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箔编织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7231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箔编织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铝箔层、阻燃胶层、阻燃编织布层、淋膜层和下铝箔层,所述上、下铝箔层采用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阻燃胶层采用添加有碳酸钙的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阻燃编织布层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淋膜层用低密度聚乙烯颗粒,阻燃编织布层的上表面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与上铝箔层复合,阻燃编织布层的下表面通过熔融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与下铝箔层粘接复合。该方法制备的铝箔编织布在不影响材料复合牢度和物理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整体材料的阻燃性能,满足国内外建筑隔热保温和特种包装材料的阻燃,保温,防水,透气,反射,隔热要求,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

Aluminum foil weaving cloth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luminum foil woven, including aluminum foil layer, flame retardant, flame retardant adhesive layer from top to bottom in turn set woven cloth layer, the film layer and the lower layer of high purity aluminum foil, aluminum foil, aluminum foil on the layer with 99% aluminum content, flame retardant layer by adding calcium carbonate with polyurethane ester compound glue, flame retardant woven cloth layer is made of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woven cloth, coating layer with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articles, flame retardant woven cloth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lyurethane composite aluminum foil and glue layer composite flame retardant, lower surface woven cloth layer through the adhesive of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articles and molten aluminum foil layer composit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aluminum foil woven in the premise of not affecting the composite fastnes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enhance the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of bulk materials to mee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building insulation and special packaging materials, flame retardant, insulation, waterproof, breathable, reflection, heat insulation requirements, has wide application range, high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箔编织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箔编织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铝箔编织布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建筑隔热材料和机械包装等,在传统淋膜复合的过程中,由于330℃的高温淋膜,对HDPE编织布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复合后的材料发脆,发硬,抗撕裂和抗穿刺效果降低明显,其阻燃效果达不到澳洲,美国和欧盟要求,使得应用范围和经济效益受限,在此基础上,有将淋膜复合改进为胶水干复,但这种结构的铝箔编织布又存在不够环保,防水透气性能不够理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影响材料复合牢度和物理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整体材料的阻燃性能和防水透气性能的铝箔编织布,该铝箔编织布满足国内外建筑隔热保温和特种包装材料的阻燃,保温,防水,透气,反射,隔热要求,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铝箔编织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铝箔层、阻燃胶层、阻燃编织布层、淋膜层和下铝箔层,所述上、下铝箔层采用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阻燃胶层采用添加有碳酸钙的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阻燃编织布层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淋膜层用低密度聚乙烯颗粒,阻燃编织布层的上表面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与上铝箔层复合,阻燃编织布层的下表面通过熔融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与下铝箔层粘接复合。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为材料提供了高达97%的反射率和低于3%的发射率。同时铝箔材料的使用为成品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可塑型性,而且铝箔本身完全阻燃,提升了成品材料的阻燃效果,本材料使用添加有碳酸钙的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作为粘接复合,相较于淋膜和其它胶水复合牢度更好;同时因为添加了阻燃剂,阻燃效果极好,达到不燃的效果,阻燃编织布能够为材料提供良好的阻燃效果,提升抗张和撕裂强度,而本结构的双层铝箔编织布一侧用淋膜复合,可以弥补胶水复合带来的不透气,不环保以及防水性能欠佳的缺陷,使其更加环保,透气和防水。作为优选,所述阻燃编织布层为含10-50%阻燃剂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铝箔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用7微米厚的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克重60g/m2、阻燃剂比例占5%-30%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的颜色根据需要选择;第二步,调配淋膜料:低密度聚乙烯颗粒50%-85%,乙烯-醋酸乙烯酯弹性体10%-30%,纳米无机阻燃剂20%-60%,在拌料机中均匀搅拌后待用,其中,纳米无机阻燃剂中各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氢氧化镁50%-85%,硅烷偶联剂1%-2%,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30%,有机改性蒙脱土2%-8%;第三步,在5-30℃的干燥无尘环境中,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的下表面和下铝箔上表面之间用融化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进行淋膜复合,低密度聚乙烯颗粒的融化温度控制在260-400℃;第四步,调配复合胶水,胶水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氨基甲酸酯10-40%,对羟基苯磺酸10-20%,醋酸乙酯10-50%,碳酸钙10-50%,将上述组分混合后搅拌均匀形成复合胶水;第五步,在5-30℃的干燥无尘环境中,已经过淋膜复合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的上表面涂布复合胶水,涂布量控制在1.5-5g/m2,然后与上铝箔贴合;第六步,将贴合好的铝箔编织布送至干燥区,并依次经过干燥区的四区干燥,四个分区的温度依次为25-65℃、30-70℃、35-75℃、40-80℃,每个分区都有送风装置送风,使得铝箔编织布复合温度最终控制在60-70℃;第七步,在40-60℃温度下固化48-72h。该方法使用分段式方法制得铝箔编织布,阻燃编织布层的上表面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与上铝箔层复合,在不影响材料复合牢度和物理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整体材料的阻燃性能和防水透气性能的铝箔编织布,大大降低了材料本身的克重,在不影响复合牢度的前提下,使用2-3g的胶水即可替代原本18-20g的淋膜克重,使成品材料更轻便也更易于终端的使用,同时,下铝箔层和和阻燃编织布层之间通过融化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进行粘接复合,提高透气性和防水性,同时比单纯使用胶水复合更加环保,该铝箔编织布满足国内外建筑隔热保温和特种包装材料的阻燃,保温,防水,透气,反射,隔热要求,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铝箔编织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铝箔层1、阻燃胶层2、阻燃编织布层3、淋膜层4和下铝箔层5,所述上、下铝箔层采用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阻燃胶层2采用添加有碳酸钙的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阻燃编织布层3采用22%阻燃剂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淋膜层4用低密度聚乙烯颗粒,阻燃编织布层的上表面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与上铝箔层复合,阻燃编织布层的下表面和下铝箔层通过高温熔融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滴延于阻燃编织布层的下表面和下铝箔层之间粘接复合。所述阻燃编织布为含10%阻燃剂的编织布。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为材料提供了高达97%的反射率和低于3%的发射率。同时铝箔材料的使用为成品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可塑型性,而且铝箔本身完全阻燃,提升了成品材料的阻燃效果,本材料使用添加有碳酸钙的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作为粘接复合,相较于淋膜和其它胶水复合牢度更好;同时因为添加了阻燃剂,阻燃效果极好,达到不燃的效果,阻燃编织布能够为材料提供良好的阻燃效果,提升抗张和撕裂强度,而本结构的双层铝箔编织布一侧用淋膜复合,可以弥补胶水复合带来的不透气,不环保以及防水性能欠佳的缺陷,使其更加环保,透气和防水。一种铝箔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用7微米厚的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克重60g/m2、阻燃剂比例占5%-30%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的颜色根据需要选择;第二步,调配淋膜料:低密度聚乙烯颗粒60%,乙烯-醋酸乙烯酯弹性体15%,纳米无机阻燃剂25%,在拌料机中均匀搅拌后待用,其中,纳米无机阻燃剂中各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如下:氢氧化镁65%,硅烷偶联剂2%,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8%,有机改性蒙脱土5%;第三步,在25℃的干燥无尘环境中,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的下表面和下铝箔上表面之间用融化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进行淋膜复合,低密度聚乙烯颗粒的融化温度控制在350℃;第四步,调配复合胶水,胶水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氨基甲酸酯25%,对羟基苯磺酸15%,醋酸乙酯30%,碳酸钙30%,将上述组分混合后搅拌均匀形成复合胶水;第五步,在25℃的干燥无尘环境中,已经过淋膜复合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的上表面涂布复合胶水,涂布量控制在3g/m2,然后与下铝箔贴合;第六步,将贴合好的铝箔编织布送至干燥区,并依次经过干燥区的四区干燥,四个分区的温度依次为45℃、50℃、55℃、60℃,每个分区都有送风装置送风,使得铝箔编织布复合温度最终控制在65℃;第七步,在56℃温度下固化65h。以上仅就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铝箔编织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箔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铝箔层、阻燃胶层、阻燃编织布层、淋膜层和下铝箔层,所述上、下铝箔层采用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阻燃胶层采用添加有碳酸钙的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阻燃编织布层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淋膜层用低密度聚乙烯颗粒,阻燃编织布层的上表面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与上铝箔层复合,阻燃编织布层的下表面通过熔融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与下铝箔层粘接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箔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铝箔层、阻燃胶层、阻燃编织布层、淋膜层和下铝箔层,所述上、下铝箔层采用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阻燃胶层采用添加有碳酸钙的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阻燃编织布层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淋膜层用低密度聚乙烯颗粒,阻燃编织布层的上表面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复合胶水与上铝箔层复合,阻燃编织布层的下表面通过熔融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与下铝箔层粘接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编织布层为含10-50%阻燃剂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用7微米厚的99%铝含量的高纯度铝箔,克重60g/m2、阻燃剂比例占5%-30%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的颜色根据需要选择;第二步,调配淋膜料:低密度聚乙烯颗粒50%-85%,乙烯-醋酸乙烯酯弹性体10%-30%,纳米无机阻燃剂20%-60%,在拌料机中均匀搅拌后待用,其中,纳米无机阻燃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杜习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鹏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