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72374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包括印刷框架、输送单元、取料单元及印刷单元,输送单元及印刷单元均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所述取料单元包括吸取组件及放料盘,所述刷单元包括多组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辊组件、两套供水组件、两套供墨组件及两套调压辊组件,所述印刷辊组件包括印刷辊及印版,所述调压辊组件包括可升降的调压辊。该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的结构设置合理,实现纸张自动送料,减少停机更换墨水的频率,提高连续工作效率;提高水墨印刷的均匀性,大大降低了印刷重影及漏白现象;另外,该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的使用方法简单连贯,提高了水墨印刷生产效率。

High speed automatic ink and water printer and its u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speed automatic ink printing machine, including printing frame, conveying unit, sampling unit and the printing unit, conveying unit and the printing unit are arranged between two side walls of the printing frame, the sampling unit which comprises a suction component and the discharge disc, wherein the brush uni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the printing mechanism. The prin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rinting roller assembly, two sets, two sets of ink supply assembly components and two sets of pressure roller assembly, wherein the printing roller assembly comprises a printing roller and a printing plate, the adjustable pressure roller assembly includes a lifting adjustable pressure roller. The structure of high speed automatic ink printing machine is reasonable, to achieve automatic paper feeding, reduce the ink replacement frequency, improve the continuous work efficiency; improving the uniformity of ink printing, greatly reduce the printing echoes and white leakage phenomenon; in addition,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printing ink automatic high-speed machine simple coherence, improve printing ink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纸板印刷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水墨印刷机,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瓦楞纸及纸箱进行外观图案印刷常常采用水墨印刷机,因为其具有印刷成本低廉并且印刷便捷的特点,所以水墨印刷机被广泛应用于纸箱生产企业。水墨印刷部的工作原理是为: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轮辊筒筒身,然后由墨泵将油墨输送至印刷机组墨辊上端,墨辊再将油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转印到纸板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图案相同的印刷品。现在的纸箱包装正在向多样化、快速化的方向发展,使得印刷过程中换版、换墨的频率增多,这样无疑影响力印刷的速度,增加了成本。另外,现有的水墨印刷机生产过程中是经常出现印刷重影和漏白问题,这些主要是因为网纹辊与印版的压力过大或过小引起的。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专门针对纸板印刷设计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达到印刷效率高,且避免了印刷重影及漏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该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适用于瓦楞纸及纸箱的印刷,印刷效率高,且避免了印刷重影及漏白现象,该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的使用方法简单连贯,提高了水墨印刷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包括印刷框架、输送单元、取料单元及印刷单元,所述的输送单元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的印刷单元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且位于输送单元的上方;所述的取料单元包括吸取组件及放料盘,所述放料盘设置在印刷框架顶部侧壁之间,所述吸取组件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侧壁之间且位于输送单元与放料盘靠近处的上方;所述的印刷单元包括一组以上的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辊组件、两套的供水组件、两套的供墨组件及两套的调压辊组件,所述印刷辊组件包括可左右运动的印刷辊以及设置在印刷辊外壁上的印版,两套供水组件及两套供墨组件均分别设置在印刷辊的左右两侧且与印刷辊可接触的位置;两套的调压辊组件均位于供墨组件的下方,所述调压辊组件包括可升降的调压辊,所述调压辊位于印刷辊与供水组件及供墨组件相接触时位置的正下方。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多个运动辊以及与每个运动辊连接的输送电机,所述运动辊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所述输送电机固定在印刷框架外侧壁且通过联轴器连接于运动辊。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取组件包括旋转杆、吸取气缸、吸盘以及两个旋转电机,两个旋转电机相对设置在印刷框架两侧壁上,所述旋转杆连接于两个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之间,所述吸取气缸固定于旋转杆的中部位置,所述吸盘连接于吸取气缸的气缸杆的底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吸取气缸及吸盘,实现将待印刷的纸张进行自动送料。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印刷辊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固定于印刷框架两侧壁上的印刷气缸,所述印刷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印刷气缸的气缸杆上。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涂水辊、供水槽及紧密相连的多个传水辊,多个传水辊的一端位于供水槽内,多个传水辊的另一端紧密相连于涂水辊,在供水槽内侧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水辊将供水槽内的水送至涂水辊上,并通过液位传感器感应供水槽内的水量。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水辊通过旋转杆连接于印刷框架两侧壁之间,所述涂水辊通过连接套及旋转杆设置在印刷框架两侧壁之间,所述连接套固定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杆穿过传水辊且位于两个连接套之间,在旋转杆外圈与连接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调压辊顶住涂水辊的压力变化,从而控制压辊顶的上升的距离。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墨组件包括涂墨辊、供墨槽及紧密相连的多个传墨辊,多个传墨辊的一端位于供墨槽内,多个传墨辊的另一端紧密相连于涂墨辊,在供墨槽内侧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墨辊将供水槽内的墨送至涂墨辊上,并通过液位传感器感应供墨槽内的墨量。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墨辊通过旋转杆连接于印刷框架两侧壁之间,所述涂墨辊通过连接套及旋转杆设置在印刷框架两侧壁之间,所述连接套固定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杆穿过涂墨辊且位于两个连接套之间,在旋转杆外圈与连接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调压辊顶住涂墨辊的压力变化,从而控制压辊顶的上升的距离。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压辊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激光传感器及两个调压气缸,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印刷框架底部的两侧壁之间,两个调压气缸分别固定于连接板的两端部,所述调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调压气缸的气缸杆上,所述激光传感器固定在印刷框架的内侧壁上且靠近调压辊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激光传感器感应纸张进入的位置,然后控制调压辊上升顶住印刷辊进行水墨印刷。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印刷辊外壁上设置有印版安装槽,在印版安装槽底面及印版的背面均设置有磁性层,所述印版通过磁性层安装在印版安装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印版通过磁性连接在印刷辊上,便于更换不同的印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上述目的,本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电源,将待印刷的纸张叠放在放料盘上,印刷气缸将印刷辊顶至第一组印刷辊组件中一边的涂水辊及涂墨辊;S2:旋转电机将吸取气缸及吸盘运动至放料盘上方,然后吸取气缸将吸盘送至放料盘上方的纸张,将纸张吸取后,吸取气缸回收吸盘,然后旋转电机将吸取气缸及吸盘回转至输送单元的运动辊上方,吸取气缸将吸盘送至运动辊上,吸盘放开纸张,最后吸取气缸回收;S3:运动辊将纸张向印刷单元方向输送,当第一组印刷辊组件中一边的涂水辊及涂墨辊下方的激光传感器感应到纸张进入时,调压气缸将调压辊顶向印刷辊进行水墨印刷;S4:循环进行S2至S3步骤,依次水墨印刷下一张纸张,调压气缸根据压力传感器测试的压力大小,调整调压气缸顶向印刷辊的距离;S5:当第一组印刷辊组件中一边的液位传感器感应到供水槽或供墨槽中有一个液位过低时,则印刷气缸将印刷辊顶至第一组印刷辊组件中另一边的涂水辊及涂墨辊,之前的调压辊下降,当另一边的激光传感器感应到纸张进入时,则另一边的调压辊顶起,继续进行水墨印刷;S6:当第一组印刷辊组件两边的供水槽或供墨槽中均有一个液位过低时,则第一组的调压辊均下降,纸张继续输送至下一组的印刷辊组件,循环进行类似于步骤S4至S5中的水墨印刷;S7:当所有待印刷的纸张水墨印刷完成后,停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的结构设置合理,产线工作效率高;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吸取气缸及吸盘,实现将待印刷的纸张进行自动送料;通过设置多组的印刷机构,减少停机更换墨水的频率,提高连续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带有压力传感器的调压辊组件,从而控制压辊顶的上升的距离,提高水墨印刷的均匀性,大大降低了印刷重影及漏白现象;另外,该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的使用方法简单连贯,提高了水墨印刷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图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包括印刷框架、输送单元、取料单元及印刷单元,所述的输送单元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的印刷单元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且位于输送单元的上方,其特征是:所述的取料单元包括吸取组件及放料盘,所述放料盘设置在印刷框架顶部侧壁之间,所述吸取组件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侧壁之间且位于输送单元与放料盘靠近处的上方;所述的印刷单元包括一组以上的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辊组件、两套的供水组件、两套的供墨组件及两套的调压辊组件,所述印刷辊组件包括可左右运动的印刷辊以及设置在印刷辊外壁上的印版,两套供水组件及两套供墨组件均分别设置在印刷辊的左右两侧且与印刷辊可接触的位置;两套的调压辊组件均位于供墨组件的下方,所述调压辊组件包括可升降的调压辊,所述调压辊位于印刷辊与供水组件及供墨组件相接触时位置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包括印刷框架、输送单元、取料单元及印刷单元,所述的输送单元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的印刷单元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且位于输送单元的上方,其特征是:所述的取料单元包括吸取组件及放料盘,所述放料盘设置在印刷框架顶部侧壁之间,所述吸取组件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侧壁之间且位于输送单元与放料盘靠近处的上方;所述的印刷单元包括一组以上的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辊组件、两套的供水组件、两套的供墨组件及两套的调压辊组件,所述印刷辊组件包括可左右运动的印刷辊以及设置在印刷辊外壁上的印版,两套供水组件及两套供墨组件均分别设置在印刷辊的左右两侧且与印刷辊可接触的位置;两套的调压辊组件均位于供墨组件的下方,所述调压辊组件包括可升降的调压辊,所述调压辊位于印刷辊与供水组件及供墨组件相接触时位置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多个运动辊以及与每个运动辊连接的输送电机,所述运动辊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两侧壁之间,所述输送电机固定在印刷框架外侧壁且通过联轴器连接于运动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其特征是:所述吸取组件包括旋转杆、吸取气缸、吸盘以及两个旋转电机,两个旋转电机相对设置在印刷框架两侧壁上,所述旋转杆连接于两个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之间,所述吸取气缸固定于旋转杆的中部位置,所述吸盘连接于吸取气缸的气缸杆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其特征是:所述印刷辊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固定于印刷框架两侧壁上的印刷气缸,所述印刷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印刷气缸的气缸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其特征是: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涂水辊、供水槽及紧密相连的多个传水辊,多个传水辊的一端位于供水槽内,多个传水辊的另一端紧密相连于涂水辊,在供水槽内侧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其特征是:所述传水辊通过旋转杆连接于印刷框架两侧壁之间,所述涂水辊通过连接套及旋转杆设置在印刷框架两侧壁之间,所述连接套固定设置在印刷框架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杆穿过传水辊且位于两个连接套之间,在旋转杆外圈与连接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畏
申请(专利权)人:寻乌县天源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