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66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隔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保护膜层、硬化层、第一PET层、阻隔胶层、第二PET层、量子点胶活化层、以及下层保护膜层;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5μm;所述第一PET层的厚度为10~125μm;所述阻隔胶层的厚度为5~20μm;所述第二PET层的厚度为2~25μm;所述量子点胶活化层的厚度为2~5μm。上述的阻隔膜通过在隔膜胶层的两面设有PET层,进一步提高阻隔膜的阻隔性能,减少进入阻隔胶层的水汽,再通过设有保护膜层,可直接贴合在电子元件上,便于对电子元件进行封装,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barrier fil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rrier film, including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of the upper protective layer and hardening layer, PET layer, the first barrier layer, second layer, PET layer, and the lower quantum dispensing activation of protective film; the hardened layer thickness of 2 ~ 5 m; the first PET layer the thickness of 10 to 125 mu m; the barrier layer thickness of 5 ~ 20 m; the second PET layer thickness of 2 ~ 25 m; the quantum dispensing activation 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2 ~ 5 m. The barrier film layer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aphragm through the PET lay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arrier properties of barrier films, to decrease the barrier layer of the water vapor, then a protective film can be directly attached to electronic components, for the encapsula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lower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隔膜
本技术涉及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阻隔效率的阻隔膜。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的后段工艺过程中,需要对电子元件进行密封,以使电子元件的各功能层与大气中的水汽、氧气等成分隔开,防止由各功能层与水汽、氧气等发生反应导致电子元件失效,进而提高电子元件的寿命。例如,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而言,空气中的水汽和氧气等成分很容易与OLED中的阴极金属(如铝、镁、钙等)发生反应,造成阴极金属的功函数增加,同时水汽和氧气等成分还会与OLED中的空穴传输层以及电子传输层发生化学反应,这些都将引起器件失效。因此,需要对OLED进行有效封装,使OLED的各功能层与大气中的水汽、氧气等成分隔开。再例如,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也需要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封装。如果封装效果不好,空气中的水汽会直接接触太阳能电池片,使得太阳能电池片被氧化,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寿命。一般地,对电子元件进行密封的方法包括:在电子元件上形成阻隔膜,并采用环氧树脂对阻隔膜和电子元件进行粘接,以使电子元件的各功能层与大气中的水汽、氧气等成分隔开。然而,空气中的水汽会透过阻隔膜进入电子元件,或者水汽会影响环氧树脂的粘结性能,使得阻隔膜与环氧树脂之间产生缝隙,进而使水汽直接接触电子元件,从而影响电子元件的寿命。例如,采用上述方法对OLED进行密封时,其水汽透过率(WVTR)远远达不到使用寿命为10000h的OLED的要求,而使用寿命超过50000h的OLED,往往需要水汽透过率(WVTR)低于5×10-6g/m2·day。虽然技术人员对阻隔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的阻隔膜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阻隔膜的阻隔性能仍然较低,使得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还需要继续提高阻隔膜的阻隔性能;第二、上述阻隔膜是通过多层复合、加颗粒或者干燥剂得到的,从而增加了生产时间和原材料消耗,并增加了其生产成本;第三、水汽阻隔膜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损伤,不宜于使用和安装。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具有高阻隔效率的阻隔膜,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阻隔效率的阻隔膜,降低生产时间及原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阻隔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保护膜层、硬化层、第一PET层、阻隔胶层、第二PET层、量子点胶活化层、以及下层保护膜层;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5μm;所述第一PET层的厚度为10~125μm;所述阻隔胶层的厚度为5~20μm;所述第二PET层的厚度为2~25μm;所述量子点胶活化层的厚度为2~5μm。本技术的阻隔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保护膜层、硬化层、第一PET层、阻隔胶层、第二PET层、量子点胶活化层、以及下层保护膜层。阻隔胶层为具备高阻隔水氧性能的PVDC改性树脂,由于PVDC其分子间凝集力强,结晶度高,PVDC分子中的氯原子有疏水性,不会形成氢键,氧分子和水分子很难在PVDC分子中移动,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阻氧性和阻湿性,且其阻氧性不受周围环境湿度的影响;本技术的阻隔膜通过对PVDC进行改性及复合,在不改变原有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过程的条件下,膜的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其符合现代电子元件的发展要求,提高电子元件的寿命。硬化层含有高玻璃化温度的聚酯树脂和PVDC树脂的混合涂液,其中高玻璃化温度的聚酯树脂提供防刮花的功能,PVDC树脂提供阻隔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阻隔膜的防刮花性能,避免了阻隔膜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本技术的阻隔膜,通过设有量子点胶活化层,通过在丙烯酸光固胶液内添加半导体纳米粒子,使其内部电子在各方向上的运动受到局限,以增强阻隔膜的阻隔性能。本技术的阻隔膜,通过在隔膜胶层的两面设有PET层,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保香性、优良的耐热、耐寒性、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以及耐油性,进一步提高阻隔膜的阻隔性能,减少进入阻隔胶层的水汽,再通过设有保护膜层,可直接贴合在电子元件上,便于对电子元件进行封装。本技术的阻隔膜,硬化层通过涂布工艺制备而成,量子点胶活化层由涂布和UV固化工艺制备而成,阻隔胶层设置于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之间,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降低生产时间及原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胶层为PVDC改性树脂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胶活化层为含有半导体纳米粒子的丙烯酸光固胶液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层为含有聚酯树脂和PVDC树脂的混合涂液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ET层、第二PET层均为热塑性聚氨酯膜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4μm;所述第一PET层的厚度为20~110μm;所述阻隔胶层的厚度为5~15μm;所述第二PET层的厚度为5~20μm;所述量子点胶活化层的厚度为2~4μm。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阻隔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阻隔膜1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保护膜层10、硬化层20、第一PET层30、阻隔胶层40、第二PET层50、量子点胶活化层60、以及下层保护膜层70;所述硬化层20的厚度为2~5μm;所述第一PET层30的厚度为10~125μm;所述阻隔胶层40的厚度为5~20μm;所述第二PET层50的厚度为2~25μm;所述量子点胶活化层60的厚度为2~5μm。本技术的阻隔膜1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保护膜层10、硬化层20、第一PET层30、阻隔胶层40、第二PET层50、量子点胶活化层60、以及下层保护膜层70。阻隔胶层40为具备高阻隔水氧性能的PVDC改性树脂,由于PVDC其分子间凝集力强,结晶度高,PVDC分子中的氯原子有疏水性,不会形成氢键,氧分子和水分子很难在PVDC分子中移动,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阻氧性和阻湿性,且其阻氧性不受周围环境湿度的影响;本技术的阻隔膜100通过对PVDC进行改性及复合,在不改变原有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过程的条件下,膜的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其符合现代电子元件的发展要求,提高电子元件的寿命。硬化层20含有高玻璃化温度的聚酯树脂和PVDC树脂的混合涂液,其中高玻璃化温度的聚酯树脂提供防刮花的功能,PVDC树脂提供阻隔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阻隔膜100的防刮花性能,避免了阻隔膜100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本技术的阻隔膜100,通过设有量子点胶活化层60,通过在丙烯酸光固胶液内添加半导体纳米粒子,使其内部电子在各方向上的运动受到局限,以增强阻隔膜100的阻隔性能。本技术的阻隔膜100,通过在隔膜胶层的两面设有PET层,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阻隔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保护膜层、硬化层、第一PET层、阻隔胶层、第二PET层、量子点胶活化层、以及下层保护膜层;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5μm;所述第一PET层的厚度为10~125μm;所述阻隔胶层的厚度为5~20μm;所述第二PET层的厚度为2~25μm;所述量子点胶活化层的厚度为2~5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保护膜层、硬化层、第一PET层、阻隔胶层、第二PET层、量子点胶活化层、以及下层保护膜层;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5μm;所述第一PET层的厚度为10~125μm;所述阻隔胶层的厚度为5~20μm;所述第二PET层的厚度为2~25μm;所述量子点胶活化层的厚度为2~5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胶层为PVDC改性树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胶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路彭辉朱伟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