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滤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923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滤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滤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0.44‑23份Unined RM抗菌材料、0.3‑10份分散剂、0.56‑22份丙烯酸、220‑451份蒸馏水与73.1‑150份活性炭。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数种抗菌试剂结合成为一种混合粉剂,命名为Unined RM,利用其不溶于水的特性,外加分散剂,借助高分子粘合剂吸附在活性炭分体表面,在粘合剂固化后达到永久不脱落的特性,另外由于Unined RM的“接触式”抗菌,该活性炭‑Unined RM抗菌分体能达到长效抗菌/过滤功能。

Antibacterial filter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tibacterial materia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antibacterial material by weight: 0.44 23 Unined RM 0.3 antibacterial material, 10 dispersant, 0.56 22 copies, 451 copies of 220 acrylic distilled water and 73.1 150 activated carbon. The invention uses several kinds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with a mixed powder, named Unined RM, util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oluble in water, adding dispersant, polymer binder by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properties, reached a permanent loss in adhesive after curing, the other due to the Unined RM contact \antibacterial, the activated carbon Unined RM points reach a long-term antibacterial / physical antibacterial filter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效果高效、长效的抗菌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院、制药工业、食品工业、微电子工业、精细化工和高精度仪的洁净室中,均使用具有抑菌功能的抗菌滤材。由于滤材上大量滋生微生物,不但造成而成污染,而且菌丝体使滤材的透过量迅速下降,严重时半年即需要更新一次。所以提供一种抗菌性能高效持久的抗菌滤材非常重要。银的杀菌作用早在远古就被人类发现。在中国银餐具的使用,在国外人们在鲜牛奶中放入银币以延长牛奶的保存时间,都是最早应用银抗菌的实例,19世纪末路易斯.巴斯德就发现将金属银放入盛水的容器中,显示出银的杀菌性能。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胶质银(粒径介于10-100nm之间的微细颗粒)能有效地对抗多种传染疾病,当然有数种病菌能够对抗胶质银。因此FDA(美国食品与卫生署)允许胶质银开架销售。由于银的这种抗菌特性,科学家就产生了一种设想—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银的抗菌性结合,生产出活性炭和银的结合产物—载银活性炭(亦叫渗银活性炭)。载银活性炭是将活性炭和银结合,使其不仅对水中有机物有吸附作用,还具有杀菌作用。因而在活性炭内不会滋生细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滤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0.44‑23份Unined RM抗菌材料、0.3‑10份分散剂、0.56‑22份丙烯酸、220‑451份蒸馏水与73.1‑150份活性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滤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0.44-23份UninedRM抗菌材料、0.3-10份分散剂、0.56-22份丙烯酸、220-451份蒸馏水与73.1-150份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滤材,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每一份UninedRM抗菌材料包括:10-15份酚类、1-3份大蒜素、3-5份黄柏提取物、6-10份芸香叶提取物、2-4份甲基橙皮苷、3-5份黄豆黄苷、5-8份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铵盐与10-15份2,4,5,6-四氯邻苯二甲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为异丙基甲基苯酚、三氯生、双氯酚、氯苄酚、氯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柏提取物是将黄柏洗净后用水提取,再浓缩至密度为1.3-1.35g/mL的浓缩液,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4-6倍的体积分数为90-95%的乙醇进行醇沉,过滤,干燥后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芸香叶提取物是将芸香叶洗净后用水提取,再浓缩至密度1.5-1.65g/mL的浓缩液,然后加入浓缩液体积3-5倍的体积分数为90-95%的乙醇进行醇沉,过滤,干燥后得到。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所述椰壳活性炭的制备过程为:将椰壳清洗干净,于40-60℃干燥8-10小时;将干燥的椰壳在氩气保护下以10-2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500℃进行预碳化,氩气流速200-600mL/min,保温30-40分钟,获得椰壳焦炭;将椰壳焦炭与KOH固体以质量比1:(1-4)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在2000-2500转/分钟的转速下研磨40-60分钟,将研磨后的混合物在氩气保护下以10-2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900℃进行活化,氩气流速200-600mL/min,保温50-6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将所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5-6%的盐酸水溶液于80-90℃浸泡6-7小时,产物与盐酸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0-15),以2000-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0-20分钟,取底部固体;将底部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底部固体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300-500),于70-80℃干燥6-8小时,得到椰壳活性炭。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为纳米多孔椰壳活性炭,所述纳米多孔椰壳活性炭的制备过程为:将椰壳清洗干净,于40-60℃干燥8-10小时;将干燥的椰壳、纳米CaCO3、乙醇混合均匀,椰壳、纳米CaCO3、乙醇的质量比为1:(0.1-0.3):(8-15),将混合物在2000-2500转/分钟的转速下研磨40-60分钟,将研磨后的混合物在微波功率500-800W、微波频率300-500MHz的条件下处理2-3分钟后,采用孔径0.1-0.2μm的滤膜过滤,将滤液于70-80℃干燥3-5小时,获得粘稠物;将粘稠物在氩气保护下以10-2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900℃进行活化,氩气流速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德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玉智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