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雪峰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138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它包括安装在钢架梁上的左、右屋面板,左、右屋面板之间留有天窗开口,在屋面板上安装有泛水板,泛水板的一端通过铆钉与屋面板固定,泛水板的另一端与卡普龙板的相连。在所述左泛水板的下端还安装有左支撑件,在右泛水板的下端还安装有右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相对于天窗开口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支撑件上端与左泛水板固定,左支撑件的下端与左屋面板侧面固定,右支撑件的上端与右泛水板固定,右支撑件的下端与右屋面板侧面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安装结构,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采光性也有明显提升。

Lighting belt mounting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roof of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of for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with lighting installation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it includes left and right mounted on the steel beam of the roof panel, a skylight openings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roof panel, a water board installed in the roof panel, one end of the water board is fixed by a rivet and roof panel.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board of the Kapulong board.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water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support piece, in the lower right of the water board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ight support piece, the left support and the right support piece relative to the center of the roof opening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left support piece;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water board is fixe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eft supporting left roof panel the side pieces are fixed, the right support piec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water board fixed right, righ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member is secured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of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simplifies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has better bearing capacity, and has obvious light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属于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购物商城应运而生,而且人们也更喜欢结构宽敞、明亮的商场,因此在对大型商场进行设计时,具有较好的透光性,空间大、采光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要想具有较好的采光效果,大多是在屋顶搭建大跨度的钢结构支撑,然后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屋顶来营造出通体的效果。但是,大跨度的屋顶结构对于承重的能力要求较高,安全性的要求也较高,因此现目前的钢结构屋顶不得不采用了相对复杂的结构,即增加钢筋条的数量,这样虽然也能实现大跨度的结构,但是整体成本较高,而且安装难度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大跨度钢结构存在整体成本较高、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承重能力较好的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钢架梁上的左屋面板和右屋面板,所述的左屋面板和右屋面板之间留有天窗开口,在所述左屋面板上安装有左泛水板,在右屋面板上安装有右泛水板,所述的左泛水板和右泛水板为相同结构且相对于天窗开口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泛水板是由依次延伸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第三板段、第四板段和第五板段构成,所述第一板段水平布设,第二板段斜向布设,所述第二板段与第一板段所成角度为135°,第三板段沿水平方向布设,所述第三板段的长度为第一板段长度的8倍,所述第四板段设于第三板段的上端并与第三板段垂直,所述第五板段沿水平方向铺设,所述第五板段的长度大于第四板段的长度;所述左泛水板的左端通过铆钉与左屋面板固定连接,左泛水板的右端与卡普龙板的一端相连,所述卡普龙板的另一端跨过天窗开口后与右泛水板的左端连接固定,所述右泛水板的右端通过铆钉与右屋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泛水板的下端还安装有左支撑件,在右泛水板的下端还安装有右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相对于天窗开口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支撑件上端与左泛水板固定,左支撑件的下端与左屋面板侧面固定,右支撑件的上端与右泛水板固定,右支撑件的下端与右屋面板侧面固定。优化地,所述的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的截面均为凹槽型结构,左支撑件的上端面和左支撑件的竖直面的夹角为80°,右支撑件的上端面和右支撑件的竖直面的夹角为80°。这里采用凹槽型结构的支撑件具有更好的支撑强度,而其夹角的设定是根据卡普龙板跨度所形成的弧形而配套的,这样能够达到最佳的连接支撑效果。优化地,在所述卡普龙板的底部还设有铝合金压条,所述铝合金压条为弧形结构,铝合金压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连接固定。通过安装铝合金压条能够对卡普龙板形成足够的支撑力,同时也不影响采光的需求,安装也比较方便。优化地,在所述卡普龙板的左侧安装有左固定板,在卡普龙板的右侧安装有右固定板,所述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均为倒L型结构。通过固定板能够卡死卡普龙板,并且安装可一次性到位,省力省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简化了安装结构,本技术采用了相对简单的安装结构,来实现大跨度的屋顶结构的安装,不仅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也有利于节省成本。2、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虽然简化了整体结构,但是采用泛水板与连接件的配合,以及多层结构屋顶的配套,能够具有很好的承重能力,安全性有保障。3、外观效果较好,采光性也有明显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左泛水板的结构截面图。图4为图1中左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架梁,2—左屋面板,3—右屋面板,4—天窗开口,5—左泛水板,51—第一板段,52—第二板段,53—第三板段,54—第四板段,55—第五板段,6—右泛水板,7—卡普龙板,8—左支撑件,9—右支撑件,10—铝合金压条,11—左固定板,12—右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它包括安装在钢架梁1上的左屋面板2和右屋面板3,所述的左屋面板2和右屋面板3之间留有天窗开口4,在所述左屋面板2上安装有左泛水板5,在右屋面板3上安装有右泛水板6,所述的左泛水板5和右泛水板6为相同结构且相对于天窗开口4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泛水板5是由依次延伸的第一板段51、第二板段52、第三板段53、第四板段54和第五板段55构成,所述第一板段51水平布设,第二板段52斜向布设,所述第二板段52与第一板段51所成角度为135°,第三板段53沿水平方向布设,所述第三板段53的长度为第一板段51长度的8倍,所述第四板段54设于第三板段53的上端并与第三板段53垂直,所述第五板段55沿水平方向铺设,所述第五板段55的长度大于第四板段54的长度;所述左泛水板5的左端通过铆钉与左屋面板2固定连接,左泛水板5的右端与卡普龙板7的一端相连,所述卡普龙板7的另一端跨过天窗开口4后与右泛水板6的左端连接固定,所述右泛水板6的右端通过铆钉与右屋面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泛水板5的下端还安装有左支撑件8,在右泛水板6的下端还安装有右支撑件9,所述左支撑件8和右支撑件9相对于天窗开口4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支撑件8上端与左泛水板5固定,左支撑件8的下端与左屋面板2侧面固定,右支撑件9的上端与右泛水板6固定,右支撑件9的下端与右屋面板3侧面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左支撑件8和右支撑件9的截面均为凹槽型结构,左支撑件8的上端面和左支撑件8的竖直面的夹角为80°,右支撑件9的上端面和右支撑件9的竖直面的夹角为80°。在所述卡普龙板7的底部还设有铝合金压条10,所述铝合金压条10为弧形结构,铝合金压条1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左支撑件8和右支撑件9连接固定。在所述卡普龙板7的左侧安装有左固定板11,在卡普龙板7的右侧安装有右固定板12,所述的左固定板11和右固定板12均为倒L型结构。本技术中,一方面采用了简化的结构,以整体跨度的方式来实现大采光和快速安装的的效果,同时,采用了配套的支撑件来实现连接结构的强化,不仅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对于整体的施工成本也有明显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钢架梁(1)上的左屋面板(2)和右屋面板(3),所述的左屋面板(2)和右屋面板(3)之间留有天窗开口(4),在所述左屋面板(2)上安装有左泛水板(5),在右屋面板(3)上安装有右泛水板(6),所述的左泛水板(5)和右泛水板(6)为相同结构且相对于天窗开口(4)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泛水板(5)是由依次延伸的第一板段(51)、第二板段(52)、第三板段(53)、第四板段(54)和第五板段(55)构成,所述第一板段(51)水平布设,第二板段(52)斜向布设,所述第二板段(52)与第一板段(51)所成角度为135°,第三板段(53)沿水平方向布设,所述第三板段(53)的长度为第一板段(51)长度的8倍,所述第四板段(54)设于第三板段(53)的上端并与第三板段(53)垂直,所述第五板段(55)沿水平方向铺设,所述第五板段(55)的长度大于第四板段(54)的长度;所述左泛水板(5)的左端通过铆钉与左屋面板(2)固定连接,左泛水板(5)的右端与卡普龙板(7)的一端相连,所述卡普龙板(7)的另一端跨过天窗开口(4)后与右泛水板(6)的左端连接固定,所述右泛水板(6)的右端通过铆钉与右屋面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泛水板(5)的下端还安装有左支撑件(8),在右泛水板(6)的下端还安装有右支撑件(9),所述左支撑件(8)和右支撑件(9)相对于天窗开口(4)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支撑件(8)上端与左泛水板(5)固定,左支撑件(8)的下端与左屋面板(2)侧面固定,右支撑件(9)的上端与右泛水板(6)固定,右支撑件(9)的下端与右屋面板(3)侧面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屋顶的采光带安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钢架梁(1)上的左屋面板(2)和右屋面板(3),所述的左屋面板(2)和右屋面板(3)之间留有天窗开口(4),在所述左屋面板(2)上安装有左泛水板(5),在右屋面板(3)上安装有右泛水板(6),所述的左泛水板(5)和右泛水板(6)为相同结构且相对于天窗开口(4)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泛水板(5)是由依次延伸的第一板段(51)、第二板段(52)、第三板段(53)、第四板段(54)和第五板段(55)构成,所述第一板段(51)水平布设,第二板段(52)斜向布设,所述第二板段(52)与第一板段(51)所成角度为135°,第三板段(53)沿水平方向布设,所述第三板段(53)的长度为第一板段(51)长度的8倍,所述第四板段(54)设于第三板段(53)的上端并与第三板段(53)垂直,所述第五板段(55)沿水平方向铺设,所述第五板段(55)的长度大于第四板段(54)的长度;所述左泛水板(5)的左端通过铆钉与左屋面板(2)固定连接,左泛水板(5)的右端与卡普龙板(7)的一端相连,所述卡普龙板(7)的另一端跨过天窗开口(4)后与右泛水板(6)的左端连接固定,所述右泛水板(6)的右端通过铆钉与右屋面板(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雪峰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蔡雪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