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740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秧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茉莉花渣35‑45份、稻田土35‑40份、茉莉花杆25‑35份、茶末20‑25份、茶树枝条10‑15份、玉米棒渣10‑15份、花生藤10‑15份、葛根藤8‑10份、木薯渣8‑10份、黑茶菌培养物3‑5份、发酵菌0.5‑1份和微量元素0.2‑0.5份;所述的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硫酸亚铁3‑5份,硫酸锌2‑3份,硫酸镁2‑3份,硼酸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基营养均衡,有利于秧苗的均匀生长,秧苗移植后发根能力强、返青快、分蘖早。

Method for producing rice seedling culture medium with jasmine dregs and tea powder as raw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ice seedling,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to slag, jasmine tea powder as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ice seedling medium mad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in parts by weight: 35 jasmine flower residue 45, 35 and 40 samples of paddy soil jasmine flower tea at the end of 35, 25 20 25 copies, 15 copies, 10 branches of tea Corn Cob residue 10 15 copies, 15 copies, 10 peanut vine vine 8 Pueraria 10 copies, 10 copies, 8 cassava residue Heicha bacteria culture of 3 5 copies, 1 copies of zymocyte 0.5 and 0.2 trace elements 0.5; weight of each composition and trace elements of the component: ferrous sulfate 3 zinc sulfate 2 5 copies, 3 copies, 2 Magnesium Sulfate 3 copies, 1 copies of 0.5 boric acid. The invention of the culture medium of balanced nutri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uniform growth of seedlings, seedling transplant rooting ability, reviving faster, early till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秧的
,具体是一种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水稻栽培过程中,育秧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秧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稻的收成。水稻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水稻机械化生产,特别是机械化插秧,将是以后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为了适合机械插秧,水稻在育秧时要求根系要多且成毯状,这样才有利于运输和插秧。然而在水稻育秧过程中有时候受到基质、温度等因素影响时,根系生长很差,给机械插秧带来一定问题。传统的水稻秧田都是在育秧期,在土壤肥力比较好的田块,与表层土壤一起翻耕后沤制平整,再扒沟晾干理成苗床,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壤苗床里,表面覆盖地表土、有机肥等混合堆制成的营养土,但土壤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地球表面经过千百万年通过生物循环逐渐形成的,由于连年取土不但造成土壤资源锐减、使取土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土壤耕作层破坏和表层养分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另外由于取土、运土、筛土等工作程序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特别是我国北方水稻种植区域,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生育前期长,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多。因此,如何利于机械化插秧的开展、培育出插秧后返青快,适时进入分蘖的健壮秧苗尤为重要,农民为培育出健壮秧苗,插秧后发根能力强、返青快、分蘖早、增产潜力大,大量的使用壮秧剂,但壮秧剂残留多、污染环境。近年,市面也出现了各种水稻育秧基质,但由于其配伍不合理,存在制作过程繁琐,使用不便、重量大、污染环境的缺陷。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水稻秧苗基土,例如:1、中国专利: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申请号:201610570885.8,申请日:2016.07.20,申请人:刘墨轩,地址: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卫东街,专利技术人:刘墨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及制备方法属于水稻育秧技术,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草炭土30~80份、稻壳灰40~70份、生根剂0.1~1份、氨基酸原粉15~50份、氮肥2~8份、磷肥1~5份、钾肥0.3~2份、微量元素化合物0.5~2份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水稻秧苗培养基质使用方便,保水性好,能提高秧苗发根能力,使用本配方的培养基质,秧苗壮,可以代替传统育秧时使用的壮秧剂,达到了环保、无污染的效果;且能保持根系完整,秧苗返青快,无缓苗期。栽培时将秧苗连同培养基质同时栽入田中,培养基质在水稻田间随着水稻生长缓慢降解,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增加肥力,防止土地板结。2、中国专利:一种健壮水稻秧苗根系的营养土,申请号:201510964183.3,申请日:2015.12.18,申请人:郎溪县新发镇华兵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地址:242100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新发镇官桥村,专利技术人:龚华兵,摘要:一种健壮水稻秧苗根系的营养土,涉及水稻种植
,以100公斤重量份的营养土为例,其中各组分占比为,沙土70-80%、壳粉3-5%、植物油渣5-10%、腐熟肥10-15%,用来健壮水稻秧苗的根系,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营养土之后,水稻根系健壮发达,吸收营养更快,水稻秧苗移栽后不伤根、不缓苗、壮苗率高,减少了水稻秧苗的病害,提高水稻秧苗的生罗率,使水稻秧苗茁壮成长,后期提高了水稻产量。3、中国专利:一种南方丘陵盆育秧苗基土生物肥料及其加工方法,申请号:201610120046.6,申请日:2016.03.03,申请人:强惠葱,地址:241200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镇政府,专利技术人:强惠葱,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方丘陵盆育秧苗基土生物肥料及其加工方法。它稻田土、稻草秸秆、草木灰、家禽粪,塘泥,稻壳、樟树木粉、碳酸钾,过磷酸钙,尿素,硫酸钾,氯化钾,钙镁磷肥,解磷菌和解钾菌,水。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结合有机肥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樟树木粉)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改良基土土壤、培肥地力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提高品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为秧苗提供营养;土壤的营养均衡,有利于秧苗的均匀生长。4、中国专利:一种促进水稻秧苗根系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410214678.X,申请日:2014.05.19,申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地址:311400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新桥镇水稻所路28号,专利技术人:张义凯、朱德峰,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水稻秧苗根系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肺炎克雷伯氏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鹤羽田戴尔福特菌和多粘类芽胞杆菌菌种分别发酵制得菌液,然后将其混合制得混合发酵菌液;最后在有机物料中加入混合肥料、混合发酵菌液和无菌水,发酵,发酵结束后,将发酵后肥料与腐殖酸、草炭混匀,经对辊挤压式造粒机制备微生物肥料。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肥料能显著促进水稻秧苗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强抵抗不良环境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让水稻秧苗达到壮根、壮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该培养基以广西横县当地茉莉花和茶叶加工的副产物为原料,属于工厂废料再利用的变废为宝项目,不对外排放废渣,绿色环保;且培养基营养均衡,有利于秧苗的均匀生长,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基后,水稻根系健壮发达,吸收营养更快,水稻秧苗移栽后发根能力强、返青快、分蘖早、不缓苗、壮苗率高,减少了水稻秧苗的病害,提高水稻秧苗的成活率,使水稻秧苗茁壮成长,后期提高了水稻产量。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茉莉花渣35-45份;稻田土35-40份;茉莉花杆25-35份;茶末20-25份;茶树枝条10-15份;玉米棒渣10-15份;花生藤10-15份;葛根藤8-10份;木薯渣8-10份;黑茶菌培养物3-5份;发酵菌0.5-1份;微量元素0.2-0.5份;所述的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硫酸亚铁3-5份,硫酸锌2-3份,硫酸镁2-3份,硼酸0.5-1份。所述的发酵菌种为放线菌、绿色木霉和乳酸菌,其重量比为1:1:(2-3)。所述的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为:(1)取茉莉花渣35-45份、稻田土35-40份、茉莉花杆25-35份、茶末20-25份、茶树枝条10-15份、玉米棒渣10-15份、花生藤10-15份、葛根藤8-10份、木薯渣8-10份、黑茶菌培养物3-5份、发酵菌0.5-1份和微量元素0.2-0.5份;(2)分别将茉莉花杆、茶树枝条、玉米棒渣、花生藤和葛根藤粉碎成0.5厘米以下大小的碎粒,得到茉莉花杆碎粒、茶树枝条碎粒、玉米棒渣碎粒、花生藤碎粒和葛根藤碎粒,碎粒越细越好;(3)把茉莉花渣粉碎,并过80目的筛,得到茉莉花渣粉并与热水混合,温度维持在75-80℃,茉莉花渣粉和热水的重量比为1:(1-1.5),然后加入微量元素中的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硫酸镁,搅拌1-1.5小时,再加入硼酸并进行搅拌1-1.5小时,茉莉花渣粉混合物;(4)将茉莉花杆碎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茉莉花渣      35‑45份;稻田土        35‑40份;茉莉花杆      25‑35份;茶末          20‑25份;茶树枝条      10‑15份;玉米棒渣      10‑15份;花生藤        10‑15份;葛根藤        8‑10份;木薯渣        8‑10份;黑茶菌培养物  3‑5份;发酵菌        0.5‑1份;微量元素      0.2‑0.5份;所述的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硫酸亚铁3‑5份,硫酸锌2‑3份,硫酸镁2‑3份,硼酸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茉莉花渣35-45份;稻田土35-40份;茉莉花杆25-35份;茶末20-25份;茶树枝条10-15份;玉米棒渣10-15份;花生藤10-15份;葛根藤8-10份;木薯渣8-10份;黑茶菌培养物3-5份;发酵菌0.5-1份;微量元素0.2-0.5份;所述的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硫酸亚铁3-5份,硫酸锌2-3份,硫酸镁2-3份,硼酸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菌种为放线菌、绿色木霉和乳酸菌,其重量比为1:1:(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为:(1)取茉莉花渣35-45份、稻田土35-40份、茉莉花杆25-35份、茶末20-25份、茶树枝条10-15份、玉米棒渣10-15份、花生藤10-15份、葛根藤8-10份、木薯渣8-10份、黑茶菌培养物3-5份、发酵菌0.5-1份和微量元素0.2-0.5份;(2)分别将茉莉花杆、茶树枝条、玉米棒渣、花生藤和葛根藤粉碎成0.5厘米以下大小的碎粒,得到茉莉花杆碎粒、茶树枝条碎粒、玉米棒渣碎粒、花生藤碎粒和葛根藤碎粒,碎粒越细越好;(3)把茉莉花渣粉碎,并过80目的筛,得到茉莉花渣粉并与热水混合,温度维持在75-80℃,茉莉花渣粉和热水的重量比为1:(1-1.5),然后加入微量元素中的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硫酸镁,搅拌1-1.5小时,再加入硼酸并进行搅拌1-1.5小时,茉莉花渣粉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荣彬梁立会曾明肖坚烽林迪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