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189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包括由滑轨、滑块、顶部托悬臂、短托悬臂、托悬臂以及长托悬臂组装成的连杆运动机构;短托悬臂一端铰接在顶部托悬臂一端的铰接位置能够沿顶部托悬臂臂身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同时适用于节能窗和幕墙窗,满足两种窗型的使用要求,不设置导向顶角便能够利用窗框的密封胶条实现滑撑铰链的启闭引导,利于延长滑撑铰链的使用寿命。

Sliding hinge without guide vertex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nge of a non oriented angle, including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rail, a slider, top supporting cantilever, supporting short cantilever, supporting cantilever and long cantilever assembly; short cantilever articulated position support is hinged on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ing cantilever can support along the top of a cantilever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energy-saving windows and curtain wall window,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 of two kinds of window type, you can use vertex frame sealant to achieve open and close the sliding support hinge guide is not set oriented, to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liding support hi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
本技术涉及窗用滑撑铰链
,具体是一种可分别用于节能窗和幕墙窗的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
技术介绍
常用的平开窗用滑撑铰链是一种由滑轨、滑块、顶部托悬、短托悬臂、托悬臂、长托悬臂以及导向顶角组装而成的;短托悬臂、托悬臂与滑块相应铰接后装入滑轨,短托悬臂、顶部托悬臂、托悬臂以及长托悬臂之间,长托悬臂与滑轨之间也相应铰接,组成运动机构,滑轨的一端装有导向顶角,对铰链的开启与关闭起导向作用。这种滑撑铰链的作用原理是这样的:将一对滑撑铰链安装于平开窗上,当推动窗扇时,窗扇通过安装于窗扇的顶部托悬臂将力传给运动机构,由于滑块可以在滑轨中滑动,因而运动机构在作用力下运动,当滑撑铰链(窗扇)关闭到一定程度时,顶部托悬臂头部尖角开始顶着导向顶角的工作面网中心点滑动,引导滑撑铰链闭合。这种靠导向顶角引导启闭的滑撑铰链主要有以下缺点:由于在一定的开启角度或位置范围内,滑撑铰链(窗扇)在启、闭过程中顶部托悬臂头部尖角顶着导向顶角的工作面滑动,产生摩擦,随着启闭次数的增加,在导向顶角的工作面上逐渐形成磨痕、摩擦槽(或在顶部托悬臂头部尖角的反复压力下变形),直至无法闭合。这种产品的寿命除了与窗扇的大小及重量有关外,更取决于滑撑铰链的结构(短托悬臂的长度),其中短托悬臂越长,滑撑铰链顶部托悬臂头部尖角顶着导向顶角工作面时的开启角度或位置范围越大,滑撑铰链顶部托悬臂头部尖角沿导向顶角工作面滑动的距离越长,磨损及压力越大,寿命越短。对于以往常用的窗户来说,该滑撑铰链的寿命基本能满足要求。但是对于节能窗来说,由于隔热型材较厚,需要增加短托悬臂的长度才能使窗扇开启到最大,从而降低了滑撑铰链的寿命;而对于幕墙窗来说,不仅型材更厚(有些窗扇型材宽度与窗框型材宽度还不一致),而且窗扇覆盖在窗框上面的覆盖面大。不仅需要增加短托悬臂的长度来满足窗扇的开启角度或位置,影像滑撑铰链的寿命,而且窗扇安装中心线与窗框安装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较大,而常规的滑撑铰链闭合后,顶部托悬臂安装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滑轨安装中心线的水平投影重合,故无法满足幕墙窗的要求。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节能窗和幕墙窗开启到最大而又不影响其使用寿命的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包括由滑轨、滑块、顶部托悬臂、短托悬臂、托悬臂以及长托悬臂组装成的连杆运动机构;其中短托悬臂一端铰接在顶部托悬臂一端的铰接位置能够沿顶部托悬臂臂身进行调节。优选的,上述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中,所述顶部托悬臂与短托悬臂铰接的一端沿臂身顺次设有至少两个连接点,以使短托悬臂铰接顶部托悬臂的这端能够择一地与所述连接点铰接。具体的,所述连接点设置为连接孔,所述短托悬臂铰接顶部托悬臂的这端对应设有与顶部托悬臂连接孔铰接的铰接孔,以使短托悬臂的该铰接孔能够择一与顶部托悬臂的至少两个连接孔铰接。进一步的,上述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中,所述顶部托悬臂中部凹陷继而在背部形成凸起部。优选的,上述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中,所述顶部托悬臂的宽度小于窗扇T形安装槽的宽槽,中间所述凸起部的宽度小于窗扇T形安装槽的窄槽,以使顶部托悬臂的两边及其中间所述凸起部能够分别穿插在窗扇T形安装槽的宽槽和窄槽内。优选的,上述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中,所述顶部托悬臂上靠外的连接孔与短托悬臂一端的所述铰接孔铰接时,滑撑铰链闭合后顶部托悬臂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滑轨中心线的水平投影重合。优选的,上述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中,所述顶部托悬臂上靠内的连接孔与短托悬臂一端的所述铰接孔铰接时,滑撑铰链闭合后顶部托悬臂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滑轨中心线的水平投影平行,且两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之间留有距离。进一步的,上述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中,顶部托悬臂的一端冲压出向上的折起部,靠近折起部的位置冲压有定位孔。进一步的,上述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中,所述滑块由工程塑料滑块底座及不锈钢片镶铸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同时适用于节能窗和幕墙窗,满足两种窗型的使用要求,不设置导向顶角便能够利用窗框的密封胶条实现滑撑铰链的启闭引导,利于延长滑撑铰链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滑撑铰链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所示顶部托悬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顶部托悬臂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2中所示顶部托悬臂一端靠外的连接孔与短托悬臂的一端铰接时,滑撑铰链闭合后顶部托悬臂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滑轨中心线的水平投影重合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所示滑撑铰链安装在节能窗上的示意图;图7是图2中所示顶部托悬臂一端靠里的连接孔与短托悬臂的一端铰接时,滑撑铰链闭合后顶部托悬臂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滑轨中心线的水平投影平行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所述滑撑铰链安装在幕墙窗上的示意图。图中:1—滑轨、1-1—滑轨中心线、2—短托悬臂、2-1—铰接孔、3—顶部托悬臂、3-1—顶部托悬臂的两边、3-2—凸起部、3-3—折起部、3-4—定位孔、3-5—连接孔、3-6—连接孔、3-7—滑轨中心线、4—长托悬臂、5—托悬臂、6—滑块、7—调节螺钉、8—窗扇、8-1—窗扇T形安装槽、9—窗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如图1-3所示,一种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由滑轨1、滑块6、顶部托悬臂3、短托悬臂2、托悬臂5以及长托悬臂4组装成的连杆运动机构,其中:短托悬臂2一端和托悬臂5一端均与滑块6铰接后装入滑轨1中,托悬臂5的另一端铰接在长托悬臂4的中部,长托悬臂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滑轨1一端和顶部托悬臂3的中部;顶部托悬臂3的一端与短托悬臂2的另一端铰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短托悬臂2的另一端以及所述顶部托悬臂3的一端分别预留1个铰接孔2-1和2个连接孔(3-5、3-6),装配时,供应商根据窗型(节能窗或幕墙窗)选择顶部托悬臂3一端上相应的的连接孔(3-5、3-6)与短托悬臂2另一端的铰接孔2-1铰接。当选择顶部托悬臂3上靠外(该端端部方向为外)的连接孔3-5与短托悬臂2一端的铰接孔2-1铰接时,滑撑铰链闭合后顶部托悬臂的中心线3-7的水平投影与滑轨中心线1-1的水平投影重合,适用于窗扇型材与窗框型材宽度一致、窗扇安装中心线与窗框安装中心线重合的节能窗,如图5、6所示。当选择顶部托悬臂3上靠内的连接孔3-6与短托悬臂2一端的铰接孔2-1铰接时,滑撑铰链闭合后顶部托悬臂中心线3-7的水平投影与滑轨中心线1-1的水平投影平行,两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用于窗扇型材比窗框型材宽、窗扇安装中心线与窗框安装中心线有一定距离的幕墙窗,如图7、8所示。本技术中使得短托悬臂2一端铰接在顶部托悬臂3一端的铰接位置能够沿顶部托悬臂3臂身进行调节,放弃设置导向顶角,滑撑铰链可直接利用覆盖在窗框9上的密封胶条作为支点,来引导滑撑铰链(窗扇8)往开启或关闭的方向转动,是滑撑铰链由原来的顶部托悬臂3头部尖角与导向顶角工作面之间的点接触转化为密封胶条与其所覆盖窗框9之间的面接触,不仅大大改善了受力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包括由滑轨、滑块、顶部托悬臂、短托悬臂、托悬臂以及长托悬臂组装成的连杆运动机构,其中短托悬臂一端和托悬臂一端均与滑块铰接后装入滑轨中,托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长托悬臂的中部,长托悬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滑轨一端和顶部托悬臂的中部;顶部托悬臂的一端与短托悬臂的另一端铰接;其特征在于:短托悬臂一端铰接在顶部托悬臂一端的铰接位置能够沿顶部托悬臂臂身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包括由滑轨、滑块、顶部托悬臂、短托悬臂、托悬臂以及长托悬臂组装成的连杆运动机构,其中短托悬臂一端和托悬臂一端均与滑块铰接后装入滑轨中,托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长托悬臂的中部,长托悬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滑轨一端和顶部托悬臂的中部;顶部托悬臂的一端与短托悬臂的另一端铰接;其特征在于:短托悬臂一端铰接在顶部托悬臂一端的铰接位置能够沿顶部托悬臂臂身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托悬臂与短托悬臂铰接的一端沿臂身顺次设有至少两个连接点,以使短托悬臂铰接顶部托悬臂的这端能够择一地与所述连接点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点设置为连接孔,所述短托悬臂铰接顶部托悬臂的这端对应设有与顶部托悬臂连接孔铰接的铰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向顶角的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托悬臂中部凹陷继而在背部形成凸起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导向顶角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