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其晓专利>正文

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03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涉及编织设备领域,包括上定位圈,下定位圈,经线,固定夹持在所述上、下定位圈之间的滚轮机构以及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滚轮机构滚动配合的梭船,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上、下定位圈的圆周等分设置,每个所述滚轮机构都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梭船底部滚动配合的滚轮一以及设置在所述梭船两侧且与其滚动配合的滚轮二,所述滚轮二与所述上、下定位圈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经线设置在每个相邻的所述滚轮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流畅,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

A track without shuttle wheel without shuttle wheel for circular lo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rcular loom without shuttle wheel track gate ring, relates to the weaving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positioning ring, lower positioning ring, a roller mechanism fixed on the clamp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positioning ring and the shuttle through the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olling roller mechanism next,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roller r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along the upper and the roller set, each of the roller mechanism are provided with bottom and a plurality of the shuttle with a scroll and arranged in the roller spindle on both sides of the ship and matched with the rolling of the two space is left between the roller locating ring with the two, the war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each roller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luent work and high qualified rate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
本技术涉及编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织机或者网眼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圆织机织布过程中经线通过扣门、上下定位圈进入主机,由梭船进行编织,传统的梭船的侧面装有梭轮,上下定位圈各有一个带角度的斜坡,梭轮抵触上下斜坡,由于有梭轮卡住门圈进行工作,所以经线从门圈进入主机时候会被梭轮碾压,造成编织工作不是很顺畅,摩擦阻力大,同时也对经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流畅,产品合格率高的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包括上定位圈,下定位圈,经线,固定夹持在所述上、下定位圈之间的滚轮机构以及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滚轮机构滚动配合的梭船,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上、下定位圈的圆周等分设置,每个所述滚轮机构都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梭船底部滚动配合的滚轮一以及设置在所述梭船两侧且与其滚动配合的滚轮二,所述滚轮二与所述上、下定位圈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经线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轮机构之间。所述滚轮机构还设有可供所述滚轮一和滚轮二安装且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上、下定位圈紧固连接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可嵌入式安装每个所述滚轮一的安装槽以及可安装每个所述滚轮二的斜坡。每个所述滚轮一都通过所述螺栓可转动的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且每个所述滚轮一的圆周都部分外露于所述安装槽且能与所述梭船的底部滚动接触。所述滚轮机构与梭船之间还设有可使两者摩擦力减少的磁力装置。所述磁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滚轮机构面向所述上、下定位圈圆心的一侧的永磁体一,以及设置在所述梭船底部与所述永磁体一同极相对设置的永磁体二。所述永磁体一沿着所述梭船运动方向的反向倾斜设置在滚轮机构上,且倾斜角度范围在45度至80度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由于梭船上不使用梭轮,取消了门圈的设置,所以使梭船的结构变的简单,降低了加工成本,减少了设备易损件。同时每条经线穿过相邻两个滚轮机构之间空隙不用被梭船碾压,保持无损状态进行编织,提高了所要编织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梭船底部的示意图。图5为磁力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包括上定位圈1,下定位圈2,经线3,固定夹持在所述上、下定位圈2之间的滚轮机构4以及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滚轮机构4滚动配合的梭船5,所述滚轮机构4沿所述上、下定位圈的圆周等分设置,每个所述滚轮机构4都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梭船5底部滚动配合的滚轮一41以及设置在所述梭船5两侧且与其滚动配合的滚轮二42,所述滚轮二42与所述上、下定位圈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经线3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轮机构4之间。本结构由于梭船上不使用梭轮,取消了门圈的设置,所以使梭船的结构变的简单,降低了加工成本,减少了设备易损件。同时所述梭船仅在由所述滚轮一和滚轮二所组成的轨道内进行圆周运动,所述经线穿过相邻两个所述滚轮机构之间的空隙与所述梭船无碾压相交,保持无损状态进行编织,提高了所要编织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所述滚轮机构4还设有可供所述滚轮一41和滚轮二42安装且两端分别通过螺栓43与所述上、下定位圈紧固连接的固定支架44,所述固定支架44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可嵌入式安装每个所述滚轮一41的安装槽45以及可安装每个所述滚轮二42的斜坡46,每个所述滚轮一41都通过所述螺栓43可转动的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槽45内,且每个所述滚轮一41的圆周都部分外露于所述安装槽45且能与所述梭船5的底部滚动接触,所述梭船的底部与所述滚轮一滚动接触,保证梭船运动时的平衡,所述斜坡上的滚轮二与所述梭船的两侧滚动接触,滚轮二代替了现有技术的上下门圈的作用,滚轮二的斜度能保证梭船不会发生飞梭的状况,梭船能在若干滚轮一和滚轮二所组成的轨道内作圆周运动;而且这种结构能使滚轮的转动更加独立,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也有利于以后的维修与保养。所述滚轮机构4与梭船5之间还设有可使两者摩擦力减少的磁力装置6,所述磁力装置6包括设置在所述滚轮机构4面向所述上、下定位圈圆心的一侧的永磁体一61,以及设置在所述梭船5底部与所述永磁体一61同极相对设置的永磁体二62,通过相对设置永磁体一和永磁体二,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使在滚轮机构内做圆周运动的梭船受到一个向心的磁体排斥力,减少梭船对滚轮一的压力,从而减少梭船与滚轮一之间的摩擦阻力,使梭船工作速度大大提升,效率得到提高,而且提高了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所述永磁体一61沿着所述梭船5运动方向的反向倾斜设置在滚轮机构4上,且倾斜角度范围在45度至80度之间,通过倾斜设置永磁体一,能使磁体间的排斥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永磁体一与永磁体二之间的排斥力不应过大或者过小,过大则会导致滚轮二与梭船两侧的摩擦阻力增大,过小则会导致滚轮一与梭船底部的摩擦阻力减少的不够充分,两者都达不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梭船上不再设置梭轮,而让滚轮机构除了设置滚轮一之外,还设置了有斜度且与梭船两侧滚动配合的滚轮二,从此梭船的运动范围只限定在了滚轮一和滚轮二之间,避免了经线被梭船做圆周运动时的梭轮碾压,从而造成了损伤;另外,通过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梭船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4个永磁体二,而且永磁体一沿梭船运动方向的反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范围在45度至80度之间,使每个永磁体二在经过永磁体一之前都先受到吸引力,经过永磁体一之后,再受到排斥力,对于整个梭船而言,梭船受到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两者抵消掉之后,剩余的排斥力不仅能减少梭船对滚轮一的压力,从而减少滚轮一与梭船之间摩擦阻力,而且不会增加梭船两侧对滚轮二的压力,从而增加梭船两侧与滚轮二之间的摩擦阻力。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包括上定位圈(1),下定位圈(2),经线(3),固定夹持在所述上、下定位圈(1)(2)之间的滚轮机构(4)以及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滚轮机构(4)滚动配合的梭船(5);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4)沿所述上、下定位圈(1)(2)的圆周等分设置,每个所述滚轮机构(4)都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梭船(5)底部滚动配合的滚轮一(41)以及设置在所述梭船(5)两侧且与其滚动配合的滚轮二(42),所述滚轮二(42)与所述上、下定位圈(1)(2)之间分别留有间距,所述经线(3)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轮机构(4)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包括上定位圈(1),下定位圈(2),经线(3),固定夹持在所述上、下定位圈(1)(2)之间的滚轮机构(4)以及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滚轮机构(4)滚动配合的梭船(5);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4)沿所述上、下定位圈(1)(2)的圆周等分设置,每个所述滚轮机构(4)都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梭船(5)底部滚动配合的滚轮一(41)以及设置在所述梭船(5)两侧且与其滚动配合的滚轮二(42),所述滚轮二(42)与所述上、下定位圈(1)(2)之间分别留有间距,所述经线(3)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轮机构(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4)还设有可供所述滚轮一(41)和滚轮二(42)安装且两端分别通过螺栓(43)与所述上、下定位圈(1)(2)紧固连接的固定支架(44),所述固定支架(44)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可嵌入式安装每个所述滚轮一(41)的安装槽(45)以及可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其晓陈余钞
申请(专利权)人:章其晓陈余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