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多金属氧簇/聚合物透明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531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金属氧簇/聚合物透明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多金属氧簇进行静电包覆制得可聚合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将制备的复合物与高分子单体共聚获得透明的聚合物杂化材料三个步骤。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可聚合表面活性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静电包覆,在保持多金属氧簇自身功能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对其表面改性并转移至有机相中;另一方面通过可聚合基团与高分子链段的共价相连,实现了多金属氧簇与聚合物在分子尺度的杂化,从而有效提高了杂化材料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克服了机械混合中的相分离行为。所得材料可用制备具有荧光、滤光、抗紫外辐射等性能的光学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所得材料可用制备具有荧光、滤光、抗紫外辐射等性能的光学器件。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初以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并因其良好的加工和机械性能,而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材料体系。20世纪末,随着纳米科技的日益完善,涌现出很多新方法来改善高分子的性能,以使其能够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将无机功能基元杂化引入到高分子体系,寻求更优异的协同性能。多金属氧簇,是一类纳米尺寸的无机簇合物,它们具有多样的拓扑构架和化学组成,并在催化、质子传导、光学、医药、磁性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多金属氧簇伴有强度低、pH值稳定性差、极易被水溶解等不足,这些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其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将多金属氧簇引入到高分子基材,有望获得集功能性与可加工性于一身的杂化材料,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多金属氧簇拥有大量表面电荷,与高分子相容性差,难以通过机械手段与高分子材料均匀共混。虽然阳离子聚电解质可以很好结合多金属氧簇,但是无法获得实用的树脂和塑料。由于上述原因,多金属氧簇很少被引入到高分子体系。除机械共混外,国际上最新报道了化学杂化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金属氧簇/聚合物透明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适合于包覆多金属氧簇的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多金属氧簇进行静电包覆制得可聚合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将制得的有机/无机复合物与高分子单体共聚获得透明的聚合物杂化材料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1)适合于包覆多金属氧簇的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是通过酯化反应,将含有酰氯或羧基的可聚合基团共价连接到羟基卤代烷或羟基胺上,生成含可聚合基的卤代烷或胺;再通过对卤代基团的季铵盐化,制得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 剂;(2)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多金属氧簇进行静电包覆制得可聚合的有机/无机复合物是将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龙卜伟锋吴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