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579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配件技术领域,是一种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包括呈凹型的加热外桶、钻井液杯、上连接筒、下连接筒和底座,钻井液杯的顶部设有杯盖,杯盖两侧的钻井液杯上固定安装有吊环,加热外桶的底部与上连接筒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的外壁上均间隔设有小孔,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通过可拆卸的定位销固定安装在一起,下连接筒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其通过调节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的高度,避免工作人员被加热外桶烫伤;通过上提装置勾住吊环方便钻井液杯取出,避免烫伤;通过在上提把手上包裹防滑橡胶,防止上提把手滑脱,进一步避免实验员被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配件
,是一种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钻井液室内实验时,经常要用到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对钻井液的高温高压失水进行测量,由于实验员身高不同,造成高温高压失水仪加热外桶高度不合适,在把钻井液杯放入或取出加热外桶的时候,较矮的实验员很容易被加热外桶烫伤。目前,钻井液杯在放入和取出加热外桶时,只能通过扳手卡住上阀杆把高温高压失水仪钻井液杯从加热外桶中取出,用扳手提取钻井液杯时,钻井液杯易发生晃动,存在实验人员的身体被烫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高温高压失水仪加热外桶高度不可调节以及用扳手移动钻井液杯困难易造成实验人员的身体被加热外桶和加热后的钻井液杯烫伤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包括呈凹型的加热外桶、套装在加热外桶内的钻井液杯、上连接筒、下连接筒和底座,所述的钻井液杯的顶部设有杯盖,在杯盖的中部设有轴向的上阀杆,杯盖外侧的钻井液杯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吊环,钻井液杯的上边沿高于加热外桶的上边沿且钻井液杯的底部座在加热外桶内底面上,钻井液杯的底部设有轴向穿过加热外桶底部的下阀杆,加热外桶的底部与上连接筒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的外壁上均间隔设有左右对称的小孔,上连接筒套装在下连接筒的内部且两者通过可拆卸的定位销固定安装在一起,下连接筒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在吊环上还设有可拆卸的上提装置,包括两个挂耳、连接绳和上提把手,挂耳的一端与吊环连接在一起,挂耳的另一端与连接绳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上提把手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绳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所述的小孔为圆形且其直径相等,相邻小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cm。上述上提把手的长度为12cm至20cm。上述在上提把手的中部包裹有防滑套,防滑套可为橡胶防滑套或尼龙防滑套。上述加热外桶的底部与上连接筒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下连接筒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其通过调节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的高度,避免由于实验员的高矮不一,高温高压失水仪加热外桶高度不合适,工作人员在把钻井液杯放入或取出加热外桶时被加热外桶烫伤;通过挂耳勾住钻井液杯上的吊环能够轻易平稳的把钻井液杯取出,避免实验员被加热后的钻井液杯烫伤;通过在上提把手上包裹防滑套,防止上提把手在上提的过程中从手中滑脱,有效避免实验人员的身体被烫伤,具有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加工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钻井液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钻井液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加热外桶,2为钻井液杯,3为上连接筒,4为下连接筒,5为底座,6为杯盖,7为上阀杆,8为吊环,9下阀杆,10为定位销,14为小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所示,该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包括呈凹型的加热外桶1、套装在加热外桶1内的钻井液杯2、上连接筒3、下连接筒4和底座5,所述的钻井液杯2的顶部设有杯盖6,在杯盖6的中部设有轴向的上阀杆7,杯盖6外侧的钻井液杯2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吊环8,钻井液杯2的上边沿高于加热外桶1的上边沿且钻井液杯2的底部座在加热外桶1内底面上,钻井液杯2的底部设有轴向穿过加热外桶1底部的下阀杆9,加热外桶1的底部与上连接筒3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连接筒3和下连接筒4的外壁上均间隔设有左右对称的小孔14,上连接筒3套装在下连接筒4的内部且两者通过可拆卸的定位销10固定安装在一起,下连接筒4的底部与底座5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上连接筒3、下连接筒4使其固定在合适的高度,再使用定位销10将上连接筒3和下连接筒4固定在一起,从而固定加热外桶1的高度,确保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在适合的高度进行操作,避免烫伤。通过在钻井液杯2上设置吊环8,方便工作人员把钻井液杯2取出和放入加热外桶1,从而防止工作人员被烫伤。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在吊环8上还设有可拆卸的上提装置,包括两个挂耳、连接绳和上提把手,挂耳的一端与吊环8连接在一起,挂耳的另一端与连接绳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上提把手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绳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通过上提装置勾住钻井液杯2上的吊环8,轻易平稳的把钻井液杯2从加热外桶1中取出,替代现在使用扳手卡住上阀杆7提取钻井液杯2,确保实验员的身体不被烫伤,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且加工成本低,便于其推广应用。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小孔14为圆形且其直径相等,相邻小孔14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cm。通过圆柱形定位销10固定连接上连接筒3和下连接筒4,使两者不会相对上下移动。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上提把手的长度为12cm至20cm。上提把手的长度设置成大于12cm方便工作人员单手提握。如附图1所示,在上提把手的中部包裹有防滑套,防滑套为橡胶防滑套或尼龙防滑套。上提把手上的防滑套可以保证起吊的过程中增大上提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不易出现打滑,避免被烫伤。如附图1所示,加热外桶1的底部与上连接筒3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下连接筒4的底部与底座5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凹型的加热外桶、套装在加热外桶内的钻井液杯、上连接筒、下连接筒和底座,所述的钻井液杯的顶部设有杯盖,在杯盖的中部设有轴向的上阀杆,杯盖外侧的钻井液杯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吊环,钻井液杯的上边沿高于加热外桶的上边沿且钻井液杯的底部座在加热外桶内底面上,钻井液杯的底部设有轴向穿过加热外桶底部的下阀杆,加热外桶的底部与上连接筒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的外壁上均间隔设有左右对称的小孔,上连接筒套装在下连接筒的内部且两者通过可拆卸的定位销固定安装在一起,下连接筒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凹型的加热外桶、套装在加热外桶内的钻井液杯、上连接筒、下连接筒和底座,所述的钻井液杯的顶部设有杯盖,在杯盖的中部设有轴向的上阀杆,杯盖外侧的钻井液杯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吊环,钻井液杯的上边沿高于加热外桶的上边沿且钻井液杯的底部座在加热外桶内底面上,钻井液杯的底部设有轴向穿过加热外桶底部的下阀杆,加热外桶的底部与上连接筒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的外壁上均间隔设有左右对称的小孔,上连接筒套装在下连接筒的内部且两者通过可拆卸的定位销固定安装在一起,下连接筒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吊环上还设有可拆卸的上提装置,包括两个挂耳、连接绳和上提把手,挂耳的一端与吊环连接在一起,挂耳的另一端与连接绳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上提把手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绳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井液高温高压失水仪防烫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为圆形且其直径相等,相邻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东缪庆林唐玉科张璐周逸琼王龙燕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