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74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先导阀,其用于确实地进行气体操作阀的切换阀的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先导阀(80)具备:在一端开口(81d)的有底筒状的阀主体(84);能够滑动地收纳在阀主体(84)内的滑阀(85,87);和弹性体(86,88),其配置在与开口(81d)侧成为相反侧的滑阀(85,87)的另一端侧,并将滑阀(85,87)向开口侧(81d)施力,阀主体(84)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的至少三个贯通孔部(81a),滑阀(85,87)能够将阀主体(84)的相邻接的至少两个贯通孔部(81a)之间连通,弹性体(86,88)与推压手段共同将滑阀(85,87)向开口(81d)侧推压,由此滑阀(85,87)从位于与开口(81d)侧相反侧的状态成为位于开口(81d)侧的状态。

Pilot valv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ilot valve which is used to perform the movement of a switching valve of a gas operated valve. The pilot valve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80) in the open end (81D) of the valve body with a cylindrical (84); slidably housed in the valve body (84) of the valve (85,87); and elastomer (86,88), and its configuration in the opening (81D) as the opposite side side valve the (85,87) the other end side, and the slide valve (85,87) to the opening side (81D) force, the valve body (84) has at least three through hole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roughly equal interval setting (81a), (85,87) to the spool valve body (84) at least two the through hole part of the adjacent (81a) connected, elastomer (86,88) and push joint will slide (85,87) to the opening (81D) side push the slide valve (85,87) and (81D) at the opening from the side opposite to the side of the state in an opening in the side of the state (81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先导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先导阀。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在气缸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设有先导阀并进行活塞驱动的往返运动活塞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通过活塞推压先导阀,压缩气体被供给到气缸主体的一端与活塞之间的第一空间和气缸主体的另一端与活塞之间的第二空间中之一,气体从余下的第一空间或者第二空间进行放气,活塞被驱动。更加具体地说,往返运动活塞泵中设有气体操作阀。气体操作阀与控制向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的气体的供给及放气的先导阀联动。该气体操作阀通过控制向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的气体的供给及放气,实现活塞的驱动。例如,气体操作阀具有在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往返运动的切换阀。气体总是从一方的先导阀被供给到气体操作阀的一端和切换阀之间的一方的空间,气体总是从另一方的先导阀被供给到气体操作阀的另一端与切换阀之间的另一方的空间。而且,当一方的先导阀被活塞推压时,仅在此时,一方的先导阀进行动作,将一方的空间的气体放气,利用与另一方空间的压力差,切换阀向一端侧移动。相反地,当另一方的先导阀被活塞推压时,仅在此时,另一方的先导阀进行动作,将另一方的空间的气体放气,利用与一方的空间的压力差,切换阀向另一端侧移动。当先导阀的由活塞引起的推压结束时,放气动作返回气体供给动作,但由于在一方空间与另一方空间之间供给着的气体压力相同,因此切换阀不移动。通过随着该先导阀的放气动作的切换阀的移动,气体操作阀切换向气缸的第一空间供给压缩气体并对第二空间的气体进行放气的状态,以及向第二空间供给压缩气体并对第一空间的气体进行放气的状态。另外,作为气体操作阀的其他的形式,也存在如下的情况:在一方的空间与另一方的空间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放气口,作为总是放气的状态,仅在先导阀通过活塞动作时,压缩气体被供给到一方的空间或者另一方的空间,切换阀进行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2759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9-5033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具有如上述结构的往返运动活塞泵中,存在如下这样的情况:在先导阀被活塞推压的瞬间未恰好完成气体操作阀的切换阀的移动,切换阀停止在气体操作阀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中间的位置。该情况下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无法进行从气体操作阀向气缸供给气体以及无法进行来自气缸的气体的放气,往返运动活塞泵的驱动停止。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导阀,其用于确实地进行气体操作阀的切换阀的移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所述目的,利用以下的结构进行掌握。(1)本专利技术的先导阀具备:在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的阀主体;能够滑动地收纳在所述阀主体内的滑阀;和弹性体,其配置在与所述阀主体的开口侧成为相反侧的所述滑阀的另一端侧,并使所述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施力,所述阀主体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的至少三个贯通孔部,所述滑阀能够将所述阀主体的相邻接的至少两个贯通孔部之间连通,所述弹性体与推压手段共同将所述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推压,由此所述滑阀从位于与所述开口侧相反侧的状态成为位于所述开口侧的状态。(2)在所述(1)的结构中,在所述阀主体设有导入气体的施力气体导入部,所述施力气体导入部作为将所述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施力的所述推压手段。(3)在所述(1)或者(2)的结构中,所述滑阀包括能够滑动地收纳在所述阀主体内的中空状的第一滑阀和能够滑动地收纳在所述第一滑阀内的第二滑阀,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配置在与所述开口侧成为相反侧的所述第一滑阀的另一端侧,将所述第一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施力,所述第二弹性体配置在与所述开口侧成为相反侧的所述第二滑阀的另一端侧,具有将所述第二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施力的比所述第一弹性体小的弹性力,在所述第一滑阀位于所述开口侧时,所述第一滑阀具有与所述阀主体的三个贯通孔部重合的至少三个贯通孔部,所述第二滑阀具有连通部,该连通部能够连通所述第一滑阀的三个贯通孔部的中的至少邻接的两个贯通孔部之间。(4)在所述(3)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具有能够抵抗在所述第一滑阀的所述开口侧的端部施加的气体压力并使所述第一滑阀位于所述开口侧的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体具有如下这样的小的弹性力:仅利用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弹性力,不能抵抗在所述第二滑阀的所述开口侧的端部施加的气体压力并使所述第二滑阀位于所述开口侧。(5)在所述(3)或者(4)的结构中,所述阀主体与所述第一滑阀之间利用密封件进行密封,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滑阀与第二滑阀之间利用所述第一滑阀的内周面及所述第二滑阀的外周面的表面精度进行密封。(6)在所述(3)~(5)的任一结构中,所述阀主体具备:在所述一端与另一端开口的中空状的筒部,其具有所述贯通孔部;闭塞所述筒部的另一端的盖部;和复位钮,其被设置在所述盖部的与所述第二滑阀的另一端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滑阀的另一端位于与所述第二滑阀的开口侧相反的位置,该复位钮能够进行操作,以将所述第二滑阀的另一端向所述开口侧推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先导阀,其用于确实地进行气体操作阀的切换阀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先导阀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先导阀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先导阀的动作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先导阀的动作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的动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相同元件在整个实施方式的全部说明中附加相同编号。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往返式活塞泵1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往返式活塞泵10具备气缸20、第一先导阀30、第二先导阀40和气体操作阀50。(气缸)气缸20具备气缸主体24和能够往返运动地收纳在气缸主体24内的活塞25。活塞25具备活塞头26和活塞杆27。本实施方式中,活塞头26和活塞杆27是分体部件,活塞头26被组装于活塞杆27。然而,活塞25也可以是将活塞头26和活塞杆27一体形成的。气缸主体24具备中空状的气缸筒部21、构成气缸主体24的一端的气缸一端侧盖部22’、构成气缸主体24的另一端的气缸另一端侧盖部23’。另外,本实施方式表示气缸主体24是由气缸筒部21、气缸一端侧盖部22’和气缸另一端侧盖部23’构成的情况,但是可以将气缸筒部21与气缸一端侧盖部22’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将气缸筒部21与气缸另一端侧盖部23’一体形成,可以适当决定具体怎样地构成气缸主体24。因此,以下不称盖部,只是单纯地将气缸一端侧盖部22’的部分称为气缸主体24的一端22,将气缸另一端侧盖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先导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先导阀,其特征在于,该先导阀具备:在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的阀主体;能够滑动地收纳在所述阀主体内的滑阀;和弹性体,其配置在与所述阀主体的开口侧成为相反侧的所述滑阀的另一端侧,并将所述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施力;所述阀主体具有沿该阀主体的长度方向大致等间隔地设置的至少三个贯通孔部,所述滑阀能够将所述阀主体的相邻接的至少两个贯通孔部间连通,所述弹性体与推压手段共同将所述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推压,由此所述滑阀从位于与所述开口侧相反侧的状态成为位于所述开口侧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23 JP 2015-0331641.一种先导阀,其特征在于,该先导阀具备:在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的阀主体;能够滑动地收纳在所述阀主体内的滑阀;和弹性体,其配置在与所述阀主体的开口侧成为相反侧的所述滑阀的另一端侧,并将所述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施力;所述阀主体具有沿该阀主体的长度方向大致等间隔地设置的至少三个贯通孔部,所述滑阀能够将所述阀主体的相邻接的至少两个贯通孔部间连通,所述弹性体与推压手段共同将所述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推压,由此所述滑阀从位于与所述开口侧相反侧的状态成为位于所述开口侧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手段具备导入气体的施力气体导入部;在所述阀主体设有所述施力气体导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阀具备能够滑动地收纳在所述阀主体内的中空状的第一滑阀和能够滑动地收纳在所述第一滑阀内的第二滑阀,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配置在与所述开口侧成为相反侧的所述第一滑阀的另一端侧,将所述第一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施力,所述第二弹性体配置在与所述开口侧成为相反侧的所述第二滑阀的另一端侧,具有将所述第二滑阀向所述开口侧施力的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光雄吉原薰
申请(专利权)人:阿耐思特岩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