电池,其与外电源连接,所述LED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板、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施肥装置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控制终端,其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输出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层棚架的顶部对称设置第一顶棚架、第二顶棚架,所述第一顶棚架一端通过第一旋转部件与所述第一层棚架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顶棚架一端通过第二旋转部件与所述第一层棚架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层棚架开启时,所述第一顶棚架和所述第二顶棚架垂直于土壤地面;所述第二层棚架闭合时,所述第一顶棚架和所述第二顶棚架呈倒V字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顶棚架靠近所述第一旋转部件一端的底部设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二顶棚架靠近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一端的底部设有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一内限位块和第一外限位块,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二内限位块和第二外限位块;开启时,所述第一顶棚架和所述第二顶棚架分别被所述第一外限位块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块限位固定;闭合时,所述第一配重块和所述第二配重块分别被所述第一内限位块和所述第二内限位块限位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卷膜机包括与所述第一层棚架连接的空心套管,卷杆贯穿所述空心套管,所述卷杆与减速电机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和进料泵,所述肥料箱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所述进料泵设置在所述肥料箱外部,所述进料泵进料端与外部肥料连接,所述肥料箱上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管出料端连接,所述进料管进料端与所述进料泵出料端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出料管进料端连接,所述出料管出料端连接至少一个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智能大棚内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层棚架顶部,所述喷淋管上设置多个多向喷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新风装置包括机壳和水箱,所述机壳左侧设置进风口、第一出风口,所述机壳右侧设置第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部依次设置第一风机、第一过滤层、热交换层、静电除尘器、第二风机、第一过滤层、雾化层,所述机壳顶部设置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雾化层连接,所述机壳底部设置进水口,所述水箱内设置水泵,所述水箱顶部设置出水口,供水管贯穿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水泵和所述进水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多个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层棚架上,多个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二层棚架上,多个所述光照传感器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二层棚架上,多个所述土壤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土壤中,多个所述CO2传感器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二层棚架上,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所述土壤传感器、所述CO2传感器均与所述采集装置连接;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智能大棚外部的温度;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智能大棚内部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智能大棚内部的湿度;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智能大棚内部的光照强度;所述土壤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智能大棚内部土壤的肥料养分;所述CO2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智能大棚内部的CO2浓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采集装置接收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所述土壤传感器和所述土壤传感器的信息,所述处理装置将这些信息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在棚内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棚外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所述处理装置根据温度值选择开启第一层棚架或第二层棚架或新风装置进行降温;在棚内光照强度低于光照强度阈值时,所述处理装置开启补光装置进行补光;在棚内CO2浓度高于CO2浓度阈值时,所述处理装置开启新风装置;在棚内湿度低于湿度阈值时,所述处理装置开启新风装置;在肥料养分低于湿度阈值时,所述处理装置开启施肥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终端上设置显示屏、开关按键、补光按键、施肥按键、送风按键、卷帘机按键;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传感装置的监测值;所述开关按键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终端;所述送风按键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装置;所述补光按键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补光装置所述施肥按键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施肥装置;所述卷帘机按键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卷膜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实现大棚内的所有环境数据进行同时调控监测,同时,通过监测设施大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参数并进行对比,综合考虑外部温湿度、光照和内部温湿度、光照情况,可进行差别调控;2、双层棚的设置,保温效果更好;3、新风装置的设置可实时进行通风和加湿;4、实现自动施肥的控制,调节大棚内的土壤养分;5、实现自动补光,调节大棚内光照强度;6、蓄电池的设置,减少供电成本,同时使用太阳能板进一步减少供电成本;外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棚架(1),其为所述智能大棚的外层棚架,所述第一层棚架(1)上布设透明外棚膜,所述第一层棚架(1)的顶部设置通风口(2),所述通风口(2)上设有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层棚架(1)两侧均设置卷膜机(3);第二层棚架,其为所述智能大棚的内层棚架,所述第二层棚架上布设透明内棚膜;太阳能板(6),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棚架(1)顶部,所述太阳能板(6)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层棚架(6)顶部两侧;补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所述补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LED灯;新风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传感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的至少一个外部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的至少一个内部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至少一个光照传感器、至少一个土壤传感器、至少一个CO2传感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层棚架(1)上,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所述CO2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二层棚架上,所述土壤传感器布置在土壤中;施肥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调控装置,其包括采集装置、处理装置、通信装置、存储装置,所述采集装置输入端与所述传感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采集装置输出端与所述处理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装置输出端与所述补光装置、所述施肥装置、所述新风装置、所述存储装置、所述卷膜机(3)连接;蓄电池,其与外电源连接,所述LED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板(6)、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施肥装置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控制终端,其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棚架(1),其为所述智能大棚的外层棚架,所述第一层棚架(1)上布设透明外棚膜,所述第一层棚架(1)的顶部设置通风口(2),所述通风口(2)上设有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层棚架(1)两侧均设置卷膜机(3);第二层棚架,其为所述智能大棚的内层棚架,所述第二层棚架上布设透明内棚膜;太阳能板(6),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棚架(1)顶部,所述太阳能板(6)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层棚架(6)顶部两侧;补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所述补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LED灯;新风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传感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的至少一个外部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内部的至少一个内部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至少一个光照传感器、至少一个土壤传感器、至少一个CO2传感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层棚架(1)上,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所述CO2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二层棚架上,所述土壤传感器布置在土壤中;施肥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调控装置,其包括采集装置、处理装置、通信装置、存储装置,所述采集装置输入端与所述传感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采集装置输出端与所述处理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装置输出端与所述补光装置、所述施肥装置、所述新风装置、所述存储装置、所述卷膜机(3)连接;蓄电池,其与外电源连接,所述LED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板(6)、所述新风装置、所述施肥装置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控制终端,其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棚架的顶部对称设置第一顶棚架(4-1)、第二顶棚架(4-2),所述第一顶棚架(4-1)一端通过第一旋转部件(5-1)与所述第一层棚架(1)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顶棚架(4-2)一端通过第二旋转部件(5-2)与所述第一层棚架(1)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层棚架开启时,所述第一顶棚架(4-1)和所述第二顶棚架(4-2)垂直于土壤地面;所述第二层棚架闭合时,所述第一顶棚架(4-1)和所述第二顶棚架(4-2)呈倒V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棚架(4-1)靠近所述第一旋转部件(5-1)一端的底部设有第一配重块(7-1),所述第二顶棚架(4-2)靠近所述第二旋转部件(5-2)一端的底部设有第二配重块(7-2);所述第一旋转部件(5-1)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一内限位块(8-1)和第一外限位块(9-1),所述第二旋转部件(5-2)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二内限位块(8-2)和第二外限位块(9-2);开启时,所述第一顶棚架(4-1)和所述第二顶棚架(4-2)分别被所述第一外限位块(9-1)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块(9-2)限位固定;闭合时,所述第一配重块(7-1)和所述第二配重块(7-2)分别被所述第一内限位块(8-1)和所述第二内限位块(8-2)限位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膜机(3)包括与所述第一层棚架(1)连接的空心套管,卷杆贯穿所述空心套管,所述卷杆与减速电机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太阳能板(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10)和进料泵(11),所述肥料箱(10)设置在所述智能大棚外部,所述进料泵(11)设置在所述肥料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连平
申请(专利权)人:高连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