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学在建筑储能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30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仿生学在建筑储能上的应用,即将ATP用于体外,在体外分泌腺的作用下,控制ATP的合成与分解来实现高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大大节约目前用于供热的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在建筑材料中应用这种仿生学技术,建材使用的时间越长,其成本就越低。并且它不仅能解决供暖问题,还能取代热水器,提供热水。从环境角度,夏季建筑物从室内外吸收大量能量,可减慢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冬季是向室内释放热量,故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的能源储存方法,尤其涉及利用仿生学的原理来解决建筑能耗 的问题,即仿生学在建筑储能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建筑物很像一个生命体,它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能量 来支持它的正常运作上上下下的电梯,各种电气设备,供水系统,燃气系统, 采光取暖等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所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建筑能耗 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建筑能耗是指消耗在建筑中的采暖、空调、降温、电气、照明、炊事、热水 供应等所消耗的能源。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2至3 倍以上。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 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从以下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建筑能耗问题日益严峻1992年,建筑耗能占 整个全社会的耗能只有15% ,到2000年提高到27% ,到2020年要增加到40% , 如果加上原材料的消耗、原材料的运输则要达到50%。如果我们不采取建筑节 能或者绿色建筑,到2020年,中国建筑的能耗要达到ll亿吨标准煤,是目前建 筑耗能的三倍以上,届时中国就会成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仿生学在建筑储能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ATP用于体外,在体外分泌腺的作用下,控制ATP的合成与分解来实现高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亦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上海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