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照明
,尤其涉及了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在当前的车辆中,为了实现不同要求的照明系统,通常配备若干个灯源以用于不同的功能,例如前照灯、近光灯、远光灯、雾灯、倒车灯等。而且随着小型车辆的发展趋势的增长,如何实现照明系统的实用性成为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为的方式来控制车载灯光的开启,为了根据环境亮度的变化来调节车载灯光的亮度,传统的车载照明系统一般是采用增加或减少车载灯光的数量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较为繁琐,实用性不大,因此成本投入大,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灯光才能实现亮度的调节。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能够自动感应环境亮度,采用发光元件模拟替换的方式实现灯光强度的变化,提高车载照明系统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包括相互交互设置的电元件、发光元件和控制器;电元件:所述电元件被配置成自动感应亮度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交互设置的电元件、发光元件和控制器;电元件:所述电元件被配置成自动感应亮度因素并转换为环境数据0或1;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以第一发光元件为中心、且环绕于第一发光元件外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接收所述电元件的环境数据且基于所述环境数据驱动发光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交互设置的电元件、发光元件和控制器;电元件:所述电元件被配置成自动感应亮度因素并转换为环境数据0或1;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以第一发光元件为中心、且环绕于第一发光元件外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接收所述电元件的环境数据且基于所述环境数据驱动发光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可从移动终端获得或者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从电元件至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保持不变,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包括低强度和高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灯光智能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高强度为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的二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车载灯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毜,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贝岭思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