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排水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31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快速排水蝶阀,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阀芯呈圆形,所述阀杆为偏心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快速排水蝶阀,转动转动装置,带动阀杆转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转动,第一阀芯部和第二阀芯部打开,第二阀芯部为小开口,起卸压作用,而第一阀芯部开口较大,水从第一阀芯部处流出;通过控制转动装置转动的程度,可控制第一阀板以及第二阀板的打开程度,进而控制第一阀芯部和第二阀芯露出部分的大小;第一阀芯部和第二阀芯部露出部分越大,出水速度越快;固定螺栓旋入螺纹孔,抵顶于直径较小部分,固定阀杆,可保持开合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速度可控、实用性强。

A quick draining butterfly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quick drainage valve,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valve core is round, the valve rod is arranged;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fast drainage valve rotating device to drive the valve rod, the valve plate and the valve plate to rotate the valve core second, first and second open the valve core, second core for small opening, discharge pressure, and the first valve opening is larger, the water flowing from the first spool portion; a rotating device rotates by controlling the degree of opening degree can control the first valve plate and a valve plate second, an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ntrol valve spool with the size of the part the first and second spool; the spool of exposed part of the greater water faster; fixed bolt is screwed into the threaded hole, is abutted with the smaller diameter portion of the stem can be fixe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ontrollable speed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排水蝶阀
本技术涉及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水流速度和出水量、实现快速排水且可持续保持开合状态的快速排水蝶阀。
技术介绍
蝶阀常用排水系统中,通过转动转动轴,控制阀板的打开,进而实现排水功能,常见蝶阀结构单一,虽可通过阀板的打开角度控制排水量,但却不能控制水流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快速排水的情况。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且可控制水流速度和出水量、实现快速排水且可持续保持开合状态的快速排水蝶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排水蝶阀,包括阀体、阀芯、穿过阀体和阀芯且与阀体连接的阀杆以及覆盖于阀芯处且与阀杆连接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呈圆形,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阀芯的圆心至边缘之间偏心设置;且所述阀芯包括处于所述阀杆一侧且面积较大的第一阀芯部和处于所述阀杆另一侧且面积较小第二阀芯部;所述阀杆包括与所述阀芯相对应的阀芯阀杆部分、以及伸出所述阀芯的第一阀杆部分和第二阀杆部分;所述第一阀杆部分套设有与所述阀体连接的阀杆套,所述阀杆套具有供第一阀杆部分通过的第一通口,所述阀杆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阀杆部分的弧形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阀杆部分设置有控制所述阀杆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套设于所述第一阀杆部分上;定义所述第一阀杆部分伸出所述阀芯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阀杆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伸出阀芯;所述第二阀杆部分具有直径较小部分;所述第二阀杆部分设置有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套设于与所述阀体连接的套筒和固定所述第二阀杆部分的固定螺栓;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阀杆部分上,且所述套筒设置有供所述固定螺栓通过并与所述直径较小部分对应的固定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直径与所述直径较小部分的上下高度相同;所述阀板包括遮盖所述第一阀芯部并与所述阀芯阀杆部分连接的第一阀板和遮盖所述第二阀芯部并与所述阀芯阀杆部分连接的第二阀板。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阀杆部分上的转动块和固定转动块且可调的固定构件,所述转动块具有供所述第一阀杆部分通过的第二通口,且所述转动块的下端端面抵靠于所述阀杆套的上端端面上。所述第一阀杆部分具有伸出所述转动块上端的第三阀杆部分,所述第三阀杆部分的外壁具有第一螺纹;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固定所述转动块的第一固定件和抵顶于第一固定件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阀杆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供所述第三阀杆部分通过的第三通口;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对应第二螺纹;所述第二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三阀杆部分上,且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供所述第三阀杆部分通过的第四通口;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对应的第三螺纹。所述第一固定件和转动块之间垫设有垫片。所述第一阀板的厚度与所述阀体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阀板的厚度与所述阀体的厚度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快速排水蝶阀,转动转动装置,带动阀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转动,第一阀芯部和第二阀芯部打开,第二阀芯部为小开口,起卸压作用,而第一阀芯部开口较大,水从第一阀芯部处流出;通过控制转动装置转动的程度,可控制遮盖于第一阀芯部的第一阀板以及遮盖于第二阀芯部的第二阀板的打开程度,进而控制第一阀芯部和第二阀芯部露出部分的大小;第一阀芯部和第二阀芯部露出部分越大,出水速度越快;固定螺栓旋入套筒的螺纹孔,抵顶于第二阀杆部分的直径较小部分,卡紧于直径较小部分的上下两端面,固定第二阀杆部分,可保持此时蝶阀的开合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速度可控、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阀杆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动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阀杆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套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芯21-第一阀芯部22-第二阀芯部3-阀杆31-阀芯阀杆部分32-第一阀杆部分321-第三阀杆部分3211-第一螺纹33-第二阀杆部分331-直径较小部分4-阀板41-第一阀板42-第二阀板5-阀杆套51-第一通口6-转动装置61-转动块611-第二通口62-固定构件621-第一固定件6211-第三通口6212-第二螺纹622-第二固定件6221-第四通口6222-第三螺纹7-垫片8-固定构件81-套筒811-套筒螺纹孔82-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的一种快速排水蝶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芯2、穿过阀体1和阀芯2且与阀体1连接的阀杆3以及覆盖于阀芯2处且与阀杆3连接的阀板4;其改进之处再于:阀芯2呈圆形,阀杆3穿过阀芯2的圆心至边缘之间偏心设置,且阀芯2包括处于阀杆3一侧且面积较大的第一阀芯部21和处于阀杆3另一侧且面积较小第二阀芯部22;阀杆3包括与阀芯2相对应的阀芯阀杆部分31、以及伸出阀芯2的第一阀杆部分32和第二阀杆部分33;第一阀杆部分32套设有与阀体1连接的阀杆套5,阀杆套5具有供第一阀杆部分32通过的第一通口51,阀杆套5的内壁与第一凸出部分32的弧形面之间具有间隙;第一阀杆部分32设置有控制阀杆3转动的转动装置6,转动装置6套设于第一阀杆部分32上;定义第一阀杆部分32伸出阀芯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阀杆部分33沿第二方向伸出阀芯2;第二阀杆部分33具有直径较小部分331;第二阀杆部分33设置有固定构件8,固定构件8包括套设于与阀体1连接的套筒81和固定第二阀杆部分33的固定螺栓82;套筒81套设于第二阀杆部分33上,且套筒81设置有供固定螺栓82通过并与直径较小部分331对应的套筒螺纹孔811;套筒螺纹孔811的直径与直径较小部分331的上下高度相同;阀板4包括遮盖第一阀芯部21并与阀杆3连接的第一阀板41和遮盖第二阀芯部22并与阀杆3连接的第二阀板42。本技术的快速排水蝶阀,转动转动装置6,带动阀杆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阀板41和第二阀板42转动,第一阀芯部21和第二阀芯部22打开,第二阀芯部22为小开口,起卸压作用,而第一阀芯部21开口较大,水从第一阀芯部21处流出;通过控制转动装置6转动的程度,可控制遮盖于第一阀芯部21的第一阀板41以及遮盖于第二阀芯部22的第二阀板42的打开程度,进而控制第一阀芯部21和第二阀芯部22露出部分的大小;第一阀芯部21和第二阀芯部22露出部分越大,出水速度越快;固定螺栓82旋入套筒81的螺纹孔811,抵顶于第二阀杆部分33的直径较小部分331,卡紧于直径较小部分331的上下两端面,固定第二阀杆部分33,可保持此时蝶阀的开合状态。优选地,转动装置6包括套设于第一阀杆部分32上的转动块61和固定转动块61且可调的固定构件62;转动块61具有供第一阀杆部分32通过的第二通口611,且转动块61的下端端面抵靠于阀杆套5的上端端面上。通过固定构件62将转动块抵紧于阀杆套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快速排水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排水蝶阀,包括阀体、阀芯、穿过阀体和阀芯且与阀体连接的阀杆、以及覆盖于阀芯处且与阀杆连接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呈圆形,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阀芯的圆心至边缘之间偏心设置;且所述阀芯包括处于所述阀杆一侧且面积较大的第一阀芯部和处于所述阀杆另一侧且面积较小第二阀芯部;所述阀杆包括与所述阀芯相对应的阀芯阀杆部分、以及伸出所述阀芯的第一阀杆部分和第二阀杆部分;所述第一阀杆部分套设有与所述阀体连接的阀杆套,所述阀杆套具有供第一阀杆部分通过的第一通口,所述阀杆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阀杆部分的弧形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阀杆部分设置有控制所述阀杆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套设于所述第一阀杆部分上;定义所述第一阀杆部分伸出所述阀芯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阀杆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伸出阀芯;所述第二阀杆部分具有直径较小部分;所述第二阀杆部分设置有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套设于与所述阀体连接的套筒和固定所述第二阀杆部分的固定螺栓;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阀杆部分上,且所述套筒设置有供所述固定螺栓通过并与所述直径较小部分对应的固定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直径与所述直径较小部分的上下高度相同;所述阀板包括遮盖所述第一阀芯部并与所述阀芯阀杆部分连接的第一阀板和遮盖所述第二阀芯部并与所述阀芯阀杆部分连接的第二阀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排水蝶阀,包括阀体、阀芯、穿过阀体和阀芯且与阀体连接的阀杆、以及覆盖于阀芯处且与阀杆连接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呈圆形,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阀芯的圆心至边缘之间偏心设置;且所述阀芯包括处于所述阀杆一侧且面积较大的第一阀芯部和处于所述阀杆另一侧且面积较小第二阀芯部;所述阀杆包括与所述阀芯相对应的阀芯阀杆部分、以及伸出所述阀芯的第一阀杆部分和第二阀杆部分;所述第一阀杆部分套设有与所述阀体连接的阀杆套,所述阀杆套具有供第一阀杆部分通过的第一通口,所述阀杆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阀杆部分的弧形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阀杆部分设置有控制所述阀杆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套设于所述第一阀杆部分上;定义所述第一阀杆部分伸出所述阀芯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阀杆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伸出阀芯;所述第二阀杆部分具有直径较小部分;所述第二阀杆部分设置有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套设于与所述阀体连接的套筒和固定所述第二阀杆部分的固定螺栓;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阀杆部分上,且所述套筒设置有供所述固定螺栓通过并与所述直径较小部分对应的固定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直径与所述直径较小部分的上下高度相同;所述阀板包括遮盖所述第一阀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兴达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