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663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所述语音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外部所导入的语训素材;将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数字信号;语训方法包括:将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与预存的标准音频信号进行比对,以判断所转换的音频信号是否适用于该植入体;若是,则直接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若否,则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以形成标准音频信号,并将所形成的标准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待进入语训模式后,通过所述电信号刺激患者听神经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依赖专业发声装置、特定的安静环境,即随时进行语训训练。

Speech processing / speech processing methods, systems, storage media, in vitro machines, and cochlear impla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oice processing / language training metho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in vitro cochlea, including the speech processing method for receiving external import language training materials; language training materials will be converted into digital signals;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including the language training methods: digital signal into audio signal standard audio signal; audio signal and pre converted the audio signal for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nvers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implant; if so, the audio signal is converted directly into the inner electrode for driving with a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signal; if not, the audio signal conversion for processing, to form a standard audio signal and standard audio signal formed into the inner electrode for driving with a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signal; to enter the language training mode, through the The electrical signals stimulate the patient's auditory nerve fibers. The invention does not depend on a professional sounding device and a specific quiet environment, i.e., the training of the spoken language can be conducted at any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耳蜗
,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
技术介绍
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丧失听力的聋人却不能使用语音这种方便有效的工具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更无法享受诸如欣赏音乐这样的生活乐趣。帮助聋人重新回到有声世界,使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一件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工作。为了这一目标,前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索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技术,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就是较好的一种方法。人工耳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体外语音处理器代替耳蜗对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对于语音处理器采用的语音处理方法,国外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现有的人工耳蜗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依赖专业发声装置;2、依赖特定的安静环境;3、无法随机进行语训训练。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耳蜗需要依赖专业发声装置、依赖特定的安静环境,且无法随机进行语训训练等缺陷,实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耳蜗需要依赖专业发声装置、依赖特定的安静环境,且无法随机进行语训训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处理方法,所述语音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外部所导入的语训素材;将所述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所述数字信号。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步骤包括:对所述语训素材进行高频补偿;对高频补偿后的语训素材进行分带滤波,得到分带滤波后的语音信号;过零点检测所述分带滤波后的语音信号,提取语音信号的包络;对包络进行压缩,以形成所述数字信号。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的语音处理方法的语训方法,应用于包括植入体和耳蜗的人工耳蜗系统;所述语训方法包括: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待进入语训模式后,通过所述电信号刺激患者听神经纤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的步骤为: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与预存的标准音频信号进行比对,以判断所转换的音频信号是否适用于该植入体;若是,则直接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若否,则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以形成标准音频信号,并将所形成的标准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形成的标准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的步骤还包括:将所形成的标准音频信号转换成仿真电极信号;在转换过程中,所述仿真点电极数与所述耳蜗内的电极数一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的电压值与预存的标准音频信号的电压值进行比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语训方法还包括在进入进入语训模式的同时,显示与所转换的音频信号相对应的语训素材。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语音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所导入的语训素材;第一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数字信号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又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的语音处理系统的语训系统,应用于包括植入体和耳蜗的人工耳蜗系统;所述语训系统包括:第二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刺激模块,用于待进入语训模式后,通过所述电信号刺激患者听神经纤维,以形成听觉。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语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数据转换模块耦合的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语音处理系统的第一通信模块所发送的数字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3G模块、或4G模块。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语音处理方法,或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语训方法。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体外机,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体外机执行所述语音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最后一方面提供一种耳蜗,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耳蜗执行所述语训方法。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通过将语音采集和言语处理功能移植到移动设备上,利用移动设备强大的运算能力改善现有人工耳蜗普遍处理能力不高的问题,能实现更为完善的语音信号的处理和更好的降噪效果;大幅提升语音信号的处理能力;省掉了麦克风和播放器,从而大大减小了人工耳蜗的体外机的体积;并可以不依赖专业发声装置、特定的安静环境随时进行语训训练,例如,除定期康复训练外,用户可以针对自身情况通过重复播放不易识别的词句,达到自我练习,提升模糊词句识别能力,以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使用需求,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A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语音处理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图1B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所述的语音处理方法的语训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语音处理系统于语训系统的交互原理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21语音处理系统211数据接收模块212第一数据转换模块213第一通信模块22语训系统221第二通信模块222第二数据转换模块223处理模块224刺激模块S11~S13步骤S14~S18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外部所导入的语训素材;将所述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所述数字信号。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处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去请参阅图1,显示为语音处理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A所示,所述语音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1,接收外部所导入的语训素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语训素材为用于训练听觉患者的音频资料。S12,将所述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在本实施例,步骤S12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对所述语训素材进行高频补偿。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加重语音信号经一阶FIR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语音处理/语训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体外机及耳蜗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语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外部所导入的语训素材;将所述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所述数字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语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外部所导入的语训素材;将所述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所述数字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将所述语训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步骤包括:对所述语训素材进行高频补偿;对高频补偿后的语训素材进行分带滤波,得到分带滤波后的语音信号;过零点检测所述分带滤波后的语音信号,提取语音信号的包络;对包络进行压缩,以形成所述数字信号。3.一种基于权1和权2任一项所述的语音处理方法的语训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植入体和耳蜗的人工耳蜗系统;所述语训方法包括: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待进入语训模式后,通过所述电信号刺激患者听神经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的步骤为: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与预存的标准音频信号进行比对,以判断所转换的音频信号是否适用于该植入体;若是,则直接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若否,则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以形成标准音频信号,并将所形成的标准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形成的标准音频信号转换成用于驱动与该耳蜗内电极相应的电信号的步骤还包括:将所形成的标准音频信号转换成仿真电极信号;在转换过程中,所述仿真点电极数与所述耳蜗内的电极数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转换的音频信号的电压值与预存的标准音频信号的电压值进行比对。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长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