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131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7:13
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主要由上下两块主钢板与中间的四块钢板组成,其中钢板之间夹着若干个高强度钢球,每个钢球与上下钢板的接触面都有一小段球形凹槽,来防止钢球被压碎;其次上下主钢板与连接着的钢板用螺栓相互连接以固定;并且上下的最外边的主钢板与上下最里部的钢板四面用高强度弹簧连接来限制最里面钢板的水平过大的运动;在最里边的两块钢板之间夹着一层橡胶层来缓冲地震能量,并灌入沥青混合物芯以增大阻尼比,进一步吸收地震能量并起到复位还原的作用。

A simple ball bearing for vibration isolation

A simple ball bearing vibration, mainly composed of four pieces of steel plate under two main steel plates and an intermediate, a plurality of high strength steel plate between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clip, each steel ball and the steel plate have a spherical groove to prevent the ball being crushed; secondly the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plate and a steel plate with bolts connected with fixed plate; the outer plate and the main and the most of the four high strength spring connecting plate to limit the inside level too much exercise; between two pieces of steel plate inside holding a layer of rubber layer to cushion the earthquake energy. And poured into the asphalt mixture core to increase the damping ratio, further absorb seismic energy and to reset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抗震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
技术介绍
据资料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地震每年多达500万次,其中,造成严重破坏的强震平均发生近20次;毁灭性地震大约有2次。可见,全球处于地震高度频发时期,而当今社会,城市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相应的建筑物必然增多,这无疑会大大提高了地震的破坏性。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强烈的地面震动使建筑物的结构构件遭到破坏,导致建筑物不能支持其自身重量以至于倒塌,破坏人类居住空间,威胁人身安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近年来,随着隔振减震系统的不断出现完善,基础隔震技术已经成为抗震领域研究的热点。当下主要的新型的隔震装置有叠层橡胶隔震装置,摩擦滑移摆隔震装置等,运用的最多的是叠层橡胶支座装置。而对于滚珠隔震支座的创造与运用相对于较少,且滚珠运用通常会因摩擦而被压碎、发生侧向位移反应较大等问题,所以相对于橡胶支座而言没达到大面积可以广泛使用的地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来防止钢球被压碎且预防在地震情况之下侧向位移过大而失效的问题,简单易行。为了实现还是那个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包括上下主钢板与上下中间钢板,上下主钢板通过螺栓与上下中间钢板相互连接固定,上下中间钢板设有高强度钢球,上下中间钢板之间设有一层橡胶层,橡胶层内灌入沥青混合物。所述的上下中间钢板与钢球之间设有一小段球形凹槽。所述的上下主钢板两端通过高强度弹簧与上下中间钢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防止钢球被压碎且预防在地震情况之下侧向位移过大而失效的问题,简单易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上下主钢板;2为上下中间钢板;3为钢球;4为球形凹槽;5为螺栓;6为高强度弹簧;7为橡胶层;8为沥青混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详细叙述。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包括上下主钢板1与上下中间钢板2,上下主钢板1与连接着的上下中间钢板2用螺栓5相互连接以固定,通过螺栓来提供预应力以防止两块钢片之间产生较大位移。其中上下中间钢板2之间夹着若干个钢球3,每个钢球3与上下中间钢板2的接触面都有一小段球形凹槽,来防止钢球3被压碎,其次利用若干个钢球可以滚动的性质来使得当地震来临可以让钢球在上下中间钢板2的平面内水平移动,以减少侧向的水平力。并且上下的最外边的主钢板1与上下最里部的上下中间钢板2四面用高强度弹簧6连接,以限制最里面的上下中间钢板2因地震水平面的外在力和由于钢球的滑动而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最里边的两块上下中间钢板2之间夹着一层橡胶层7来缓冲地震能量,并灌入沥青混合物8以增大阻尼比。橡胶层来保持当上下中间钢板2产生较大的位移时候能够保证在一定限度上吸收一定的能量,减少侧向位移,并可以在外力撤销后实现上下钢板的复位,以实现支座的复位功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整个支座的体系首先在遇到底下的地震水平面力时,首先上下最外面的钢板1与钢板2由螺栓5的固定而能承受整个体系的晃动与重量;其次传到下部的钢板2与夹在中间的滚珠3,钢球在外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内进行滑动产生位移,通过每个钢球与上部的钢板2的圆形凹槽来限制钢球的移动,钢球3带动与其相接触的下部钢板2的水平运动,利用弹簧6使产生位移的钢板2不发生较大的水平力;再次水平力传到上部的橡胶7中,通过其中灌入的沥青混合物以增大阻尼比进一步吸收地震能量减少向上传递,并能够在地震结束外在力消失的时候以复位还原。同样上部的钢板与滚珠的作用同下部,当地震力较大的时候传到最上边继续达到减震隔振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包括上下主钢板(1)与上下中间钢板(2),其特征在于,上下主钢板(1)通过螺栓(5)与上下中间钢板(2)相互连接固定,上下中间钢板(2)设有高强度钢球(3),上下中间钢板(2)之间设有一层橡胶层(7),橡胶层(7)内灌入沥青混合物(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滚珠隔振支座,包括上下主钢板(1)与上下中间钢板(2),其特征在于,上下主钢板(1)通过螺栓(5)与上下中间钢板(2)相互连接固定,上下中间钢板(2)设有高强度钢球(3),上下中间钢板(2)之间设有一层橡胶层(7),橡胶层(7)内灌入沥青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晖刘康宁王社良张世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