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8238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气机、空气换热器、储热装置、储气室、给水加热器和引射闪蒸器;压气机出口与空气换热器进口通过管路连接,空气换热器出口与储热装置气侧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储热装置气侧出口与储气室入口经管路连接,储气室出口连接引射闪蒸器的工作喷嘴,引射闪蒸器的引射闪蒸管通过给水加热器与水源连接,引射闪蒸器的出口与储热装置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储热装置出口与透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引射及闪蒸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与高温水或水蒸气混合的方式使混合工质压力降低,避免了传统采用节流降压阀门降压造成的节流损失,提高了系统的输出功率。

An adiabatic compression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non throttling humidification and enthalpy incre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 adiabatic throttling and humidifying enthalpy of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air compressor, heat exchanger, heat storage device, gas chamber, water heater and ejector flash evaporator; compressor outlet and air heat exchanger inlet connected by pipeline, air outlet of the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storage device the gas side entrance entrance connected through a pipeline, heat storage device and the gas chamber through the gas outlet pipeline, nozzle gas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flash evaporator ejector, ejecting flash ejector flash tube through the water heater and water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rmal storage device imported shot flash device connected through a pipeline. Heat storag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urbine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based on ejector and flash principle, using air and high temperature water or water vapor mixing way compression pressure mixed refrigerant is reduced, to avoid the traditional throttling valve throttling loss caused by the blood pressure, improve the system's output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能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份额逐年增加,且由于可再生能源存在固有的间歇性缺点,以及用户侧的用电峰谷差越来越大,这些问题使电网调峰问题十分突出,发展储能技术可有效平抑电网负荷峰谷波动。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具有储能效率高、单位储能功率成本低等优点,是适合大规模电能存储技术手段之一。传统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为:在充气储能过程中,电动机带动压气机工作,常压空气经压气机升温升压后,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被送入到储热装置中,压缩空气的压缩热被储热装置吸收蓄热,经储热装置换热冷却后的压缩空气被送入到储气室内储存;在放气释能过程中,压缩空气从储气室中被释放出来,压缩空气首先经过节流降压阀门节流降压,而后进入储热装置内吸收存储在储热装置中的压缩热,最后被加热后的压缩空气再被送入透平做功,从而带动发电机工作发电,从而完成放气释能发电过程。上述传统方案需要在储气室出口安装节流降压阀门控制进入透平的空气压力,从而保证透平进气压力的稳定。然而节流降压阀门的存在也使得压缩空气在降压过程产生了很大的节流损失。并且在放气释能过程中,随着储气室内压缩空气压力的不断降低,储气室内压缩空气的温度也随之下降,从而使储气室出口的压缩空气温度随之也不断降低;与此同时,压缩空气经过节流降压阀门节流后,压缩空气的温度也进一步降低。两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透平进口压缩空气温度降低比较明显,节流损失也比较巨大,工质的做功能力显著下降。且透平进口温度降低,会使透平功率下降,为保证透平功率稳定,必须随之提高做功工质的流量,开大节流降压阀门的开度,从而使得透平进气压力提高,这将加剧透平进口工质参数的不稳定,最终造成透平运行工况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针对现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弊端,采用非节流降压方式控制透平进口参数,使透平进口工质参数状态稳定,从而保证透平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气机、空气换热器、储热装置、储气室和引射闪蒸器;所述压气机出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空气换热器出口与储热装置气侧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储热装置气侧出口与所述储气室入口经管路连接,所述储气室出口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工作喷嘴,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引射闪蒸管通过给水加热器与水源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出口与储热装置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储热装置出口与透平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还包括吸入室和扩散管,所述吸入室通过喉管与所述扩散管连通,所述工作喷头设置在所述吸入室内,所述吸入室依次连接所述喉管和所述扩散管,所述引射闪蒸管通过管路与所述吸入室的侧部连通。优选的,所述扩散管通过管路与所述储热装置进口连接,所述吸入室为空腔结构,所述工作喷嘴从所述吸入室顶端深入到所述吸入室内腔;优选的,所述工作喷嘴的末端设有可调喷嘴叶栅,所述喉管后段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扩散管的出口设有可调叶栅;优选的,所述引射闪蒸管为流量可调的空腔结构,所述引射闪蒸管的出口管沿所述吸入室侧部倾斜进入吸入室的内腔;优选的,所述压气机为单级压气机或带中间冷却的多级压气机;优选的,所述透平为单级透平或带中间再热的多级透平;优选的,所述给水加热器的热源可以为太阳能、工业余热和生物质能提供的一种或几种低品位热源;优选的,所述给水加热器的热源为弃风电或后夜电提供的热源。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所述系统采用非节流降压方式控制透平进口参数,从而避免了节流损失,基于引射及闪蒸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与高温水或水蒸气混合的方式使混合工质压力降低,避免了传统采用节流降压阀门降压造成的节流损失,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2、本技术所述的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储气室排出的压缩空气直接通过引射及闪蒸方式与经过加热的高温水或水蒸气混合,混合后的工质经过储热装置的升温后,此时高温高压的混合工质进入透平做功,单位体积工质的做功能力显著高于传统相同温度、压力参数下的压缩空气,因此,显著增大了单位时间做功工质的质量流量,提高了透平的单机功率。3、本技术所述系统做功工质采用压缩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提高了气体单位体积工质的做功能力,使得相同发电功率下的透平体积显著减小,单位功率造价显著下降。4、本技术所述系统采用的引射闪蒸器具有灵活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工况的不同调整自身结构,实现混合工质的流量、压力、湿度等参数的协同调节,以满足整个系统的变工况需求。5、本技术所述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工业余热、生物质能等低品位热源,也可以利用弃风电或后夜电等其它形式提供的热源作为给水加热器的能量来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引射闪蒸器示意图;其中,1-电动机、2-压气机、3-空气换热器、4-储热装置、5-储气室、6-给水加热器、7-引射闪蒸器、7-1-工作喷嘴、7-2-吸入室、7-3-扩散管、7-4-引射闪蒸管、8-透平、9-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针对现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弊端,采用非节流降压方式控制透平进口参数,使透平进口工质参数状态稳定,从而保证透平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以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为例,对本技术的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电动机1、压气机2、空气换热器3、储热装置4、储气室5、给水加热器6和引射闪蒸器7、透平8、发电机9;所述压气机2出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3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空气换热器3出口与储热装置4气侧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储热装置4气侧出口与所述储气室5入口经管路连接,所述储气室5出口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7的工作喷嘴7-1,所述引射闪蒸器7的引射闪蒸管7-4通过给水加热器6与水源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7的出口与储热装置4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储热装置4出口与所述透平8连接;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空气换热器、储热装置、储气室、给水加热器和引射闪蒸器;所述压气机出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空气换热器出口与储热装置气侧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储热装置气侧出口与所述储气室入口经管路连接,所述储气室出口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工作喷嘴,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引射闪蒸管通过给水加热器与水源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出口与储热装置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储热装置出口与透平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还包括吸入室和扩散管,所述吸入室通过喉管与所述扩散管连通,所述工作喷头设置在所述吸入室内,所述吸入室依次连接所述喉管和所述扩散管,所述引射闪蒸管通过管路与所述吸入室的侧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空气换热器、储热装置、储气室、给水加热器和引射闪蒸器;所述压气机出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空气换热器出口与储热装置气侧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储热装置气侧出口与所述储气室入口经管路连接,所述储气室出口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工作喷嘴,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引射闪蒸管通过给水加热器与水源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的出口与储热装置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储热装置出口与透平连接;所述引射闪蒸器还包括吸入室和扩散管,所述吸入室通过喉管与所述扩散管连通,所述工作喷头设置在所述吸入室内,所述吸入室依次连接所述喉管和所述扩散管,所述引射闪蒸管通过管路与所述吸入室的侧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节流增湿增焓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管通过管路与所述储热装置进口连接,所述吸入室为空腔结构,所述工作喷嘴从所述吸入室顶端深入到所述吸入室内腔。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鹏庄续增高建强王亚瑟李政刘培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