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03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其他每个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第二转轴内转动连接有套筒,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套筒顶端活动连接有立杆,立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插槽,插槽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插榫,插榫活动安装在插槽内,固定板上铰接有支杆,支杆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底板下方,并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底板底端设有万向轮。

Yarn moving rack for spinn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inning yarn moving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on the bottom, wherein a through hole is fixed in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each other through hol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shaft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rod, rotation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rod end the driving whe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on shaft second, connected with a sleeve, the sleeve bottom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riven wheel, the sleeve top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rod, have multiple slot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rod, the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enon and a tenon arranged in the slot, the fixed plate is hing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angle regula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fixed plate,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driven wheel are located below the bottom plat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ynchronous belt, the bottom end of the sole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在纺纱车间内,常常用到纱线移动架,现有的纱线移动架都是一个底座加上多个支杆组成,工作人员需要把一个个纱线筒套在支杆上,然后把整个移动架转过来继续套,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现有移动架的支杆的位置、高度、长度及倾斜角度均固定,导致其无法针对不同规格纱线筒进行横向距离、纵向距离等各方面的调整,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通过本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针对不同规格纱线筒进行各方面的调整,适用性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其他每个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二转轴内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套筒顶端活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插榫,所述插榫活动安装在插槽内,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底板下方,并通过同步带相连接,所述底板底端设有万向轮。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支杆上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有挡耳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挡耳和收纳槽侧壁之间,所述活动杆顶端穿过连接管并连接有卡球,所述卡球与设在固定板上的卡槽相互配合。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扇形。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卡槽由多个成弧形均匀分布的卡槽孔组成,所述卡槽孔与卡球相互配合。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内部设有内螺纹,与设在立杆底端的外螺纹相互配合。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套筒的内螺纹底端。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板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橡胶套。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杆顶端连接有摇柄,所述摇柄上设有防滑橡胶套。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摇柄旋转主动轮,同步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立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旋转,省去旋转整个移动架的麻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技术可将其中一个或多个立杆从套筒内取出、将其中一个固定板或多个固定板从插槽内取出,从而使其满足不同规格纱线筒对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的要求;通过卡球与卡槽的配合,对支杆倾斜的角度进行调节并固定,适用性强,本技术操作方便,适宜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通孔,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旋转杆,6、主动轮,7、套筒,8、从动轮,9、立杆,10、插槽,11、固定板,12、插榫,13、支杆,14、同步带,15、万向轮,16、收纳槽,17、连接管,18、活动杆,19、挡耳,20、弹簧,21、卡球,22、卡槽孔,23、限位块,24、把手,25、摇柄,26、防滑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2,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3,其他每个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杆5,所述旋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6,所述第二转轴内转动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8,套筒顶端活动连接有立杆9,所述立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插槽10,所述插槽内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插榫12,所述插榫活动安装在插槽内,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支杆13,所述支杆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底板下方,并通过同步带14相连接,所述底板底端设有万向轮15。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支杆上的收纳槽16,所述收纳槽内设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上设有挡耳19和弹簧20,所述弹簧位于挡耳和收纳槽侧壁之间,所述活动杆顶端穿过连接管并连接有卡球21,所述卡球与设在固定板上的卡槽相互配合,通过卡球与卡槽位置的变化,对支杆的角度进行调节并固定。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扇形。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卡槽由多个成弧形均匀分布的卡槽孔22组成,所述卡槽孔22与卡球21相互配合,选择不同的卡槽孔和卡球进行配合,可以调节并固定支杆13的倾斜角度。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内部设有内螺纹,与设在立杆底端的外螺纹相互配合,立杆与套筒螺纹连接,方便立杆的拆装。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套筒内设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位于套筒的内螺纹底端,对立杆的位置进行限位。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板一侧设有把手24,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橡胶套26,增大摩擦系数,方便移动架的移动。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杆顶端连接有摇柄25,所述摇柄上设有防滑橡胶套26,方便工作人员旋转立杆及支杆。具体使用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根据实际纱线筒的规格,将其中一个或多个立杆9从套筒7内取出、将其中一个固定板11或多个固定板11从插槽10内取出,从而使其满足不同规格纱线筒对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的要求,同时,利用卡球21与卡槽孔22位置的改变,对支杆1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并固定,适用性强。当移动架一侧的支杆13上套满纱线筒后,通过摇柄25旋转主动轮6,同步带14带动从动轮8转动,同时立杆9随之旋转至另一侧,方便工作人员将纱线筒套在移动架另一侧的支杆13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其他每个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二转轴内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套筒顶端活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插榫,所述插榫活动安装在插槽内,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底板下方,并通过同步带相连接,所述底板底端设有万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其他每个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二转轴内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套筒顶端活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插榫,所述插榫活动安装在插槽内,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底板下方,并通过同步带相连接,所述底板底端设有万向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用纱线移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在支杆上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有挡耳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芳盛睦良蒋央央盛恩进李振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泗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