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wo step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slo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t includes banks, first order and second order hardening slope soil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order hardening slope soil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connection with artificial intermediate platform. The invention is a good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hardened revetment and ecological revetment, the dry season and the wet season is suitable for drainage and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n play a role, and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man and nature, is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lope protec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design advantages, easy to constr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及其构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岸坡工程建设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及其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城镇河道整治工程中,多采用硬化护坡的形式,但硬质驳岸的环境友好性日渐受到人们的质疑。随着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逐渐认识到硬化驳岸对景观、环境和生态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造成了水体与陆地环境的恶化,甚至严重威胁着人们赖以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因为硬化驳岸将河流水体和岸坡上的土壤隔离开,导致整个河道的环境容量减小,在枯水期时,会导致城市河道黑臭问题发生。在丰水期时,硬化驳岸使河道蓄水的功能大大降低,渗流量小,易造成城市内涝等灾害,无法适应我国按季节呈周期性的规律的降水特点。正如“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汪洋,周明耀,赵瑞龙,徐方.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01):88-92.)一文中指出,传统的护坡形式虽然可以发挥出城镇河道的行洪、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效,却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引起生态退化。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人文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目前已受到广泛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包括堤岸(1)、第一阶硬化工程护坡(2)、第二阶土壤生态护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硬化工程护坡(2)和第二阶土壤生态护坡(4)之间以人造中间过渡平台(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包括堤岸(1)、第一阶硬化工程护坡(2)、第二阶土壤生态护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硬化工程护坡(2)和第二阶土壤生态护坡(4)之间以人造中间过渡平台(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硬化工程护坡(2)其截面形状为梯形,上底和腰的夹角为50°~7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硬化工程护坡(2)采用特殊纹路的硬化护坡形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殊纹路为菱形或正多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造中间过渡平台(3)按照单通道双向通行的原则,设计宽度为2~3米。6.一种二阶生态护坡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第二阶土壤生态护坡尺寸:A.确定河道流域的首要污染物及河道深度、长度,调研出地区排放首要污染物的总量;B.确定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限制,用地区排放首要污染物的总量除以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的环境中污染物限制浓度,得出地区首要污染物所需的环境容量的水体体积;C.利用达西定律Q=KAi计算河道水流的渗透量,其中K是渗透系数,与河床土壤性质有关,A是过水断面面积,i是水力坡度,水力坡度为上下游水头差与硬化岸坡改造的河段长度的相除值;D.用步骤B中的地区首要污染物所需的环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敏,孟瑞华,徐斌,杨飞,朱月明,巫丹,汪龙眠,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