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87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该输送带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夹设于该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之间的钢丝网层、涂设于该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外侧表面的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涂设于该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外侧表面的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以及覆设于该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外侧表面的第一硅橡胶层、覆设于该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外侧表面的第二硅橡胶层,该第一硅橡胶层、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钢丝网层、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第二硅橡胶层之间压制成一体状。

A seamless PTFE glass fiber composite fabric conveyor bel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amless PTFE glass fiber composite fabric conveyo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includes second silicone rubber fiberglass cloth layer of the first layer, second glass fiber cloth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he first layer of the steel wire mesh, fiberglass cloth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of the coated glass fiber fabric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glass fiber the first fabric PTFE coating on the outer surface coating layer, arranged on the second glass fiber cloth layer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second PTFE coating, and coa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Teflon coated first silicon rubber layer, covering the second Teflon coating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layer, silicon rubber, PTFE coating, the first the first glass fiber cloth layer, wire mesh layer, second glass fiber cloth layer, second PTFE coating, second The silicone rubber layer is pressed into a w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送带大多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传输物品的过程中,其表面容易被磨损或划伤,同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腐蚀,导致其强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该输送带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夹设于该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之间的钢丝网层、涂设于该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外侧表面的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涂设于该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外侧表面的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以及覆设于该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外侧表面的第一硅橡胶层、覆设于该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外侧表面的第二硅橡胶层,该第一硅橡胶层、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钢丝网层、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第二硅橡胶层之间压制成一体状。在本技术所述的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中,该钢丝网层与该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胶粘接,该钢丝网层与该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之间通过第二粘胶粘接,该第一硅橡胶层通过第三粘胶与该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粘接,该第二硅橡胶层通过第四粘胶与该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粘接。在本技术所述的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中,该第一硅橡胶层表面还涂设有第一耐热涂层,该第二硅橡胶表面还设有第二耐热涂层。在本技术所述的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中,该第一耐热涂层和第二耐热涂层均为聚酯化合物制成的耐热涂层。实施本技术的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的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时,通过在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之间设置钢丝网层,提高了输送带整体的强度,通过在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表面涂设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和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提高输送带的抗腐蚀作用。进一步的,通过在外侧设置第一硅橡胶层和第二硅橡胶层,起到表面抗磨损、防老化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第一实施例中,该输送带1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3、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4、夹设于该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4之间的钢丝网层2、涂设于该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3外侧表面的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5、涂设于该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4外侧表面的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6、以及覆设于该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5外侧表面的第一硅橡胶层7、覆设于该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6外侧表面的第二硅橡胶层8,该第一硅橡胶层7、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5、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3、钢丝网层2、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4、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6、第二硅橡胶层8之间压制成一体状。使用本技术的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1时,通过在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4之间设置钢丝网层2,提高了输送带1整体的强度,通过在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3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4表面涂设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5和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6提高输送带1的抗腐蚀作用。进一步的,通过在外侧设置第一硅橡胶层7和第二硅橡胶层8,起到表面抗磨损、防老化的作用。进一步的,为便于输送带1的整体成型,该钢丝网层2与该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3之间通过第一粘胶粘接,该钢丝网层2与该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4之间通过第二粘胶粘接,该第一硅橡胶层7通过第三粘胶与该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5粘接,该第二硅橡胶层8通过第四粘胶与该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6粘接。为增强输送带1表面的抗高温作用,防止输送带1遇高温损坏,优选的,该第一硅橡胶层7表面还涂设有第一耐热涂层,该第二硅橡胶表面还设有第二耐热涂层。具体的,该第一耐热涂层和第二耐热涂层均为聚酯化合物制成的耐热涂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夹设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之间的钢丝网层、涂设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外侧表面的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涂设于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外侧表面的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以及覆设于所述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外侧表面的第一硅橡胶层、覆设于所述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外侧表面的第二硅橡胶层,所述第一硅橡胶层、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钢丝网层、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第二硅橡胶层之间压制成一体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缝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复合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夹设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之间的钢丝网层、涂设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外侧表面的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涂设于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外侧表面的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以及覆设于所述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外侧表面的第一硅橡胶层、覆设于所述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外侧表面的第二硅橡胶层,所述第一硅橡胶层、第一聚四氟乙烯涂层、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钢丝网层、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第二聚四氟乙烯涂层、第二硅橡胶层之间压制成一体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凯鹏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