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757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6:57
得到使设有百叶窗轴的百叶窗轴构件与框体的固定作业变容易且作业性良好的送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送风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框体(200);倾斜突起(211),所述倾斜突起(211)从框体(200)的内表面突出,相对于内表面成锐角;长条形状的百叶窗轴构件(300);百叶窗轴(311),所述百叶窗轴(311)设于百叶窗轴构件(300),从百叶窗轴构件(300)的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轴构件面垂直地突出;以及倾斜形状部(312),所述倾斜形状部(312)设于百叶窗轴构件(300)的两端部,相对于与第一轴构件面相反一侧的面即第二轴构件面成锐角。百叶窗轴构件(300)以框体的内表面与第二轴构件面抵接且倾斜形状部(312)分别位于框体(200)的内表面与倾斜突起(211)之间的状态被固定于框体(200)。

Air blower

The fan which makes the louver shaft component with the louver shaft and the frame body fixed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has good operation is obtained. The blower of the invention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with the frame (200); oblique projection (211), the oblique projection (211) from the frame (200)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prominent, relative to the inner surface at an acute angle; the shutter shaft member with elongated shapes (300); blind shaft (311), the louver shaft (311) is arranged on the shutter shaft member (300), from the shutter shaft member (300) the first shaft member is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length of vertical and inclined shape of outburst; (312), the inclined shape portion (312) is arranged on the shutter shaft member (300) on both ends of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urface, with respect to the first shaft member second is a shaft member surface at an acute angle. The shutter shaft member (300) is abutted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rame and the second shaft member surface, and the inclined shape part (312) is position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rame body (200) and the state between the inclined protuberance (211) is fixed to the frame body (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送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送风机,所述送风机具有百叶窗。
技术介绍
以往,换气扇等送风机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换气扇那样,在形成换气扇主体的外框的框体(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框架)的室外侧开口部安装有多张百叶窗,以能够对通风路进行开闭。特别在专利文献1的换气扇中,在以立起状形成于百叶窗侧部的侧壁设有百叶窗孔,将形成于百叶窗轴构件(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百叶窗支承杆)的百叶窗轴(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轴衬)插入到百叶窗孔,从而百叶窗与百叶窗轴构件装配在一起。进而,装配有百叶窗的百叶窗轴构件被支承于换气扇的框体(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框架),百叶窗转动自如地设于框体,能够通过转动而对通风路进行开闭。另外,为了对位而在框体设有向框体的内侧突出的筒部,百叶窗轴构件在与形成有百叶窗轴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形成有避让凹部。通过将百叶窗轴构件的避让凹部嵌套于该框体的筒部上,从而形成为能够进行百叶窗轴构件与框体的对位。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43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换气扇中,如果不使百叶窗轴构件在与百叶窗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则无法将百叶窗轴构件的避让凹部嵌套于框体的筒部。因此,为了使百叶窗轴构件固定于框体,产生了使百叶窗轴构件在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作业、确认避让凹部是否嵌套在筒部的作业、为了确认而变更视点或者构件姿势的动作。另外,百叶窗需要封闭室外侧开口,所以百叶窗的横宽与框体的室外侧开口的宽度大致相同,难以在将百叶窗与百叶窗轴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状态下使百叶窗轴构件在与百叶窗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如以上那样,在专利文献1的换气扇的组装中,在作业性上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百叶窗轴构件与框体的固定作业变容易且作业性良好的送风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第一专利技术的送风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框体;两个倾斜突起,所述两个倾斜突起从框体的内表面突出,相对于内表面成锐角,相互的前端相向;长条形状的百叶窗轴构件;百叶窗轴,所述百叶窗轴设于百叶窗轴构件,从百叶窗轴构件的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轴构件面垂直地突出,装配有百叶窗;以及倾斜形状部,所述倾斜形状部设于百叶窗轴构件的两端部,相对于与第一轴构件面相反一侧的面即第二轴构件面形成锐角,百叶窗轴构件以框体的内表面与第二轴构件面相接且倾斜形状部分别位于框体的内表面与倾斜突起之间的状态被固定于框体。第二专利技术的送风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框体;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从框体的内表面突出;长条形状的百叶窗轴构件;以及百叶窗轴,所述百叶窗轴设于百叶窗轴构件,从百叶窗轴构件的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轴构件面垂直地突出,装配有百叶窗,百叶窗轴构件以百叶窗轴构件中的与长度方向平行且与第一轴构件面垂直的面与钩挂部相接的状态被固定于框体。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工序:将百叶窗与百叶窗轴装配,该百叶窗轴从长条形状的百叶窗轴构件的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轴构件面垂直地突出;及将装配有百叶窗百叶窗轴构件插入到框体,以使倾斜形状部位于倾斜突起与框体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倾斜形状部设于百叶窗轴构件的两端,相对于与第一轴构件面相反一侧的面即第二轴构件面成锐角,所述倾斜突起以相对于框体的内表面成锐角的方式从内表面突出。专利技术效果第一专利技术的送风机在框体具备以相对于框体的内表面成锐角的方式突出的倾斜突起,在百叶窗轴构件的两端具备倾斜形状部,该倾斜形状部相对于与第一轴构件面相反一侧的面即第二轴构件面成锐角。因此,百叶窗轴构件与框体的对位能够通过使倾斜形状部位于框体的侧面与倾斜突起之间而进行,无需在组装送风机时使百叶窗轴构件在与百叶窗轴平行的方向上活动,就能够容易地进行百叶窗轴构件与框体的固定作业。第二专利技术的送风机在框体具备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从框体的内表面突出。因此,百叶窗轴构件与框体的对位能够通过百叶窗轴构件的与设有百叶窗轴的面垂直的面与钩挂部相接而进行,无需在组装送风机时使百叶窗轴构件在与百叶窗轴平行的方向上活动,就能够容易地进行百叶窗轴构件与框体的固定作业。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的组装方法具备:将百叶窗与百叶窗轴构件装配的工序;以及将装配有百叶窗的百叶窗插入到框体内,以使倾斜突起部位于倾斜突起与内表面之间,所述倾斜突起部设于百叶窗轴构件的两端部,相对于第二轴构件面成锐角,所述倾斜突起以相对于内表面成锐角的方式突出。因此,能够以装配有百叶窗的状态将百叶窗轴构件和百叶窗插入到框体内,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百叶窗轴构件与框体的固定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构造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框体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框体的图4中的区域B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轴构件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轴构件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轴构件的侧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轴构件的图6中的区域C的放大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构造的组装方法的第一工序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构造的组装方法的第二工序的立体图。图12是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构造部的图2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构造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的一个例子对换气扇进行说明。另外,使用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适当地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在各图中,将箭头X、箭头Y、箭头Z定义为相互正交的直角坐标系的3轴方向,但这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记载的,并非限定构件等的配置、朝向等。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分解立体图。首先,对换气扇1进行说明。换气扇1具备:框体200,所述框体200在正面侧(箭头Z的前端侧)形成有正面侧开口部,在背面侧(箭头Z的基点侧)形成有背面侧开口部,在内部形成有将前面侧开口部和背面侧开口部连通的风路;多个百叶窗400,所述多个百叶窗400被配置成能够由百叶窗轴构件300(参照图2)对框体200的背面侧开口部进行开闭;电动机500,所述电动机500固定于框体200的风路内;风扇600,使用电动扳手601将所述风扇600装卸自如地固定于电动机500的旋转轴501;节流孔700,所述节流孔700安装于框体200的前面侧开口部;以及布线盒800,所述布线盒800经由电源线801与电源连接,对电动机500供给电力。另外,将组装框体200、百叶窗轴构件300以及多个百叶窗400而成的构造物称为百叶窗构造部100。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气扇的百叶窗构造部的立体图。接下来,对百叶窗构造部100进行说明。百叶窗构造部100包括:框体200;两根百叶窗轴构件300,所述两根百叶窗轴构件300以对置的状态固定于框体200的背面侧开口部侧的内表面;多个百叶窗400,所述多个百叶窗400能够相对于框体200转动地支承于百叶窗轴构件300彼此之间;多个百叶窗轴固定螺钉(省略图示),所述多个百叶窗轴固定螺钉将百叶窗轴构件300固定于框体200。此外,为了进行说明,将两根百叶窗轴构件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送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风机,其中,具备:框体;两个倾斜突起,所述两个倾斜突起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突出,相对于所述内表面成锐角,所述两个倾斜突起彼此的前端相向;长条形状的百叶窗轴构件;百叶窗轴,所述百叶窗轴设于所述百叶窗轴构件,从所述百叶窗轴构件的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轴构件面垂直地突出,装配有百叶窗;以及倾斜形状部,所述倾斜形状部设于所述百叶窗轴构件的两端部,相对于第二轴构件面成锐角,该第二轴构件面是与所述第一轴构件面相反一侧的面,所述百叶窗轴构件以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轴构件面相接且所述倾斜形状部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倾斜突起之间的状态被固定于所述框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送风机,其中,具备:框体;两个倾斜突起,所述两个倾斜突起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突出,相对于所述内表面成锐角,所述两个倾斜突起彼此的前端相向;长条形状的百叶窗轴构件;百叶窗轴,所述百叶窗轴设于所述百叶窗轴构件,从所述百叶窗轴构件的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轴构件面垂直地突出,装配有百叶窗;以及倾斜形状部,所述倾斜形状部设于所述百叶窗轴构件的两端部,相对于第二轴构件面成锐角,该第二轴构件面是与所述第一轴构件面相反一侧的面,所述百叶窗轴构件以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轴构件面相接且所述倾斜形状部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倾斜突起之间的状态被固定于所述框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送风机具备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突出,所述百叶窗轴构件以所述百叶窗轴构件中的第三轴构件面与所述钩挂部相接的状态被固定于所述框体,该第三轴构件面与所述长度方向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轴构件面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送风机具备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于所述百叶窗轴构件,从所述第三轴构件面突出,所述百叶窗轴构件以所述突起部插入到形成于所述钩挂部的钩挂孔的状态被固定于所述框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其中,在所述突起部形成有锥部,所述锥部越靠前端侧,其剖面面积越缩小。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第二轴构件面形成为使所述第三轴构件面侧比第四轴构件面侧凸起的台阶形状,该第四轴构件面侧是与所述第三轴构件面相反一侧的面,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使所述框体的边缘凸起而形成有台阶,所述百叶窗轴构件的所述第二轴构件面中的所述第四轴构件面侧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中的凸起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田雄一冈山一也安藤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