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模块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69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入输出模块盒,包括底盒和盖合在底盒上的上盖,所述上盖的一侧与底盒转动连接,所述上盖另一侧的内侧壁转动设置有呈L型的锁杆,所述底盒上设置有与锁杆相对应的锁扣通孔,所述上盖内侧壁与锁杆之间设置有通过扭力驱动锁杆转动以使锁杆插入锁扣通孔内的扭力弹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当上盖需要打开时,通过螺丝刀与锁扣通孔内锁杆相抵,以将锁杆从锁扣通孔内顶出,此时转动上盖,将上盖打开,实现快速将上盖打开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输出模块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灾报警器件安装盒体,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输入输出模块盒。
技术介绍
输入输出模块盒用于安装输入输出模块。火灾报警时,输入输出模块报警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启动需要联动的外控设备,如防排烟阀、送风阀、防火卷帘门、风机、警铃等,并可接受设备的动作回答。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134063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输入/输出模块,其包括底座组件,底座组件内安装有输入输出模块、单片机和导电连接端子等,底座组件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上盖组件。当安装时,首先将底座组件安装在墙壁上,然后将导电连接端子连接外接电源,最后通过螺钉将上盖组件固定在底座组件上。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安检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输入输出模块和单片机等,而整栋楼的输入输出模块盒的数量较多,通过将上盖组件上螺钉起开以打开上盖组件的方式,耗费时间较长,大大减低检查输入输出模块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将上盖打开的输入输出模块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入输出模块盒,包括底盒和盖合在底盒上的上盖,所述上盖的一侧与底盒转动连接,所述上盖另一侧的内侧壁转动设置有呈L型的锁杆,所述底盒上设置有与锁杆相对应的锁扣通孔,所述上盖内侧壁与锁杆之间设置有通过扭力驱动锁杆转动以使锁杆插入锁扣通孔内的扭力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盖需要打开时,通过螺丝刀与锁扣通孔内锁杆相抵,以将锁杆从锁扣通孔内顶出,此时转动上盖,将上盖打开,实现快速将上盖打开的效果。此外,当上盖需要固定在底盒上时,首先将锁杆向上盖的内部方向推动,同时转动上盖将上盖合在底座上,由于扭力弹簧扭力的作用,锁杆被推入锁扣通孔内,实现将上盖快速固定在底盒上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锁杆插入锁扣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减少锁杆与锁扣通孔内侧壁相抵触的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朝向底盒的底壁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锁杆在插入锁扣通孔内的过程中,呈弧形转动,弧形导向面与锁杆转动的弧度方向一致,从而有效减少锁杆与锁扣通孔内侧壁相抵处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锁杆与底盒内侧壁贴合的侧壁设置有磁性片,所述底盒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磁性片磁性相吸的吸附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杆插入锁扣通孔时,吸附片与磁性片磁性相吸,从而再次固定锁杆,起到双层固定的作用,以预防锁杆脱离锁扣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片与磁性片相贴合的侧壁设置有橡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磁性片与吸附片磁性相吸时,锁杆快速向底盒内侧壁方向转动,磁性片快速与吸附片相撞击,此时橡胶片位于吸附片与磁性片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锁杆对底盒的撞击。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片内设置有变形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空腔能够使橡胶片更加柔软,能够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外侧壁转动设置有呈L型且可插入锁扣通孔内以将锁杆从锁扣通孔内抵出的抵触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抵触杆并使抵触杆插入锁扣通孔内,抵触杆将锁杆从锁扣通孔内抵出,在没有螺丝刀等工具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将上盖打开。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外侧壁设置有魔术钩带,所述抵触杆位于魔术钩带与锁扣通孔之间,所述抵触杆外侧壁设置有与魔术钩带相粘附以固定抵触杆的魔术绒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钩带与魔术绒带相粘附,将抵触杆固定在底盒外侧壁上,防止抵触杆晃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抵触杆将锁扣通孔内的锁杆抵出,然后转动上盖,从而达到快速将上盖打开的效果;2、当上盖盖合在底盒上的过程中,扭力弹簧驱动锁杆转动,并将锁杆插入锁扣通孔内,实现快速将上盖固定在底盒上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底盒;11、锁扣通孔;12、魔术钩带;13、吸附片;131、橡胶片;1311、变形空腔;14、抵触杆;15、魔术绒带;2、上盖;21、锁杆;211、弧形导向面;22、磁性片;23、扭力弹簧;24、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输入输出模块盒,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底盒1和上盖2,上盖2用于盖合在底盒1上,上盖2的一侧与底盒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上盖2另一侧的内侧壁通过销钉24转动设置有锁杆21,锁杆21呈L型;底盒1上设置有锁扣通孔11,锁扣通孔11与锁杆21相对应设置,锁杆21通过转动能够插入锁扣通孔11内;上盖2内侧壁与锁杆21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23,扭力弹簧23套接在销钉24上,扭力弹簧23通过扭力驱动锁杆21转动,以使锁杆21插入锁扣通孔11内,实现快速将上盖2固定在底盒1上的效果。参照图2和图3,锁杆21插入锁扣通孔11内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导向面211,且弧形导向面211朝向底盒1的底壁方向,当锁杆21转动插入锁扣通孔11内时,以用于减少锁杆21与锁扣通孔11内侧壁相抵触。参照图2和图3,锁杆21与底盒1内侧壁贴合的侧壁设置有一磁铁片作为磁性片22,底盒1内侧壁上设置有一铁片作为吸附片13,铁片与磁铁片磁性相吸,以预防锁杆21脱离锁扣通孔11。铁片与磁铁片相贴合的侧壁设置有橡胶片131,当铁片与磁铁片磁性相吸时,橡胶片131作为缓冲,以减小锁杆21与底盒1之间的撞击。橡胶片131内设置有变形空腔1311,以使橡胶片131更加柔软,从而更好的起到缓冲作用。参照图1、图2和图4,底盒1外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设置有抵触杆14,抵触杆14呈L型,且可插入锁扣通孔11内,以将锁杆21从锁扣通孔11内抵出。底盒1外侧壁设置有魔术钩带12,抵触杆14位于魔术钩带12与锁扣通孔11之间;抵触杆14外侧壁设置有魔术绒带15,魔术钩带12与魔术绒带15相粘附,以将抵触杆14固定在底盒1上。工作原理如下:当上盖2需要打开时,转动抵触杆14,使抵触杆14上的魔术绒带15脱离底盒1上的魔术钩带12,直至抵触杆14插入锁扣通孔11内,并将锁杆21从锁扣通孔11内顶出;此时转动上盖2,达到快速将上盖2打开的效果。当上盖2需要关闭时,转动上盖2并使上盖2向底盒1方向靠近。当上盖2在靠近上盖2的过程中,锁杆21首先通过弧形导向面211与底盒1相抵,由于弧形导向面211为弧形,锁杆21逐渐被底盒1向底盒1内部方向抵触,使锁杆21滑入底盒1内。在扭力弹簧23的作用下,锁杆21与底盒1内侧壁相抵,继续转动上盖2,锁杆21在底盒1内侧壁上滑动,直至插入锁扣通孔11内,以将上盖2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输入输出模块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入输出模块盒,包括底盒(1)和盖合在底盒(1)上的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一侧与底盒(1)转动连接,所述上盖(2)另一侧的内侧壁转动设置有呈L型的锁杆(21),所述底盒(1)上设置有与锁杆(21)相对应的锁扣通孔(11),所述上盖(2)内侧壁与锁杆(21)之间设置有通过扭力驱动锁杆(21)转动以使锁杆(21)插入锁扣通孔(11)内的扭力弹簧(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输出模块盒,包括底盒(1)和盖合在底盒(1)上的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一侧与底盒(1)转动连接,所述上盖(2)另一侧的内侧壁转动设置有呈L型的锁杆(21),所述底盒(1)上设置有与锁杆(21)相对应的锁扣通孔(11),所述上盖(2)内侧壁与锁杆(21)之间设置有通过扭力驱动锁杆(21)转动以使锁杆(21)插入锁扣通孔(11)内的扭力弹簧(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21)插入锁扣通孔(11)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减少锁杆(21)与锁扣通孔(11)内侧壁相抵触的弧形导向面(211),所述弧形导向面(211)朝向底盒(1)的底壁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21)与底盒(1)内侧壁贴合的侧壁设置有磁性片(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兆宇吴永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钟星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